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
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
系统掌握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原理 和方法
运用所学训练学知识,分析解决训 练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一、基本内容
竞技体育的定义 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竞技体育的构成 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 竞技体育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竞技体育的定义 竞技体育的构成
三、教学难点
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 竞技体育的价值
一、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学定义 运动训练学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训练学的体系 学习运动训练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 运动训练学的体系
定义: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 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如何理解训练学的综合性? 如何理解训练学的应用性?
产生
标志 运动训练实践 量变到质变
运动训练(广义)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所作准备的全过程。
目的是提高竞技能力。 任务
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 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 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我训练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内容的专门性 方法手段的多样性 训练过程的长期性 负荷的极限性 实施的个人针对性 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子能力的互补性 现代科技的全面性和导向性
参考资料(二)
•葛欧瑟(联邦德国),运动训练学讲稿,田麦久译, 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 1983年1月 •B·H·普拉托诺夫(苏),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陆绍中等译,武汉体育学院编印,1986年 •Н.Г.奥卓林(苏),论运动训练水平各因素的特征, 武汉体育学院译报,唐宏贵译,1987年:第3期 •根本勇(日),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冰雪运动,1987年:第2期 •董国珍,运动训练与选材,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徐本力,运动训练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第二章 项群 训练理论
田麦久等
1984-1998
基本内容
项群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重点) 项群的分类 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重点) 项群训练理论的意义(重点)
一般训练理论在概括训练专项训练实践和指导专项 训练实践的不足:模糊性、间接性、非针对性;
专项训练学的视野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入化和 提高;
两个层次中间出现明显断裂。
需要更高层次 上进行理论概括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基本依据: --理论源于实践; --运动训练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 --专项训练理论源于专项运动实践; --一般训练理论源于个专项训练理论。
参考资料(一)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田麦久年6月 •田麦久,试论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之分析,北京体育科技,1984年:第3期 •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年1月:第1版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系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年6月:第1版
竞技体 育的现 代社会 价值
振奋民族精神 教育中培养人的作用 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国家间的往来 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的定义 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 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
(重点) (重点) (难点)
一、运动训练的定义
运动训练(狭义)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 运动员的参与下,为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 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 的体育活动。
发展
我国《训练学》教材变化 国外的著作
(一)层次体系
一般训练理论
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
一般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过程一般规律的理论体 系。
项群理论是研究和阐明训练过程中具有共同特点 的项目群组训练规律的理论体系。
专项训练理论是研究阐明专项训练规律的理论体 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
定义 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所起作用 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主体,竞赛是运动训练的最
终结果 竞赛是运动训练的一种形式或手段 相互依存关系 合理安排比赛和训练
竞争性 规范性 集群性 公开性 娱乐性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一、竞技体育的定义(重点)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 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 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产生的基本过程
生存、宗教、军事、健身、审美。 Play,Game,Sport.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生物学因素 个性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二)、训练学研究的内容体系
训练目标
训练原则
竞技能力训练
训练方法
训练计划
*从研究的范围
运动训练学的含义、目的、意义、作用、 科学依据、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方法、 运动能力(竞技能力)、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 运动员选材、教练员、运动竞赛、训练管理
*从学科体系角度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 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乒乓球、篮球、排球、 足球、田径……)
竞技体育的发展
古代奥运与现代奥运 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 运动竞技水平及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运动管理
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运动管理
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关系
参考资料(三)
•谢亚龙等,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 •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第2版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湖北省运动学专业委员会 •列.巴.马特维耶夫(俄),体育理论与方法,姚颂平等译,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George A.Brooks等,运动生理学,杨锡让等译,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5年版 •迪特里希·哈雷(民主德国),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 蔡俊五等译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