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插芯与立柱应采用机械连接,按图施工
14
转接件螺栓未拧紧
操作人员遗漏
安排专人进行检查
15
铝龙骨组装时用镀锌螺钉
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
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按规范要求采用不锈钢螺钉或自钻自攻钉
16
横梁翘尾巴
螺栓孔径大于螺栓直径
角码以及立柱打孔时要与螺栓相配套。
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种类
序号
交底不到位,工人水平低,验收松
做好技术交底,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操作
7
大玻璃底垫块安置不平整,致使玻璃缝大小不一
质检人员责任心不强,验收走过场
玻璃安装过程中,应随时对板缝进行检查调整
8
吊挂横梁不平直且长孔位置偏差,开孔过大
安装过程中未拉线,材料进场验收不严
吊挂横梁安装时要拉线,材料进场时要加强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过程中加大检查力度,重点部位进行旁站
7
调节螺栓未到位,起不到受力作用
交底不清,检查不细
调节螺栓要直接压在大螺杆上
8
开启扇通病同框架幕墙
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种类
序号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八、门、窗
1
门、窗开启不灵活
合叶、风撑(铰链)不配套,扇框加工尺寸偏差大
挑选配套的五金;
2
掉角
垫块位置不对
7
驳接头处漏水
基材清理不干净,密封不严
打胶前应将玻璃表面清理干净,在驳接头处打上胶
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种类
序号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七、单元体幕墙
1
码件位置不准
定位放线不准确
安放后,要进行位置复合
2
大螺杆松动
螺母未拧紧,或无防脱措施
螺母按设计扭距进行紧固,钢垫片在螺杆位置确定后应进行点焊固定
按规范要求应将钢材表面做防腐处理,交底到位,严禁采用电焊吹眼,钢龙骨焊接完毕后必须敲除焊渣.
6
钢龙骨焊接中防锈漆刷不到位,镀锌层破坏后不防腐处理
施工人员偷工减料
7
焊接长度和焊角尺寸不符合要求
不按图纸施工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焊接
工人技术水平差
选用有证的工人进行焊接操作,正式焊接前采用样板通过制
8
焊渣不敲干净就做防腐
选用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
按设计图纸要求使用材料
2
玻璃肋钢槽位置偏差,上下不在同一垂直面
不挂线,工人质量意识差
使用仪器定位后,在安装过程中应挂线安装,随时进行检查
3
大玻璃槽弯曲未调直且钢支座位置不正确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图省事
玻璃槽使用前应进行调直
4
大玻璃垫块位置偏差,不在1/4均分处且垫块不合格,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受到硬物的磕碰;
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
石材开槽加工时不加软垫且石材未清理就安装;
在开槽加工时加软垫以防止磕碰;
石材缝中的螺母稳固石材不取出或取出破坏石材边角;
采用硬质木块做垫块,干挂胶固化后及时取出
3
石材存在色差、暗裂、色斑/色线等缺陷
石材进场时未仔细验收,且在安装前,未进行排板;
2
支撑装置安装不牢固
进入下道工序前应对支撑装置逐一检查,以防止其固定不牢固
3
幕墙平面度、垂直度不够
工人质量意识低
安装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检查,纠正偏差
4
相临板材装角错位
安装时未挂线
挂线安装
5
阴、阳角不方正
工人质量意识低
挂线安装,安装过程中随时检查
6
接缝直线度、高低差超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人质量意识低
安装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检查,纠正偏差
挑选配套的五金;
10
开启扇密闭性能差
锁点位置不当,胶条不配套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锁点
11
胶条未压紧
横梁与立柱外表面不在一个面上
按节点图进行施工。
12
开启扇脱落
同门窗部分
同门窗部分
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种类
序号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五、玻璃幕墙(大玻璃幕墙)
1
大玻璃钢槽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过大,或过小)
9
玻璃肋底座后不加垫块
操作工人偷工减料
按规定安装垫块
10
夹具拧紧程度不符合要求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图省事
