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用史实说明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产生的 时代背景及影响。
拜伦
雪莱
《等待戈多》剧照
本课线索:19c以来欧洲文学流派发展… 一、浪漫主义诗歌: ——拜伦、雪莱。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 三、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高尔基。 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
现代主 20C中 世界大战、 反传统、西方 义 期以后 经济危机 人心灵的迷茫
无产阶级文 学 社会主义文学
显示现代人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
思考:如何看待《等待戈多》 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
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戈 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 没有任何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 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 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 —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 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 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 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
趣味填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比较
同: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情绪的反映。 异: ( 浪漫主义 )偏重主观表现,( 现实主义 )偏重客观再 现。( 浪漫主义 )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 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现实主义 )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 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 ( 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
体裁特点 小说集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诗体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英国 印度
托尔斯泰
普希金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现实主义文学代表
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 员”,他说“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 我要用笔来完成。” 他的《人间喜剧》 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法·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 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贵族家庭, 曾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为以后描写战争场面 奠定了基础,其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 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其中 《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 英雄史诗”。
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 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时代特征?
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学艺 术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必将生动的反映 这一社会变迁。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音乐与美术
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 弊”的百科全书 拜伦(英国)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如何地糟蹋 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唐璜》
诗里想表达什么?
四、现代主义文学 1、时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背景: 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
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 迷惘和苦闷之中。
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 3、文学特点:
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的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 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4、代表:荒诞剧《等待戈多》 5、影响: 现代主义流派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 烈的冲击与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 实主义流派互相渗透,形成欧美文艺异彩纷呈的 多元发展局面。
4、代表——现代荒诞派戏剧
特点: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反传统的:没 有鲜明的人物刻画、台词对话、情节结构、完整的 主题等。
代表作品:
贝克特(爱尔兰),
《等待戈多》,
是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 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戈多》
全剧自始至终就是 两个流浪汉在小路 上等待着戈多。戈 多是谁?什么时候 来?来干什么?谁 也不知道答案。 胡言乱语、大段独白充斥整个剧本,这么一部无 聊的戏在巴黎首演时,能让观众看得打哈欠,但 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加上众多名家的推荐,它 连续演出了300场,之后风靡世界。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19世 纪以 来的 世界 文化
第19课:电影与电视
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文 学
尚塞的绘画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发展的表现?
音 乐
美 术
影 视
德彪西 雨果 司汤达 托尔斯泰
雪莱 卢米埃尔兄弟 日出 印象 海涅 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成就:
领域
1.浪漫主义 文学
人物
拜伦
雪莱
代表作
《唐璜》等
《西风颂》
地位
“讽刺现代社会积 弊”的百科全书 天才预言家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资本主义社会的 百科全书 2.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人民战争的英雄 史诗 3.无产阶级 高尔基 《母亲》 革命现实主义文 革命文学 学的基础 4.现代荒诞 贝克特 《等待戈多》 荒诞派开山之作 派戏剧
(2)雪莱(英国)
“天才的预言家”
① 代表作: 《西风颂》——如果冬天 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② 诗作风格: 乐观主义精神——将人类 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 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
雪莱(英国) 自测 1:两人的诗歌各具什么风格特点? 拜伦 猛烈抨击社会 雪莱 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4、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30法国七月革命、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恩格斯 19C初期,欧洲工人运动。
卢梭
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与工人的生活
2、代表:
(1)拜伦(英国) ①代表作: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
“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 的拿破仑” 《唐璜》
则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周来祥《古代的美—— 近代的美——现代的美》)
浪漫主义的创作格言: 现实主义的创作格言: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母亲》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 )
19世纪中叶之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一)历史背景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高尔基(俄国)
《海燕之歌》
《母亲》被誉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描写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
四、现代主义文学 1、时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背景: 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 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深 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3、文学特点:
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 醒世人,淋漓尽致的渲染苦闷、迷惘、虚 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一、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与雪莱
(18C后半叶——19C中叶)
1.历史背景
动荡的欧洲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 语言比起来,由“理性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820—1823西班牙(反对专制统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治)革命 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 ( 3 2 )思想:启蒙运动的理想与现实间的反差。 )政治:革命或改革后,欧洲社会动荡不安。 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1)经济:工业革命,劳资矛盾、贫富分化。 (拿破仑帝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 1825—1826俄国(要求废除农奴 (封建专制统治) 制)革命 的讽刺画。 动荡的法国
3、代表:
(1)拜伦(英国) ①代表作: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
“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 的拿破仑” 《唐璜》 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的百科全书 拜伦(英国) ②作品特点: 作品塑造追求个人幸 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 福、爱情、自由的人 击专制与资本主义现实丑恶, 物,被人们称为 “ 拜伦式英雄 ”。 辛辣讽刺社会积弊。
小结
流派 时间 背景
动乱不已 对理性王 国失望 资本主义 社会矛盾 尖锐
特点
想象夸张,深 入人类的感情 关注社会问题
成就
法:雨果 英:雪莱 德:海涅 巴尔扎克、狄更 斯、普希金、安 徒生、易卜生、 马克· 吐温 美:海明威、 爱:贝克特 高尔基、奥斯特 洛夫斯基
西 浪漫主 18C末19C 中 方义 文 学 现实主 19C中 义 叶-20C 早期
俄· 托尔斯泰
(二)代表:
(1)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 代表作品: 《人间喜剧》——被誉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阅读教材p70,思考巴尔扎克 为什么创作人间喜剧? 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和 批判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展示了 ……,尤其在揭 露…… 力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 整的历史。
拜伦
英国 雪莱 德意志 海涅 雨果 法国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
(一)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19C中期 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 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国籍 法国
俄国
现实主义文学大扫描 作家 代表作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司汤达 《红与黑》 莫泊桑 《项链》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普希金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死魂灵》 《双城记》 《戈拉》
的镀金十字架抓到自己手里,攫为己有。由于用力过猛,终于一命 呜呼。 贪婪、自私、冷酷,视钱如命的吝啬鬼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惟利是图和虚情假意
(2)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①代表作品:
《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 战争的英雄史诗”
描写了……,赞扬· · · · · ,展现 了· · · · · ,深刻揭示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