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内容;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究1861年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总结俄国近代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历史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探究、比较、归纳掌握历史知识。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
理解“改革也是革命”的科学论断,认识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重点:“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和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难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教学过程:上课前打开ppt,展示普京、梅德韦杰夫……亚历山大二世等俄罗斯领导人等图片,“让我们伴随着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一起追忆俄罗斯的历任领导人”,渲染气氛。
导入新课:看着俄罗斯的历任领导人,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在世界上这么闻名吗?本节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他的农奴制改革。
一、【预习成果展示】1、预习学案填写情况反馈:优秀小组:优秀个人:2、预习成果展示:(1)抢答——烘托气氛: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二一九法令的实质是什么?二一九法令对俄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2)必答:同桌互相检查落实“二一九法令”的政治、经济、组织方面的内容,老师抽查。
3、点拨自主探究和预习效果检测:近代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工业化、商品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城市化、文明化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 1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2二、【参与合作,你我共赢】探究一: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和目的:1、观看视频:《1861年改革》 阅读图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你看到了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视频:时间、农民运动、阶级矛盾图片:农奴生活悲惨、地位低下,工业落后 2、阅读文字资料: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马的广告。
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了。
”——亚历山大二世 (2)以上资料反映了俄国农奴怎样的处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和实质。
处境:处于社会最底层,处境恶劣;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地位如同牲畜;农奴主可以买卖农奴 原因:农奴制的存在。
目的和实质: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探究小结1:探究二:解放法令的内容和影响背景资料1: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 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 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 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 变了。
”(1)结合背景资料1分析农民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农奴制 经济思想 阶级矛盾激化克里木战争失败新思潮涌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 政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惟有变革才能自救背景资料2:材料一: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 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 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
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材料二: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实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二列宁这句话?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解放”法令是妥协的产物,改革后,俄国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对农民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农民负担仍旧沉重。
背景资料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背景资料4: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3)概括背景资料3、4反映了俄国出现了怎样的现象?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市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背景资料5:“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恩格斯(4)背景资料5的转变是指什么?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的过渡(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探究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有人认为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人认为是“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思路点拨:同意观点一:主要原因是在于它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农奴的人身获得解放,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提高了生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 3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意观点二:从改革的目的和内容上看,它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次“合法”的掠夺。
从政治上来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的沙皇专制制度,改革后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感悟历史,献计献策】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温家宝2012政府报告请同学们结合俄国近代化改革的成败经验,为温总理如何改革破解难题献计献策。
提示:从背景看,历史向前发展,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只能迎不可拒从目的看,必须体现民生需求,获取人民的支持从过程看,及时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从结果看,成功的改革必须是个系统工程,有序稳定协调开展四、【巩固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五、【思维快速大比拼】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3、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 4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4、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6、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D. 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7、“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拉津斯基《最后一位伟大的沙皇》如何理解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的“未来”和“过去”?未来: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俄国社会的进步;过去: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旧矛盾未彻底解决,新矛盾又不断产生。
【课后拓展】1、为什么说“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这表现在: (1)专制统治下,任何胆敢对沙皇权利出言不逊者,都将遭到逮捕,随后将被处决或流放至西伯利亚监禁,民众生活依旧困苦。
(2)各地地主都竭力要求在改革方案中反映自己的最大利益。
(3)结果,农民革命斗争越来越高涨,用革命方式摧毁农奴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形势逼迫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加速拟订一个能较全面代表统治者根本利益的方案。
2、应如何正确全面地看待亚历山大二世政治上的变革(1)亚历山大二世政治变革的目的是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2)从变革的内容来看既有进步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政治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同时,地方和城市实权仍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废除了原来按照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来源:学。
科。
网][来源:学&科&网](3)尽管改革后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改革让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是俄国历史的一大进步。
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 53、结合下面的漫画回答:(1)“文明火炬”是指什么?“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2)该漫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3)这一事件涉及哪些领域?思路提示:(1)“文明火炬”是指西欧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到西伯利亚去”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2)政治改革。
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
(3)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等领域附:课前预习案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 6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苦乐,俱在个人意志心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