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笔记整理

电视新闻笔记整理

、课程内容1、概论:定义、分类、特点、新闻的基本理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2、采访及拍摄、编辑3、写作4、策划:编排、策划5、节目:消息、专题、评论6、美国新闻节目简介:历史、现状、叙述模式、主要类型等¨绪论¨一、课程的重要性1、新闻部门在电视机构中的地位国内:立台之本国外:(美国)“第四势力”2、常见新闻节目的种类:¨¨参考书:1、《理解电视》大卫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2、《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3、《十年从改变中国电视现状开始》孙玉胜4、《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王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5、《电视采访》赵淑萍北师大出版社¨6、《电视采访学》朱羽君人大出版社栏目:1、消息类:《新闻30分》、《第一时间》、《第七日》、《直播山西》、《晚间新闻》、《东方夜新闻》等2、专题类:《新闻调查》、《有报天天读》、《深度105》、《对话》、《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3、评论类:《焦点访谈》、《锵锵三人行》、《新闻1+1》、《有报天天读》等第一章电视新闻概述1、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重点)及发展2、新闻的基本理论(重点)3、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一、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比较:共同点:1、事实,新闻的本质¨2、报道:可以查证事实的客观叙述多报道、少判断¨3、新近¨区别:1、正在¨2、发现¨二、新闻节目的分类¨1、狭义:《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节目¨广义:电视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节目的总称,也是课程研究的对象¨2、类型¨报纸、广播:消息、通讯、评论¨电视:消息类、专题类、评论类消息类新闻节目:¨迅速、简要、广泛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

快、短、广(时政、经济、社会、人物、科技、体育、娱乐等)专题类电视新闻定义¨专题类电视新闻: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所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战线、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专题访谈:如《面对面》、《实话实说》¨专题调查报道:如《新闻调查》¨专题报道:两会的报道¨和消息类交叉:连续、系列报道评论类新闻节目:是评论员、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表示意见和态度,是电视新闻的灵魂和旗帜。

和专题类节目有交叉:新闻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杂志型节目,如《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3、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物价、疾病、天气、升学、就业等新闻软新闻: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或作谈资。

如:娱乐新闻、特殊的比赛、自然界的现象等。

总体上看,新闻媒体是以传播硬新闻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当然不同的媒介定位不同。

一,课程的重要性1,新闻部门在电视机构中的地位:国内,立台之本;国外,第四势力(美国)。

2,常见新闻节目种类。

三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

二,课程内容1,概论,定义,分类,特点,新闻基本理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2,采访及拍摄,剪辑。

3,写作4,策划,编排。

5,节目:消息类。

专题类。

评论类。

6,美国新闻类节目简介:历史,现状,叙述,模式,主要类型。

1,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

2,新闻的基本理论。

(重点)3,电视新闻的采编特点。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含义,分类,及发展。

一,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纹传播手段,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进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比较:共同点:1,事实,新闻的本质。

2.报道,可以查证事实的客观叙述,多报道,少判断。

3,新近。

区别:正在:发现。

发现:(1)资讯社会,信息泛滥。

(2) 大量体裁是对群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现象的探索。

如,《乙肝歧视》,《校规二十条》,《心灵的成长》等。

新闻节目的分类1,狭义,《新闻联播》等消息类节目。

广义,电视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节目的总称,(1)消息类新闻。

特点:短而快。

(2)专题类新闻。

定义: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和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专题访谈,如《实话实说》。

专题调查报道,如《新闻调查》。

专题报道,,如《两会的报道》。

和消息交叉类,连续,系列报道。

(3)评论类新闻节目。

二,发展历程。

社会进步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条件。

(一)世界。

口播新闻,胶片新闻,电子摄录(ENG,DNG设备),卫星传播(SNG,SDNG).后两者有机结合使电视新闻成为最重要的新闻来源和受众最多,最有影响的新闻媒介,电视被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媒介”。

(二)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标志性事件:1958年,北京电视台成立。

1978.1.1.《新闻联播》;1980年新闻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新闻呢节目主持人;1993,5,1,新闻杂志性节目《东方时空》;1994.4.1.《焦点访谈》监督舆论,记者型主持人。

