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 课堂教学主要特征:1、科学的教学目标;2、和谐的课堂氛围;3、学
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4、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5、 要有充分的思维训练;6、方法最优化,手段现代化。
• 课堂教学应树立的基本观念: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以人为本的学生
观;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全面”提高? •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标准》要突出强调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 (4)怎样理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 4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1、关于人文性 。 • 2、关于实践性。 • (1)首先,语文是工具。 • (2)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
能力表现为语感。 • (3)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 (4)读是最重要的手段。 • (5)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
• 课堂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目标导向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的原
则 知情并重原则 开放性原则
3
第二问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
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 • (2)什么是语文素养?为什么要强调
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 上有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 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 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 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13
• 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 地位。
• 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 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 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
• 6、新理念下,该怎样评价一堂课?
7
第三个问题:目标 (总目标、阶 段目标)
• 总述:
• 总体框架:三个学段三个维度五个板 块。
• 三个学段是:低、中、高。
• 三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8
(一)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 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而提出 的,所以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 学之本”。
• 2、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多元智力理论 给我们的启示。
• 3、多元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在计算机环境
中学习;小课题和长作业。)
•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 教学方式。
• 5、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 区。、
性的统一”。 • (6)关于汉语言的规律 。
5
(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 文课程。
• 1、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 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 2、课程不等同于教材。 • 3、怎样看待教材。 • 4、倡导新的课程观。((1)生成
的课程观;(2)整合的课程观; (3)实践的课程观。)
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1
第一个问题:学习的方法与思路
• 1、学习的方法 • (1)对比性的学习,即把过去的大纲
与现行的课标对比起来阅读。明白异同, 知道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 (2)、沿着课标编写的提要学习,领 会其精神实质,真正把握好课标。
• 关键点:善于内化课标,确立自己的小 学语文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法行 为。
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 总目标突出了这样的思想: • 1、是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
• 2、是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 要求。
• 3、是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9
第四个问题:分类介绍
•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解读与教学 建议。
• 1、关于“识字与写字”学习标准及说明。 • (1)第一学段: • (2)第二学段: • (3)第三学段:
10
2、“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的特 点
• (1)、准确定位汉语拼音学习目标,适 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要求。
• (2)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 两种目标。
•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 (4)、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 的识字基础。
11
3、教学建议
者之一。
14
(二)、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 首先是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低年级 这一点尤其重要。
• 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习惯包 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 实现的手段的习惯。
• 课程目标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 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 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因为三个维 度的交融,正是这一次课程改革所要努力追求、 尽量体现的。
• 1、拼音教学不要求学生直呼,但教学仍 要重视“拼读音节”能力的训练,其余 要求不降低。
• 2、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和理解运用能力同步发展。
• 3、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巩固识字教学。 • 4、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评价要兼顾几方面。
12
二、关于“阅读”课程目标解读 与教学建议
• (一)阅读理念 : •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
2
2、课标学习的思路
• 1个为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指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4个调整:调整课堂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调整课堂
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 5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
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信息的单项交 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
• 说明:横向来说,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 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提出目标,非常全面。如第一阶段的 一、三侧重于情感目标,二、三、五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六侧重于
过程和方法目标。纵向来说,三个学段目标彼此联系,循序渐进, 体现了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如识字能力由学习独立识字、 到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到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求逐级 提高。
15
(三)、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 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