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钢300m3级高炉大修改造新建2500m3高炉工程初步施工组织设计(草稿 )第一章承建本工程的方针目标1.1承建方针:尊重业主信守合同项目管理科学组织服从设计质量创优确保安全文明施工优质服务提前建成为业主提供满意的建设工程产品1.2工期目标武汉院承诺:本项目的施工工期为18个月(包括烘炉)。
1.3质量目标质量等级:确保湖南省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即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
分部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
1.4安全目标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月均负伤率控制在0.2‰以内。
1.5治安、消防目标施工期间工地不发生重大盗窃案件和刑事案件。
施工期间无重大火灾事故。
1.6文明施工目标建成湖南涟钢高炉工程武汉院文明施工工地。
第二章施工部署2.1总体部署高炉系统总工期按18个月安排,重点突出两个重要主线部分即高炉本体、热风炉区域。
工程分九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2.1.1 施工准备阶段:此阶段开始的越早越好,在我院中标后,立即投入技术准备、物资设备准备、施工资源准备、施工现场准备。
(1)技术准备:a、组织各施工专业技术人员,了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熟悉图纸内容,与设计人员一起核对各专业图纸在其坐标、标高、走向、尺寸等是否相互符合,共同进行钢结构施工详图设计,及时了解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及时备料,复核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否满足施工可能附加的荷载,了解设备设计的选型、设备工艺要求等。
b、配备各专业的相应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检查现有的技术管理和设备装备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c、及时编制详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设计,形成指导现场施工的技术性文件。
d、编制本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以确保施工每道工序、工程的各个质量要素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2)物资设备准备:a、组织设备和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厂家,及时了解设备制造情况,参与厂内试车检查,争取把大部分设备制造隐患在出厂前消除,特别是炉皮和冷却壁的预组装和试压。
b、建筑材料准备。
落实各项材料的供货商、供货时间表、钢结构及半成品的备料和加工准备。
(3)施工资源准备a、施工机具。
各种施工机具根据进场时间表及时检查、保养、组织进场,特别是主吊机,必须准时进场,按期组装,保证投入使用。
b、施工材料:各种周转材料(钢管、模板、扣件)方案用料尽快组织进场,清点分类待用。
c、劳动力:建立项目经理部,确定专业项目部及劳动力数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4)现场准备:a、按照建筑总平面图:业主给定的控制点进行厂区测量布网工作,设置永久标桩。
b、作好五通一平一亮,利用现有的道路、管网、供电设施、施工必要的临时设施,保证现场场地初平,水通、电通、气通(蒸汽、压缩空气)通讯畅通,道路畅通,夜间照明放亮。
c、建造临时生产、生活设施。
d、安装调试机具e、建立工地检测中心实验室。
2.1.2高炉热风炉基础施工阶段此阶段为工程的开始也是整个工程关键线路的开始,在土方工程完工后,进行砼工程施工、土方劳动力即转至其它区域全面开始施工,此时,炉皮的拼装、冷却壁的打压工作相继开始进行,钢结构施工详图出图后应立即安排钢结构制作。
此阶段施工重点是控制大体积耐热混凝土的施工及养生,同时钢结构、炉皮、冷却壁是重要控制节点。
2.1.3钢结构制作阶段高炉炉壳、炉身框架、炉顶平台、炉顶刚架、热风炉炉壳等重型钢结构,拟定在武汉市青山区大型金属结构厂利用大型专用设备和工艺制作,其余钢结构均在现场制作。
2.1.4热风炉、高炉结构施工阶段高炉本体选用3000t-m塔式起重机为主吊机,热风炉系统采用150t履带式起重机为主吊机。
热风炉、高炉炉壳分带在地面组装成圈,采用扩大组合吊装方式进行安装。
炉身框架与炉壳同步安装,当高炉炉壳安装至炉腹段时,整体安装热风围管,然后再继续安装炉壳,炉顶钢架分两部分在地面组装成一体进行组合吊装,此阶段重点控制炉皮安装焊接、冷却壁安装、炉底砌筑。
2.1.5电气、管道安装阶段电气专业在结构安装开始1个月后即上场,一边安装控制室盘、箱、柜,一边在炉体上见缝插针,安装桥架、管路,电气专业不占主工期。
各种管道也在电气专业上场时,开始穿插进行。
此阶段重点控制炉体管道安装。
2.1.6设备安装阶段设备安装应在结构安装时即提前开始穿插进行。
前后大约延续2个月,此阶段重点控制液压系统、无料钟炉顶设备安装。
2.1.7耐材砌筑阶段高炉、热风炉、热风主、围管、上升下降管等喷涂、砌筑。
2.1.8安装收尾阶段此阶段高炉全面三清收尾,工业炉砌筑完成,各种管道打压冲洗完成,设备试车、高炉本体与其他区域接点完成,下降管、热风主管碰点处砌筑。
2.1.9热风炉进行烘炉,高炉烘炉、调试阶段。
热风炉先行进行烘炉,并且利用热风炉对高炉系统进行气密耐压试验,烘炉,对全系统仪控设备进行负荷调试。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署3.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道路通畅,水、电供应和场地排水正常,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场地安排合理,机械利用率高,减少二次倒运。
(3)符合消防、安全、环保的要求。
3.2施工平面布置(1)材料半成品堆场,设在施工场地空闲区内。
(2)大型钢结构存放拼装用地在所安装的区域内。
(3)施工机械停放场地在施工区域内。
(4)现场设中心材料库、医护急救室、调度室、紧靠材料、半成品堆场。
(5)其他现场施工用地:各专业施工用工具房、值班室、厕所、杂品库、门卫岗哨等,利用空闲地带,按现场总图管理统筹安排。
临时用地计划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13.3施工道路:永久与临时相结合,充分利用厂区道路网,施工再增设部分支路。
