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 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 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 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A、大大降低了俄国的国际地位; B、暴露了俄国的腐朽落后; C、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D、使统治者认识到改革是俄国的唯一出路
归纳整理结论
俄国改革的必然性 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 级矛盾. 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 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克里木战争的的失败
改革的可能性:
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实 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显然:你们已经意 识到了,现存的农奴 制不可能一成不变。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 制总比坐等它被自下 而上地废除要好的多。
——亚历山大二世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 方式各是什么方式?
改革 革命(农民起义)
探究:沙皇改革的目的?
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 表时明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 “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表达了他 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
例如,在棉织业、麻织业、丝织业和制革等部门,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占绝对优势。而在黑色冶金、呢 绒、造纸等工业中仍以农奴劳动为主。即使在资本 主义手工工场中作工的工人,也因为要向地主或国 有交纳代役租,不能完全摆脱依附农奴的地位,因 而仍旧受到农奴制度的束缚。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 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第四,农奴生产积极性低。农奴制对生产 发展的障碍,在使用农奴劳动的冶金工业中 表现得最为突出。1800年,俄国的生铁产 量与英国大致相等。然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 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不到一倍,而英国却增 长了十一倍。
可见,农奴制的束缚,使俄国工业发展的 水平大大落后于其它主要资义国家。
农奴制的存在给俄国社会的发展带来 了哪些影响?
1、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使工业发展缺乏的 必须的自由劳动力。
2、缺乏工业资本。 3、农奴制下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无
法提供 必要的国内市场。 4、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导致阶级矛
盾激化。
(2)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
材料一:
•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 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 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
新的阶级产生(资阶、工阶)
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
生铁 铁路
俄国 26万吨
英国
比例
385万吨 1/15
俄国
英国
德国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以上两张表格反映了俄国工业发展 的什么现象?
俄国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政府的腐败; 装备的落后;
武器装备陈旧 交通运输落后 指挥系统无能 后勤供应不足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 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 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
探究: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1856年 签定《巴黎和约》规定:不 准俄国在黑海保有舰队,俄国撤除黑海沿岸 的军事要塞。 材料二: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 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
一、课程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概述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 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改革的必要性
农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 大部分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 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 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 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 生产的能力。
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 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也就限制了资本主义工 业的发展速度。
俄国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暴动不断.
(3)思想上: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思潮产生
思考:A、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如何传入俄国的?
拿破仑战争中,一些俄国军官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B、俄国民主主义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废除农奴制
C、十二月党人代表了哪一阶级利益?十 二月党人起义有何历史作用?
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
1804年,俄国拥有16名以上工人的手工工场 1200家,50年代后期增加到2800家。工人也增加 了,1804年为22.5万人,1860年达到86万人。在 这同时,农奴制工人在1804年占工人总数的48%, 1825年为54%,1860年达到87%。不过,在各个 不同的生产部门中,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情况是不 相同的。
农奴的房屋
睡觉的农奴的孩子
以上材料说明农奴哪些情况?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完全束缚在土地上。 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时间 1800——1810 1811——1820 1821——1830 1831——1840 1840——1851
俄国农民暴动次数 年均20次 年均25次 年均30次 年均36次 年均43.5次
资产阶级 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十二月党人起义
共同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 统治,主张废 除农奴制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思考:A、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有哪些?
通过对外战争转移人民视线; 控制土耳其; 争夺中近东霸权
B、为什么俄国最终战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奴 制
经济
(2)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
政治
危 机
(3)新思潮产生——要求废除农奴制.沙皇专制
(新思潮产生)
思想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军事
1、经济因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阅读教材分析: 1、19世纪初期俄国存在哪些经济形式?
封建农奴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2、俄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