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农奴制危机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两种可能
革 命
自下而上,农民暴动
改 革
自上而下,农奴制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 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 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 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2、时间: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领导者: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 4、改革目的:
俄国的农奴制: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 劳役地租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 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 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 处在社会最底层,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农民、奴隶区别
农奴:封建社会中隶属于农奴主或封 建 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 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86次 0 1858
126次 90次
1859
1860
1861
年代
1 、 原因 ⑴、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暴露 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 ----直接原因 (3)、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农奴起 义不断发生,工人和士兵暴动此起彼伏,农 奴制度摇摇欲坠.
7、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签署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A、尼古拉一世 B、叶卡特林娜二世 C、彼得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2.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的统治 C、增强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条件 )
)
3.1861年改革从客观上说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但是它没有改变 ( )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第16课
2、目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根本原因: 维护沙皇统治,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3、时间: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 4、内容: 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出高价赎买份地 5、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 6、意义: 国历史上的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 A.农奴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5.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 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6.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接作 用是 ( )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7、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 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 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他是 (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没人身自由的人
农民: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有人身自由的人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 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会说话的工具
材料一: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英国 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1860年,俄国的铁产量 是29.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
维护沙皇的统治。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 5、内容: 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 ⑴政治上: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 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⑵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 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⑶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提供了自 “农民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 巨额赎金转化为资本 6、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再一次残酷掠夺 由劳动力 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
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内容、局限性、影响等基础知识. 重点: 难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人物分别是? 4、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5、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8.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两国经济 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一干二净”。
——列宁
7、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自由雇佣劳动力
农奴自由支配财产
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8、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市场
资金积累
积极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消极影响:这次改革不彻底,遗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材料二:
农奴没有自由,缺乏大量自由劳动力 农奴购买力低下,影响国内市场
地主在毒打农奴
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 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跪在地上, 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 毫不理睬她的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 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克里米亚战争
克 里 米 亚 半 岛
恩格斯在谈到克里米亚战争时说:“克里木即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
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
1853-1856年的里木的激战
俄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俄国—— 固守封建农奴制。
败
(根本原因)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
英法——
胜
次数
农奴暴动
11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