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 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和其不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 .《西风颂》B .《唐璜》C.《战争与和平》 D .《巴黎圣母院》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湖畔派”的诗作内容分析,该派别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
A、B、D 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只有 C 选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2. 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 •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 •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D •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解析:选C。
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界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3. 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
”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 《格尔尼卡》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D .《老人与海》解析:选C。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A 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B、D 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
4.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这位文学家是( )A .雪莱B .海涅C.贝克特 D .巴尔扎克解析:选 D 。
本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材料“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可判断该文学流派为批判现实主义,选择D 项。
5.经历急剧的变革后,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借历史题材和异国情调来抒发主观情感”,而是希望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这样一种新的文艺思潮登上历史舞台。
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思潮的是( )①《唐璜》②《红与黑》③《高老头》④《巴黎圣母院》A .①④B .②③C.①②③ D .②③④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看,这一思潮属于现实主义,②③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①④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B 项。
6. 19 世纪40 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下列作者的表述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 .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B •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D .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解析:选C。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A、B、D 反映了工人的贫困、社会的拜金主义价值观。
C 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选C。
7. 安徒生是19 世纪丹麦著名作家,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卖火柴的小女孩》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B .安徒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成为现代主义的代表C.《皇帝的新装》讽刺皇帝的昏庸和朝臣逢迎的丑态D •安徒生作品批判社会罪恶,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倾向解析:选B。
从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其作品既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同时也有部分现实主义的倾向,但绝对不是现代主义。
故 B 错误。
8. 1969 年法国剧作家贝克特因《等待戈多》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之所以获奖是因为()A •它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的失望、苦闷和迷惘B .它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C.它无论就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D •它“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解析:选D。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告诉人们虽然希望不会出现,但生活中还是要抱有希望。
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材料二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
’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三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1) 材料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基本原理?(2) 试述材料二出现的原因。
它又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⑶材料三又反映了哪一流派?其创作的主题怎样?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
不同的文化潮流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态度经历了由狂热的追求到对各种弊端的失望和不满,由深刻的反思警醒再到精神的迷惘,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也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断演进的心路历程。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⑵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3) 荒诞派。
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们不断重复的主题,以此来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73)请思考:巴尔扎克为什么要创作《人间喜剧》?提示:宗旨是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巴尔扎克力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用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现象,揭露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腐朽而丑恶的本质,描绘法国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在其宗旨指导下,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愿。
二、自我测评(教材P73)1. 拜伦和雪莱的诗歌各具什么风格特点?提示:拜伦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 拜伦式英雄”。
以长诗《唐璜》为例,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气势宏伟,批判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两人都经历了19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革命高潮,都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诗篇为武器,鼓舞各国人民的斗志,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 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提示:背景:19 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化。
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逐渐巩固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人民迅速陷入赤贫。
这种矛盾在文学艺术上仅仅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呐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鞭挞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它的经典作品,不仅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瑰宝。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他们“批判现实” ,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
3. 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它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4. 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提示:贝克特所表现的荒诞,实质上也就是克尔恺郭尔所说的“绝望”。
这种哲学意义上的荒诞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人类出于理性总是严肃地选择有意义的生活,而世界总是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于是我们怀疑这种意义,怀疑理性,但又无法放弃对有意义的理性的追求,于是构成永恒的冲突,特别是在现实生活危机重重的时代,这种荒诞感会比一般时期更为突出。
借用该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即“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