1996.3.6.《实话实说》,电视新闻“脱口秀”,电视节目中的第四次浪潮。

1996.5.17.《新闻调查》,深度报道。

2003.5.1新闻频道试播,7.1.正式播出。

(三)发展前景。

1,CNN的启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1)快速,直播,独家。

(2)详尽全面(3)现场(4)深度。

CNN的成功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电视新闻竞争。

2,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1)电视新闻的直播化。

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电视特色的报道新闻方式。

直播类节目不足,原因,观念:看的太重,要求“题材大,影响大,投入大”。

人员设备:记者网的建设和职业化,设备不足。

(2)电视新闻的娱乐化。

娱乐化的表现:内容上:选奇猎趣,大量报道“软新闻”,追求感官刺激,犯罪,花边新闻作为重点报道。

(3)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4)电视新闻的个性化。

主持人的个性化;栏目风格的个性化;具体新闻报道上的个性化;满足个性化需求;按需制作,交互化。

(5)电视新闻的社会化。

三贴近,制作的社会化,报道方式的社会化。

、我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2011-08-29 9:07(1)电视新闻的直播化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电视特色的报道新闻方式直播类节目不足,原因:观念:看得太重,要求“题材大,影响大,投入大”除了新闻事件的直播外,它是日常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连线报道人员设备:人员:记者网的建设和职业化;设备不足¨(2)电视新闻娱乐化电视主要作用:娱乐消遣,但作为最大众化的媒体,新闻的理性传播是其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娱乐化的表现:内容上:选奇猎趣,大量报道“软新闻”,追求感官刺激,犯罪、花边新闻作为报道重点,美国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

娱乐化处理上:“说”“聊”“侃”,声画:悲哀的泪水、愤怒的拳头,欢乐的尖叫等,语言的嘻笑,镜头的夸张,音乐的跳跃,时空的错位如何看?CBS丹.拉瑟:在CBS,质量永远比收视率重要。

(3)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唐.休伊特:把新闻当作故事讲有故事:选题上有过程:叙述才能展开,事件才能发展,悬念才能设置,事件才能分析有冲突: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人与环境,组织与人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对抗,构成了叙述中的张力有细节:细节可以表现主题,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要求:电视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要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新闻事件情节,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细节,从而拓展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增强新闻的可视性。

(4)电视新闻的个性化新闻报道的个性化色彩:主持人的个性化,栏目风格的个性化,具体新闻报道上的个性化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按需制作,交互化(5)电视新闻的社会化内容的社会化:三贴近制作的社会化报道方式的社会化如何吸引人们更容易打开电视,如何让人们在方便的时候看到有价值的新闻节目,应该是未来电视新闻发展的总趋势。

新闻学的基本知识一、新闻(媒体)的功能1、提供信息是新闻的首要功能新闻首要要向社会公众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满足受众的需求(尤其是你的目标受众)。

信息在新闻学上是指消除受众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偶然性),在现实生活中所出现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信息必须致力于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回答人们所关心,所渴望了解的情况,每一条新闻至少不应该使受众产生新的疑惑。

对电视业务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1)扩大信息源(2)增加信息量(3)畅通信息渠道(4)加强深度报道二、宣传是新闻的重要功能新闻机构是宣传阵地,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1)新闻不等于宣传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政策、方针、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出发点不同。

归宿点不同。

传播方式不同。

传播的要求不同。

(2)淡化宣传味变单向传播为多向传播变硬性教育为观众参与变简单片面为辩证分析3、新闻与舆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态度,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

现代社会中,新闻与舆论之间建立着一种天然的密切的联系。

(1)新闻与舆论的关联:反映并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引导舆论。

(2)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注重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的解析工作;明确的是非观念;贴近群众,维护公众切身利益。

新闻(新闻媒介)的功能除了体现在提供信息、宣传、舆论的引导方面以外,在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的共性规律:1、时效性新闻的“新”,体现在:(1)时新性。

时间上最新最快的报道。

事件性新闻更侧重于“时新性”。

(2)时宜性。

在当前形势下最适合需要的报道。

即把报道速度和报道效果结合起来。

注意:(1)处理好“抢”和“压”的关系(2)“快”必须确保事实真实2、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媒介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

(1)事实必须真实。

即各个要素的真实:时间、地点、原因、背景、细节,数字、引语等。

(2)本质的真实。

挖掘事实的本质现象,排除假象和偶然性、片面性的现象。

(3)表现手法的真实画面形象、声画结合、画面组接等方面都要求真实。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1)、思想上严格要求不故意弄虚作假,坚持公正、公平(2)、业务上严格要求:深入现场采访,亲力亲为,在报道新闻时采用真实的画面、文字、声音等( 3)、验证即核实,记者运用一切手段,通过与最初得到信息的渠道不同的另外的信息渠道,尤其是在有争议的报道当中。

3、客观性“新闻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

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要求:(1) 不预设立场(2)完整(全面)(3)平衡(对等)(4)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5)直接引语的使用(6)暗访(7)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纯客观报道”不可能,但客观性原则一定要坚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