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性
随访是指医院或医疗保健机构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
随访往往从病人出院以后不久开始,一般每3个月至1年1次,视病期和治疗方法而定。
在近期随访中,医师主要观察治疗效果及某些反应,并根据随访的情况和复查结果调整用药;远期随访可获得某一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远期并发症及生存时间,有利于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建立资料档案,掌握某一疾病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肿瘤病人治疗结束后,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治疗的结束,病人对随访也放松了,有些甚至对医院发来的随访信不予回复。
其实肿瘤的治疗是长期的.尽管得到手术切除和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但仍不能视之为痊愈。
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体内残留的癌细胞会在停止治疗后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重新增殖引起复发和转移。
即使对于治愈的病人,5年以后仍有可能发生转移。
患癌症的病人发生第2个原发癌的可能性也必须予以重视,通过随访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因此,病人及其家属要重视随访。
在接到医院的信函或电话、短讯后,尽量按照医院的要求如实地回复目前状况。
部分病人害怕随访中会查出些什么或不相信治疗效果,而听之任之,拒绝随访,其家属应尽量劝告病人及时到医院复查、治疗。
因此,随访工作必须由医院、病人及其家属共同配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