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和初中生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和初中生

(2)对作业的态度——初入学的儿童没有很强的作业意 识,不能对作业表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二年级以后才 逐渐地建立起较稳固的作业意识,能按时、认真地完成 作业。
(3)对评分的态度——从小学开始,儿童开始认识到评 分的意义,很重视自己的分数,把它看成衡量自己学习 好坏的标准,随着年级的增高,儿童也能逐渐认识到学 习是一种社会义务,把好分数看成是完成这一社会义务 的良好表现。
二、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学习
广义、狭义
➢ 学校学习的特点
①学习要越过直接经验 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③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源泉 ④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
➢ 小学生学习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学校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 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 ③学校学习是有组织的活动
➢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 思维
• 思维发展的特点(关键年龄期:四年级,10-11岁)
①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 体性。
②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 大的不自觉行。
③在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的过渡中存在不 平衡性(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对象方面)。
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 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和“质变”。
②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判断
低年级以实然判断为主;二年级开始出现盖然判 断。
推理 ①直接推理
指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小学生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逐步
提高,四、五年纪为思维发展加速期。 ✓小学生掌握三种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
⑤小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变化:课内→课外; 童话故事→科普读物;读物中的事实、情节 →读物中的人物、思想等。
小学生兴趣内容的发展:P130
• 学习态度
指学生对学习所做出的评价和学习行为倾向。 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待作业和学业分数上。
认识、 情感、 行为
学习态度:
(1)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各种要求都 能服从,中年级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发生了选择性变 化,只对那些教学好、公正、风趣并对儿童有爱心和耐 心的教师表现出偏爱。
✓ 直接兴趣:指由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 ✓ 间接兴趣:由对学习结果感到需要引起的。
兴趣的发展特点: ①对学习过程和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对学习的内容和需要
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 ②无分化→有初步的分化。
③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有关具体实施和经验较 为感兴趣,对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兴趣初步发展 。
④小学生低年级对以游戏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感 兴趣,中、高年级对此类学习活动兴趣逐渐下 降。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小学生和初中生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理发展 ➢ 身体的发展
• 身高 相对平稳期,性别差异不明显 • 体重 同上
➢ 神经系统的发展
• 脑重 小学期末接近成人水平 • 大脑皮层 额叶增大(与高级心理机能相关

❖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 神经系统机能
①神经兴奋—抑制过程的机能进一步加强 ②抑制性条件反射的发展 ③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发展 ④第二信号系统占据主导地位 ⑤左右脑机能不断分化
第二节 小学生心理过程的发展
❖ 感知觉的发展 ❖ 记忆的发展 ❖ 思维和想象的发展 ❖ 言语的发展 ❖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意志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 感觉
• 颜色视觉
①视觉感受性的发展 ✓视觉差别感受性明显发展 ✓小学生的颜色辨别力迅速提升 ✓总体来说,视觉差别感受性发展快于视觉绝对
感受性的发展 ✓小学阶段颜色感受性的发展女生高于男生 ②颜色偏好
• 观察品质的发展 精确性、目的性、顺序行、判断力
二、记忆力的发展 ➢ 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三年级) ②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 ③抽象记忆在迅速的发展(概念、公式等)
➢ 短时记忆 容量显著增加,且学会使用组块
➢ 元记忆
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包括 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和元记忆监控。 • 元记忆知识
的相对性 ③阶段3(9-11岁) 能比较概括的、灵活的掌握
左右概念
时间知觉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对客观事物运动 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时间知觉的发展较迟。 ①时间估计能力的发展 ②时间标尺的利用 ③时间单位的认识
➢ 观察的发展
• 观察发展的四阶段
①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②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③认识“因果联念的发展
概念发展的阶段:
①直观形象概括水平(7-8岁) ②想象—抽象概括水平(8-10岁) ③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水平(10-12岁)
数概念(认数、数序与序列、数的组成三个维度)
①7-8岁阶段 (P143) ②9-10岁阶段 ③11-12岁阶段
字词概念
①字词概念发展的五个水平:
1、错误的定义 2、概念的重复 3、功用性定义或具体形象的描述 4、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 5、本质的定义 ①由直观特征—具体形象特征—初步揭示字词 概念的一般特征—接近本质的特征—揭示本 质的特征
• 听觉
①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有所提升 ②对发音的细微差别的区分能力提高 ③对音乐旋律的辨别能力明显增强
➢ 知觉
• 知觉发展的特点
①知觉的有异性、目的性明显发展 (知觉的选择、知觉的持续性)
①知觉的分析和综合水平提高
•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的发展 P134
方位知觉的发展(三阶段)☺
①阶段1(5-7岁) 固定化的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②阶段2(7-9岁) 初步的、具体的掌握左右方位
①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②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③有关记忆策略的知识
• 元记忆体验
指伴随在记忆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 小学三年级学生既有“舌尖现象”的体验。
元记忆监控
指主体在进行记忆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 在进行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对 其进行积极的、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
三、思维和想象的发展
• 学习动机
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行为朝 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里倾向性。
发展趋势:短近的、狭隘的→远大的、自觉的
具体的→抽象的
不稳定的→稳定的
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学习动机基本与学习活动 本身相联系(四种学习动机:P129)
• 学习兴趣
指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并能使学习活动富有成 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