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咸水鱼与淡水鱼腥味的比较

咸水鱼与淡水鱼腥味的比较

咸水鱼与淡水鱼腥味的比较
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中学孙科伟
辅导老师尹金凤王孟兆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鱼有比较重的腥味,并且咸水鱼比淡水鱼的腥味要重很多。

为了弄清楚鱼的腥味从哪儿来,并且为什么咸水鱼比淡水鱼的腥味要重,我做了此项研究。

经查阅资料和询问老师后,我了解到鱼的腥味跟其皮肤内黏液腺所分泌的三甲胺含量有关。

所以我想通过测定鱼体内的三甲胺含量的多少来找到咸水鱼比淡水鱼的腥味重的原因,但是测定三甲胺含量的方法很复杂,并且需要使用气相色谱仪,而条件不允许。

后来通过与老师讨论后,我们得到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第一,咸水鱼比淡水鱼的黏液腺多;第二,黏液腺的多少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咸水鱼比淡水鱼分泌的三甲胺多。

鉴于此假设,我做了咸水鱼与淡水鱼黏液腺多少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用石蜡切片法,制作永久装片,来观察咸水鱼与淡水鱼黏液腺的生长情况,从而可以证明出我们前面的假设是否正确,即咸水鱼比淡水鱼的黏液腺多,从而分泌的三甲胺多,所以腥味重。

二、实验过程
1.取材:从鱼侧线的不同部位、颜色处酌情各取一块,把标本切成 2 × 1 厘米大小形状。

2.脱水:脱水机操作共需 18 小时。

3.用石蜡浸泡约6小时。

4.把材料包埋入蜡盒。

5.用切片机人工切片,切成薄片后,取薄片置于载玻片上。

6.将放有材料的载玻片放在烤片机上,温度约 70 ℃,烤15~30 分钟。

7.烤好后放入二甲苯中脱蜡,约 2 个小时。

8. 用纯酒精和95%的酒精脱二甲苯。

9. 双染色:放有材料的载玻片经水洗后,再用苏木精浸约 3~5 分钟(苏木精为蓝色),再水洗,然后用盐酸—酒精分色片刻,后用伊红染色1~5分钟(伊红为红色),再进行水洗,再用酒精洗后,用二甲苯洗,用树脂给装片封片。

10.观察。

三、实验结果
通过使用显微镜对已做好的装片进行观察后可以发现,咸水鱼(海平鱼)的黏液腺(图1)比淡水鱼(鲤鱼)的黏液腺(图2)要多得多,验证了之前我所作的假设,也就是说,咸水鱼之所以比淡水鱼的味道腥,是因为咸水鱼比淡水鱼的黏液腺发达,所分泌的腥味物质—三甲胺的含量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