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各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最新各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各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生效日期:2010年1月5日主题: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签发: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利用公司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使公司生产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安全管理是公司车间管理的重点,是保障企业正常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三条本制度是公司生产安全管理的依据。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生产人员、生产管理员和与生产相关的其他人员。

第五条本制度由总经理负责实施监督。

第六条本制度经总经理签署后,自公布之日生效。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

焊机的修理应由电气保养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带。

敲焊渣、磨砂轮戴好平光眼镜。

3、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电焊机发生故障,应会同电工一起进行修理,严防触电事故。

4、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机床等作接地线。

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

焊接完毕应认真检查确无火源,才能离开工作场地。

6、焊接密封容器、管子应先开好放气孔。

修补已装过油的容器,应清洗干净,打开人孔盖或放气孔,才能进行焊接。

7、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

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8、焊接吊码、加强脚手架和重要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敲去焊渣认真检查是否安全、可靠。

9、在容器内焊接,应注意通风,把有害烟尘排出,以防中毒。

在狭小容器内焊接应有2人,以防触电等事故。

10、容器内油漆未干,有可燃体散发不准施焊。

11、电焊机应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定时保养检查。

12、交流弧焊机一次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米,电焊机二次线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米。

13、工作完毕,必须断掉龙头线接头,检查现场,灭绝火种,切断电源。

14、电焊着火时,应先切断焊机电源,再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器灭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

打磨工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戴好防尘口罩(或防护面罩)及眼镜。

2.工作前,应检查砂轮有无损坏,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通风除尘装置是否有效。

3.安装砂轮前,必须核对砂轮允许的最高转速是否与主轴转速相适应,大于200毫米的砂轮应进行静平衡,不准使用裂纹或缺损的砂轮。

4.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卡盘与砂轮涧应垫上1~2毫米的软衬垫,其外径应比卡盘压紧面的直径大2毫米。

5.安装时,应注意螺母的压紧程度,应压紧到砂轮转动时不产生滑动为宜,有多个压紧螺钉时,应按对角顺序逐步均匀旋紧。

6.砂轮装好后,必须将防护罩重新装好,再进行试转。

直径小于400毫米的砂轮,应空转2分钟;直径大于400毫米的砂轮,应空转5分钟。

砂轮转动时,不允许有明显振动。

7.调整砂轮防护罩及工件托架时,必须在砂轮停转后,方准进行。

经常保持工件托架与砂轮的距离小于3毫米。

8.打磨时,应先起动吸尘装置,握牢工件,用力不得过猛,不准用杠杆推压元件,严禁站在砂轮正面操作,以防砂轮破裂伤人。

9.不是专门用于端面磨削的砂轮,禁止用端面进行打磨。

10.使用手持电动砂轮机打磨时,必须有牢固的防护罩和加设保护接零线或配用漏电保护器,并遵守电动手砂轮安全操作规程。

11.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确认砂轮停转后,方可离开岗位。

抛光工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戴好防尘口罩(或防护面罩)及眼镜。

2.抽风除尘设备应良好,定期检查,经常打扫,工作前必须打开抽风机。

3.抛光机的轴要有足够的强度,螺纹要光滑无毛刺。

装卸抛光轮时必须校正平衡,紧固可靠。

4.抛光工作场所必须保持足够的照明,工作地点严禁吸烟,明火作业。

5.使用抛光轮时必须严格检查。

使用50毫米直径以下的毡轮时禁止戴手套,防止绞伤。

6.布轮必须装牢,不许拆除布轮防护罩。

7.抛光时工件应拿稳,用力应适当。

必要时要安装托架,以防工件脱手伤人。

弯管工安全操作规程1.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清除一切妨碍工作和交通的杂物。

地面上不得有油污以免滑倒。

工件堆放要整齐牢固,以防倒塌伤人。

2.检查弯管机上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如没有装好,就不准开车。

中频弯管机应有良好接地和电气绝缘,电压应稳定。

3.检查弯管机的润滑部位,缺油和无油时应将油加足。

4.在空车试运转时,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电器开关是否灵敏好用。

一切正常后,再进行工作。

5.两人同时工作时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应指定专人操作开关。

操作时不准与旁人谈笑,以防误动作。

6.在机床开动时,操作者不得离开机床。

7.弯管机工作时,在管子弯度行程范围附近不准有人,并设立防护警示标志。

撬管子时要站稳,防止被撬棒打滑击伤。

操作人员只能站在外侧。

8.校正管子要注意四周安全,使用榔头要先浸入水中;数分钟,防止脱柄伤人。

敲管时禁止戴手套。

9.热弯、校正管子时,脸部要避开管口,防止因管予震动时热砂喷出伤人。

灌黄砂时,要将管子吊牢,防止倾倒。

管内不得有油污,应选用干燥的黄砂。

10.使用煤气时要先打开炉门,吹掉积余煤气后再点火。

11.捆扎管子放入料架及解开捆扎铅丝时,要拦好垫牢,防止滚滑压伤。

搬运管子应注意行人,防止碰伤人。

开料工安全操作规程1 切割前准备1.1 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的性能,确保各部件的完好性。

1.2 电源闸刀开关、锯片的松紧度、锯片护罩或安全挡板进行详细检查,操作台必须稳固,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亮度。

