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
一、知识链接:翻译要求
???????1、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于原文。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
1、
断,…者”“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
根据上下文判断。
?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
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
?(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
口入b蒙后省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
(《曹刿论
战》)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
而竭。
(《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
(《狼》)
??(
?(
?(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
?4、“见”?(
?b
c。
?5、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联系“固若金汤”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
“孔
介
词特征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
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
(秦)
中的
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再”“三”后省略了
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你与(他)一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
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八)删。
就是删除,古汉语中的发语词、结构助词和
“师道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积累固定结构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
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
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
“兵器”。
工l
A.若听茶声然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相许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值②后世见者必宝之:把……当宝贝,珍爱、喜爱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
译文:后来(世)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
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译文: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
”
③食不给音:ji供应义:④乃至被谗受贬音:chan说别人坏话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_
3、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牵引应当烧寻找
2、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3、三个人都不正确。
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
贻误战机。
弈然之智弗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D )
A.夫战,勇气
也B.此则岳阳
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
惠D.莲,花之君子
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提示:宾语前置)
1.
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
注释:①选自《列子·说符篇》。
②退:回去。
③为
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②臣是
以无请也
③又以报关尹子
2.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