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专题训练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特性和特殊的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实验知识与技能,分析解答该类习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具体问题中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理解实验探究在实践中的意义,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看谁记得准】
⑴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H2能在O2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只生成;CO能在O2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只生成;而CH4在O2中燃烧生成和。
⑵ H2或CO能使色CuO变,能使色Fe2O3变。
⑶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⑷铵盐遇到碱性物质生成有气味的。
⑸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
⑹特殊颜色的沉淀:Cu(OH)2色;Fe(OH)3色。
⑺白色沉淀:
①CaCO3、BaCO3等(碳酸盐)能溶于且产生大量气泡;
② Mg(OH)2等(碱)溶于但不产生气泡;
③ AgCl、BaSO4不溶于。
(8)溶液颜色:CuSO4、CuCl2、Cu(NO3)2溶液显色;
FeCl3、Fe2(SO4)3溶液显色;
FeCl2、FeSO4溶液显色。
【探究过程】
例1、根据要求选择或连接实验装置:
A B C D E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欲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用到的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4)实验室是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例2、设计实验检验或鉴别物质
张大爷种植蔬菜,现在他有点苦恼,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看不清无法辨别,只记得该化肥是K2SO4、NH4HCO3、NH4Cl中的一种。
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帮张大爷鉴别化肥:
[实验步骤] 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实验现象] 嗅到氨味.
[实验结论] (1)小明由上述实验推断该化肥不是。
(2)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论 ,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
(3)通过小明的实验,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
事项:
反馈练习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溶液,已知它
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小民同学对这瓶无色
溶液进行探究。
(1)根据所学知识他认为溶液不可能是。
(2)对剩下的两种可能性,他进行了设计和验证,并制成了实验报告,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报告内容:
例3、推断混合物的组成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K2SO4、 NaNO3、FeCl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以下实验:
①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②该白色沉淀全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若这包白色固体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组成可能为:、、。
讨论:如果步骤②改为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结果会是如何?
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如果步骤②改为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结果又是如何呢?
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反馈练习2:有一瓶气体,它是由CO、CH4、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将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a.将气体通过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无明显现象。
b.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蓝色。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中一定有,一定没有。
(2)为了确定气体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每次都能准确测定装置的质量变化),来测定燃烧后气体中各成分的质量。
甲方案: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碱石灰(氧化钙、氢氧化钠),再通过浓硫酸。
乙方案: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
上述试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当生成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时,该瓶气体肯定只有一种成分。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质疑?
【达标检测】
1、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锌粉,放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锌粉剩余,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A、ZnSO4
B、ZnSO4和H2SO4
C、CuSO4和ZnSO4
D、CuSO4
2、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炫耀说见到了黄金。
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有一种铜锌合金与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黄金。
于是他与小新开始探究。
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想:小新认为是黄金;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设计实验:小新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该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小宝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该金属,放在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说明他的猜想是错误的。
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写一个) 反思与应用: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相同,你还可以设计另一个实验:截取一小片该金属,放在溶液中。
(所选物质类别与上面所选物质类别不同)你设计的实验能够观察到的现象。
【拓展延伸】
往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
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滤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滤液中不可能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