夹具紧固时用扭矩扳手进行检测,达到设计值
11
安装夹片时玻璃板面不清理干净就上结构专用胶
夹片安装前应用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清理玻璃,然后在打结构胶
12
夹具专用胶搅拌不均匀
夹具专用胶使用前要搅拌均匀
码件安装不顺直
固定时应放通线定位
金属板本身不平整
加强进场金属板的质量验收工作
2
铝板与钢龙骨接触点无防腐垫片
施工人员偷工减料
按规范要求加设防腐垫片
3
金属面板被划伤
保护措施不到位
金属板进场后应加强保护措施
4
用拉铆钉进行固定
交底不细,检查不到位
铝板的固定不能采用拉铆钉,只能选用机制螺丝
5
6
金属板存在色差
进场时未仔细验收
垫块的位置应合理,只在玻璃左下方和右侧上方各垫一块,以防止因倾斜力矩导致掉角
门窗框组角松动
半成品进场时,一定要严格验收,对不合格的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3
组角拼缝过大、有错台
框料加工及组框过程中,质量把关不严
交底到位,缝隙控制在0.3㎜之内
4
关闭时密封不严密
锁点位置不当,胶条不配套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锁点
5
漏水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三、石材幕墙
1
背栓松动不牢,垫片太薄;
钻孔大或背栓上的垫片脱落
按照设计及幕墙系统本身的要求选用合理的钻头
石材背拴有漏挂的现象
交底不详细,背栓挂件与竖龙骨矛盾处方案不明确,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差。
过程中重点部位重点检查
2
石材缺棱掉角;
石材进场未验收或验收走过场
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严格验收
密封不严
与墙体交接处用建筑密封膏密封
无泄水孔
窗安装完成后,应做淋水试验,以确保其密封性能
加强进厂的材料的验收工作,尽可能一个工程选用一个铝板厂家
选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家的材料,色卡出现偏差
7
其他同石材幕墙
幕墙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种类
序号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五、玻璃幕墙(框架幕墙)
1
明框(半隐框)幕墙垫块数量及长度不够
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
每块玻璃下应设置数量不应少于两个、长度不小于10㎝的硬质橡胶垫块
2
压块数量或压板固定点数量不足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
按图施工,且固定点间距不小于300㎜,距边部不小于180㎜
3
扣盖接口处错台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验收不严
施工前应做好完善的技术交底,按图施工,严把质量关
4
面板平整度、垂直度不符合要求
5
幕墙分格缝宽窄不一
6
副框组角块挤压不牢或者型材下料不规则
6
槽口内的石粉未清理干净
工人质量意识低;
灌胶前应将槽口内的石粉清理干净,质量人员把住验收关
7
槽口灌胶不饱满;
工人质量意识低;
干挂胶应饱满,质量人员把住验收关
8
石材安装完成面不平整,垂直度不符合要求
石材安装不挂钢丝线、鱼丝线;
石材在上墙安装前,应按照图纸分格分别设置竖向钢丝线、横向鱼丝线,以控制板材的平整度及板缝宽度
施工人员偷工减料
所有焊接部位均应敲净焊渣漏出金属光泽后,焊口满刷防锈漆
9
焊缝外观质量差
焊工技术水平低
焊工应持证上岗,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施焊
10
铝合金幕墙横梁与立柱接缝大
立柱分格大
对龙骨分格应进行严格验收,实测实量;
横梁短,半成品、工序验收不仔细
严把进场材料质量验收关,工序应严格按规范允许偏差项目验收
2
龙骨竖框的垂直度、横梁的水平度偏差较大
3
次龙骨焊接不水平
未在主龙骨上按分格做标记,或放线错误
主龙骨安装完成后应根据龙骨分格在主龙骨上做标记,并且在次龙骨安装前应进行校核
4
次龙骨间距和标高不满足要求
放线不准
挂线安装,对龙骨分格应进行严格验收,实测实量
5
次龙骨用电焊打眼,且不做防腐处理
交底不到位,工人偷工减料
预埋件固定不牢固,浇筑砼时跑位;
2
后补埋件与结构接触不紧密
结构面不平整;
后补埋件与结构之间的间隙可用与结构砼同标号的细石砼或砂浆填塞密实;
3
后补埋件用胀栓距结构边缘小于5cm
结构偏差
后补埋件一侧加补强钢板,并与原钢板焊接连接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低
交底时应明确将胀栓孔位距结构边缘的距离控制在≥5㎝,即锚栓应在梁、板、柱的外排主筋的内侧,防止砼崩边;
3
板块上(下)口不平齐
未拉横向鱼丝线
安装时拉出横向鱼丝线,以控制板块标高,采用水平仪器定位,以防鱼丝线塌腰,水平仪跟踪.
4
相邻板块插入深度不够,板缝不均匀
未按图纸分格布置板块
按图纸分格进行施工
5
板面不平整
加强半成品进场验收工作,严格按照控制线进行调整.
6
漏(渗)水
止水板处打胶不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