3.4施工供水:现场施工生活、生产、消防用水采用同一管道,供水主干管的管径为DN100,主要沿公路敷设,主干管过公路埋深500mm,各施工点按设计节点接管,计量用水。
按消防要求设消火栓(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确保现场施工、生产、生活的消防用水。
在业主指定地点接主供水管,装表计量使用,用DN50镀锌管引至各用水点,所有水管埋深0.5m敷设,并兼作消防用水,穿越道路作套管保护。
本工程的施工总用水量高峰期为每小时40吨。
3.5施工用电:(1)施工供电由业主提供的临变设施供电。
(2)供电线路主干线的设计:供电线路主干线的基本上是顺公路架设,距人行道内线5米左右定点,定位。
低压线路电杆杆长选用10-12米。
吊车使用频繁的区域和过公路的电杆杆长不得少于15米。
两电杆间的挡距一般在45米-55米之间。
低压线路共需低压电线BLX(150*3+95)约2.5km。
供电设备按施工用电主干线平面布置图的要求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用电负荷计算:由施工设备表得出:P电动机=2440kW P电焊机=2380kW P照明=100kWP=1.05(k21440 P电动机/0.75+k2 2380P电焊机+k3100 P照明) =1.05*3650=4532kVA本工程的施工总用电负荷估约为4000kW。
建议业主在施工现场布置四台1000kVA的施工用变压器或者是五台750kVA的施工用变压器。
3.6施工排水:(1)施工场地总体排水,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正式排水体系为主,采用新老管道,暗管明沟,自流强流相结合的动态衔接平衡的临时排水网系,排向现有排水系统。
(2)局部地区排水采用明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少量过路管道。
3.7施工通讯:现场设电话4台,步话机6套,移动电话8台。
3.8总平面管理施工平面管理制度(1)三通一平管理业主在工程全面开工前落实完成施工用水源、施工用电源、外围主干道和施工排水点。
我院编制施工便道、排水明沟和施工用水、用电的平面规划报业主主管部门审批。
按批准的平面规划实施。
(2)现场临时设施管理编制现场临时设施搭设平面规划报业主主管部门审批。
按批准的规划布局现场临时设施。
现场临时设施必须做到外观整齐、色调统一。
(3)施工机械和现场材料管理施工机械和施工机具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设置。
施工用现场材料和周转材料,必须按施工方案确定的平面布局堆码成垛。
本工程现场设置砼搅拌站。
第四章施工网络进度表4.1施工总网络控制进度表见施工进度网络图。
(图—1)4.2主要节点(待网络图进一步协商确定后再定)4.3保工期的主要措施4.3.1组织保证(1)武汉院总部设立以副院长为首的项目指挥协调班子,负责对该工程的组织领导和重大问题协调。
(2)工程现场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武汉院总部直接领导下,负责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3)武汉院下设立专业项目部管理班子,负责各专业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专业项目管理班子接受武汉院项目经理部领导。
(4)武汉院本部职能管理部门负有对项目经理部业务指导的职责,协助项目部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使工程能顺利展开。
(5)以武汉院项目部为核心,在武汉院总部的领导下和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专业项目管理班子为依托,组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见工程项目管理现场组织机构图)。
4.3.2资源保证(1)选调大型专业施工企业,并具有技术业务精、素质高、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配备足够的各专业施工劳动力,加强外协劳动力管理。
(2)武汉院项目部和专业管理班子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力量,拟派懂管理、业务精、能力强、敢负责具有类似项目经理经验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同志担任项目部的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挑选各专业骨干参加项目部的管理。
(3)发挥大型施工企业装备优势,按工期进度组织数量足够,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4)制订物资材料进场计划,组织好材料供应,确保材料供应准确及时。
(5)协助业主组织好设备供应,抓好进入现场设备的管理、保护,组织好甲供材料的接受和复验。
(6)抓好结构件制作的加工质量、工期,保证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期交付安装。
4.3.3管理措施(1)强化计划进度管理,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抓住关键线路,完善武汉院已形成的工程动态管理模式,实现一级保一级,最终实现总目标。
(2)运用工程进展率法,结合工程网络计划前锋线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管理。
(3)加强施工准备,合理、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科学组织,使现场施工进度、施工程序合理、科学和实现最佳化的控制。
(4)强化现场管理,及时协调组织工序中间交接,使现场施工组织,工序搭接最佳化,保证工期,关键节点的按期实现。
(5)加强质量管理,在质量创优的同时,以质优来避免工程的返工对施工工期造成的延误。
(6)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对施工按序进行,工期按期正点的保证。
(7)强化标准化管理,打好标准化创品牌战,以良好的施工环境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8)科技先导,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优选施工方案,缩短施工工期,克服工期紧的困难,以最终实现按期建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