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作文要抓住哪几点【篇一: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写作时会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采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描写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认真感受生活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进行描写【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演练法【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里、集体中,身边肯定有各种各样的人吧。
有的人让你欢喜,有的人让你忧愁;有的人让你热爱,有的人让你憎恶??那么,你如果想把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人写出来介绍给大家,会怎么进行描写呢?换句话说,你怎么写,才能让你一眼就知道、就了解这个人最独一无二的地方呢?二、写作指导记叙文常常需要写人。
人物形形色色,写作时怎样避免“千人一面”,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呢?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这个人”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细致描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注意:刻画人物的外貌不能面面俱到,而应细致、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有特征的部分,绘形传神。
鲁迅先生说的“画眼睛”就是此意。
除了外貌,还可以抓住人物典型的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描绘。
人的年龄、性格、经历、性别、职业、思想等的不同,其动作行为、说话方式、思维习惯定然不同。
)其次,还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件加以描写。
要增加写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还必须重视细节描写。
应该注意的是,细节描写一方面需要适当的想象,另一方面更有赖于对人物的仔细观察和深入体会。
三、写作实践1.片段练习:猜猜他是谁从班上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用50个字概括他的特点。
想好后,讲给同学们听,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你说的是谁。
提示:①抓特点。
要仔细观察,这个同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是他的相貌、声音、衣着,还是脾气性格?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有没有口头禅呢?抓住特点,是写好人物的第一步。
②细描绘。
围绕特点细加描绘,用具体的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讲人物特点凸显出来。
2.在上述片段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补充一些事例,以“我的同学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
不少于500字。
提示:①记人文章中的叙事重在刻画人物形象,不可以追求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
②典型事例既可以是人物关键时刻的重要行为,也可以是那些看似细小、平常却能凸显人物个性、思想特点的事情。
③多个事例应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
④不要平均使用笔墨,而要详略结合。
【篇二: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嘉峪关市第五中学闵敏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外貌描写、抓住特征来刻画人物。
2. 培养学生学会细心观察熟悉的或陌生人,抓住人物的外在特征写人,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信息准确、形象的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抓住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描写,突出个性。
课型:写作指导课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周记布置《猜猜我的同学是谁》小练笔教学过程:一、看漫画出示赵本山和小沈阳的照片和肖像漫画,把两组照片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根据发言总结并且板书关于人物外貌特点的几个方面;身材、体态、容貌、衣着、和表情。
指导学生通过漫画体会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妙处。
二、链接知识——人物描写所谓“人物描写”,就是以文字具体描绘人物的形象。
描绘人物不只是指人的身材、体态、容貌、表情、服饰,还包括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
运用准确、生动的文字描写好人物外形和内在的特征,是人物描写的主要任务。
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从而抓住人物的特点,凸显人物鲜活的个性。
那么,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呢?1外貌描写---抓住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
包括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五官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穿着打扮)和表情(喜、怒、哀、乐)。
人物的外貌特征与人物的职业、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和性格特征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显示人物的独特个性,使人物生动形象。
写作之前一定先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
2比一比,肖像描写的例子哪个好?肖像描写的成功例子a.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续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简短的语言勾画出一个和蔼的老先生的形象肖像描写不成功的例子b.他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
c.他身材不高也不矮,满头的黑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弯弯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嘴巴上面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身上穿着一套漂亮的运动服,手上戴一块塑料手表,脚穿一双旅游鞋——他就是我的同桌。
感悟启思这两段外貌描写太笼统,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人要抓住最富特征的、最能表现其精神面貌的地方,对于描写对象外貌的与众不同之处要详细刻画,最好能够结合人物的性格来刻画。
三、赏名作——朱自清《背影》片段赏析: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留下来了。
教师点拨:《背影》一文,作者最动情之处就是车站送别时,父亲为“我”艰难地买橘子的背影,作者紧紧抓住这一动情瞬间做文章,把它写的十分细腻,父亲体态——胖子;父亲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奶奶去世了,戴孝服饰);父亲的步履——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父亲的动作——攀、缩、倾------这段文字对父亲的外貌描写(包括体态、衣着)、一系列的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这些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父亲的爱子之情。
(不写正面写背影,独特的外貌描写。
)四、学生佳作展示——《猜猜我的同学是谁》1. (课前材料周记本拿出来)同伴“肖像画“。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同学,先细致观察,然后抓住对方的特点,用两百字左右文字给他“画”一副“肖像”。
描写过程中不能出现对方的姓名,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2.评选“最佳小作者”。
请同学们范读片段,投票评选最佳“人物肖像画”。
投票依据如下:人物特征是否突出,让人一看就能猜出写的是谁;是否选取了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典型事件;外貌、、神态等细节描写是否准确、精炼,描写是否生动、幽默;学生佳作一:她,中等的个子,精瘦精瘦的,每天上学是穿着整洁干净的五中校服,头发收拾地很灵光,把自己聪明的脑壳露了出来。
她,圆脸,高鼻子,黑色的皮肤,粉嘟嘟的“樱桃“小嘴巴,笑起来的酒窝像深陷了似的。
你看她的眼神是忧郁的,似乎总在想着什么烦恼事情。
然而她的眼神有时是坚定认真的,尤其是上课时那个魂儿死死地跟着老师的思路似乎从眼神里就看出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答案。
我给她取了一个别样的名字—高冷少女。
猜猜她是谁?(薛婧周记节选)学生佳作二:我有一个好朋友,是我的同学。
她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发,麦子色的大脸上镶着两颗宝石般的大眼睛。
整天笑呵呵的,是个开心果。
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头可断,发型不可乱”。
当有人摸她头时,她会说:“哎呀,发型乱了,快整理整理。
”旁边的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薛佳怡周记节选)学生佳作三:他个子很高,但很瘦。
皮肤很黑,所以我亲切称他“黑猴”。
眼睛较小,笑起来就眯成了一条缝,站在远处就看不到了。
(王文轩周记节选)(学生举手表决,教师统计人数,最佳小作者奖励一枝花)五、外貌描写要点归纳1. 写作之前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
(细节)2.抓住人物典型的外在特点,将细节扩大化,必要时运用恰当的夸张反映其个性。
3.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年龄、阅历、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布置作业:大写作1以课前小练笔《猜猜我的同学是谁》外貌描写为基础,将其扩展成一篇以人为主的记述文,题目《我的同学》不少于500字。
【篇三: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众口同腔”。
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走动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大众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描写的误区。
二、片段赏析首先,请大家欣赏下列精彩片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这些形象不但没有被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所淹没,反而愈发清晰,似珍珠般熠熠生辉呢?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红楼梦》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 ——《孔乙己》父亲: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小弗郎士: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
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
——《最后一课》三、指点迷津读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功深厚,都抓住了人物特征,或从外貌、或从语言、或从动作、或从心理,或者几方面相结合对人物进行细细地描摹,善于把描写的笔触停放在某一点上精雕细琢,这一点就是细节描写,所以才塑造出这么多鲜活生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