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士兵的管理需要软硬兼施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入伍一些列的优惠政策出台以及受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士兵参军入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伴随着大学生入伍的数量不断增多,这将极大改善士兵队伍文化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但是当代大学生多半成长在祖国和社会相对安逸、稳定的大环境中,自幼缺乏生活锻炼再加上在学校的生活较基层连队的还有不小的环境落差,使得部队各级管理者对“娇生惯养”的大学生士兵的管理工作感到头疼。
笔者以为孙子兵法中《行军篇》中有一段话对带兵人有很大启示作用: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管理方法,是孙武在《行军篇》中提出来的。
“令之以文”,所谓“文”,是“仁”也。
用于管理,就是坚持不懈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思想工作,是讲道理,明情理的“软”管理。
“齐之以武”,所谓“武”,是指“法”也。
用于管理,就是辅之以法纪来统一行动。
是讲法度,申纪律的“硬”管理。
当下,有的基层干部与大学生士兵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距离上的疏远,看似每天都在进行着“五同”,但是对大学生士兵并不了解,身在兵中不知兵;有的放不下干部架子,不愿意融入这些大学生兵中,与这些大学生士兵保持简单“我说你听”的关系,或者不亲不近实施“冷暴力”;不能够准确掌握大学生士兵身上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家庭状况,似乎在这些大学生士兵身上只能看到他们的娇惯、自傲甚至是不服从管理。
殊不知,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使本来就不善于打交际关系的大学生士兵产生思想上的不良认识。
“令之不以文”的管理教育方式会加深与管理者心理上的隔阂和“代沟”。
这让我不禁想起来一则故事:台湾著名企业家郭台铭在一次视察一家工厂后,批评该工厂的厂长。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厂中主管的办公室与员工生产现场的距离超过了限定十米的要求。
他说:“主管办公室与员工作业场地之间的距离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成正比,远离现场就是远离员
工,远离员工就是远离品质,远离品质就是远离顾客,远离顾客就是接近消亡!”
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远离文管就是接近企业的消亡,那么基层带兵人远离文管就是接近连队的不安定。
其实大学生士兵身上虽然有着娇生惯养的脾气秉性。
但是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身上也拥有着很强的民主意识和接受能力,他们要求成才进步的愿望更为强烈,学习新技能的优势更加明显。
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不要戴着有色的眼镜对待大学生士兵,也不要因为大学生士兵不好管理而加以疏远对待,而是要是在管理中多加以“文”的成分:把他们当作工作中相互帮助的战友,生活中朝夕相处的朋友,危难中出生入死的兄弟,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认可他们。
要融入其中,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多加了解这些大学生士兵的家庭状况、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常注重思想教育的引导,首先把他们安心服役的思想打牢;要注重管理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管理者可以通过聊天的形式切入,多沟通交流一些大学生士兵爱好、关注较多的电子游戏、武器装备以及乐器知识方面的话题,来走近他们的世界,进而注重启发引导大学生士兵对“如何通过自身的锻炼融入连队的大家庭中”,“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能力丰富连队大家庭的生活训练”,“如何看待部队严管理”的问题等等;还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唱歌竞赛、成语接龙、篮球对抗等大学生喜好的形式的活动,提供使得大学生士兵能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智慧的平台,来使大学生士兵与其他士官班长、连队骨干进行别样的“交流”,这样“令之以文”的内容就更加丰富、充实,最终受益的不仅仅只是大学生士兵,更是对基层稳定的帮助。
相比“文”式的软管理而言,基层管理者对待大学生士兵的管理也要注重“法”式的硬管理。
如果说“文”管达到的目的是“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的话,那么“武”管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规范大学生士兵行动,正如孙膑所言:“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
”
近几年入伍的大学生士兵都是“80”“90”后青年,是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深化,信息网络技飞速发展的大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骨子里就具有一种追求开放、自由的根源,自然而然地对要求相对严格、封闭的环境中的部队,埋下了不习惯、不情愿受管理的负面因素。
而且大学生士兵大部分都是少在社会中锻炼的独生子女,经历挫折磨难较少,看待问题
不够全面,依赖性强、自主力弱,吃苦性差,这些暴露出的种种问题都不利于基层管理者的管理。
这时候如果单单利用交心沟通,思想教育的“文”式的软管理方法,显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管理者学要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好“法”式的硬管理。
孙武先生在《计篇》中提出“法令孰行”是衡量敌我双方胜负的标准之一,要使法行,必先制定出法令。
可见法令是“齐之以武”的依据,是规范属下行动的标尺。
“进入厂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这是恩格斯《论权威》中的一句名言,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将之制成高大语录牌,摆到厂门口,意在提醒广大员工时时刻刻牢记公司的法规纪律。
企业和部队一样都需要纪律规定来使整个组织,沿着统一的目标,快速、高效、有序地运转。
在部队,条令条例就是所有军人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它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极其适合大学生士兵的管理工作从大学生士兵入伍的第一天起,就要组织他们学习条令条例,使他们熟记职责、牢记规定,增强法规意识。
可以说,依法施管就像一支强心针,能针对于大学生的自由散漫的作风、强依赖性的心理、懒惰的毛病起到“给力”作用。
严明的纪律法规,是军队战斗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能把分散的个体力量变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也能使得集体中的每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得到的增强,这对于从下小到大就缺乏锻炼的大学生士兵是至关重要的。
而作为基层干部骨干也要注重提高依据法规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运用条令规定来带兵管兵,坚决摒弃违背条令法规的“土政策”、“土规定”,增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管理思想就是坚持科学管理,既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不能因为是大学生就迁就照顾、降低标准,但是又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做到宽严相济、张弛有度,发挥管理的最大效益!总之,在管理中爱要有爱的分寸,严要严得科学。
爱与严、文与武、软与硬这些看似对立的字眼,在管理中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的,彼此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