1.3 使用之前,先打开总开关,空载试转几圈,待确认安全无误后才允许启动。

1.4 操作前必须查看电源是否与电动工具上的常规额定220VA电压相符,以免错接到380VA的电源上。

2 切割注意事项2.1 切割机工作时务必要全神贯注,不但要保持头脑清醒,更要理性的操作电动工具。

严禁疲惫、酒后或服用兴奋剂、药物之后操作切割机。

2.2 电源线路必须安全可靠,严禁私自乱拉,小心电源线摆放,不要被切断。

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的性能,确保各部件完好。

2.3 穿好合适的工作服,不可穿过于宽松的工作服,更不要戴首饰或留长发,严禁戴手套及袖口不扣而操作。

2.4 加工的工件必须夹持牢靠,严禁工件装夹不紧就开始切割。

2.5 严禁在砂轮平面上,修磨工件的毛刺,防止砂轮片碎裂。

2.6 切割时操作者必须偏离砂轮片正面,并戴好防护眼镜。

2.7 严禁使用已有残缺的砂轮片,切割时应防止火星四溅,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8 装夹工件时应装夹平稳牢固,防护罩必须安装正确,装夹后应开机空运转检查,不得有抖动和异常噪声。

2.9 中途更换新切割片或砂轮片时,不要将锁紧螺母过于用力,防止锯片或砂轮片崩裂发生意外。

2.11 不得试图切锯未夹紧的小工件或带棱边严重的型材。

2.12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对单支或多支一起锯切之前,一定要做好好辅助性装夹定位工作。

2.13 不得进行强力切锯操作,在切割前要待电机转速达到全速即可。

2.14 不允许任何人站在锯后面,停电、休息或离开工作地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2.15 锯片未停止时不得从锯或工件上松开任何一只手或抬起手臂。

2.16 护罩未到位时不得操作,不得将手放在距锯片15厘米以内。

不得探身越过或绕过锯机,操作时身体斜侧45度为宜。

2.17 出现有不正常声音,应立刻停止检查;维修或更换配件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并等锯片完全停止。

2.19 设备出现抖动及其它故障,应立即停机修理,严禁带病和服用兴奋剂及酒后作业, 操作时严禁戴手套操作。

如在操作过程中会引起灰尘,要戴上口罩或面罩。

2.20 加工完毕应关闭电源,并做好设备及周围场地的清洁。

粘棉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按要求佩戴好防护措施。

喷胶水、贴棉时必需佩戴防毒口罩;其他时间在粘棉车间可佩带防尘口罩。

2.抽风除尘设备应良好,定期检查,经常打扫,工作前必须打开抽风机。

3.粘棉车间禁止吸烟及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时常检查,消除消防隐患。

消防器材摆放要合理,并时常检查。

4.粘棉车间应保持整洁,开棉、切棉使用专用的刀具并进行严格管理,防止铁钉、刀片等异物混入海绵中。

5.下班前应仔细检查现场,关闭风机、抽风机及其他电气设备。

针车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利器断针管理办法一、员工使用的利器均应按车间规定放在指定的器具中,不允许随便乱放,以免利器扎伤人和产品,或混入产品中,造成人员伤害和产品损坏。

二、利器用旧或损坏必须以旧换新。

三、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机器断针(横机、缝盘车等)必须将断针找出来,以断针换新针,并记录在册。

四、员工在人工找不到断针的情况下,可通过验针机、吸针器等辅助设备帮助寻找,也包括对产品翻查等手段,在排除断针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后方可继续生产或将产品入库。

1.目的:指引车工正确处理工作现场的断针和利器(包括针、剪、锥、大头针、刀、刀片),以防止利器随货品送到客户手上。

2.适应范围:适应于包装、车缝各部门。

3.职责:3.1 软体车间:负责保存和分发车针,并做好断针记录;3.2 包装部:负责对刀片、剪刀等有使用到的利器进行定人使用,专人回收。

4.操作规范:4.1各车间必委任一名收发专负责保存和分发车针,所有车针必须贮存于固定的容器内。

任何员工,未得负责收发同意,不能自行取/换车针。

如负责收发因事离开,可授权于车缝组长或其它当职收发管理;4.2每位车工只能保存一枚车针。

若工作时须要更换,必须交回旧车针,回收车针必须将完整或破件部份贴在《断针回收和机针发放记录》上,注明日期和换针员工姓名;4.3如特殊车位需用到2-3枚车针,车工必需在得到组长或车间主管在《特殊物品领用记录册》上确认签名,负责管理车针的收发方可发放车针给该车工;4.4若断针开数段,亦必须交回所有破件,若未能找出失去的部份,须立即呈报车间主管,并将有关缝件使用验针机检查,直至找出失去部份为止;4.5在对缝件进行验针,需将遗漏在软体中的断针全部检出,对检出的断针用胶纸固定在《断针回收和机针发放记录》中。

4.6所有利器统一编号,并记录在《特殊物品领用记录册》中,以确保各车间的利器管理。

扪皮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工人上岗前需经过考核,技术熟练、合格的员工方可开始扪皮工作。

新手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开始扪皮工作。

2.原则上需要使用工作台作业,并时常保持工作台整洁、干净。

没有使用工作台作业的,必须保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无异物混入,且作业过程中不会对产品产生损伤。

3.扪皮使用的工具要规范放置,上班发放,下班回收。

工作过程中,工具要摆放规范,严禁随意乱丢,防止对人身或产品产生损伤。

4.枪钉应参考《利器断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掉落的枪钉一律要回收,放置到固定地点。

现场做到随时无掉落的枪钉、无异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