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二、附肢分节
节肢动物的附肢也按节排列,与环节动物的附肢疣 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
按节分布,数量多 形态相同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 不分节 无肌肉附着
节肢 按体部分布,数量少 形态多样 与身体之间有关节 分节 有大量肌肉附着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三、体被含有几丁质的外骨
马氏管
八、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发达,具链索状神经系统。 形成较发达的脑、眼、触角。眼分单眼(感 光)和复眼(视觉),触角负责触觉、嗅觉、 味觉。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一、甲壳纲(Crustacea)
多生活于水中,少数生活潮湿陆地。外骨骼含大量碳 酸钙、磷酸钙,十分坚固,故称甲壳。
特征: ■身体常分为头胸部、腹部 ■触角2对,足至少5对 ■头、胸部外被头胸甲 ■以鳃呼吸 如虾、蟹
昆虫在自然界中繁荣昌盛的原因: ■有翅,运动能力强 ■个体小,外骨骼发达,感觉器官发达 ■口器类型分化,食性多样 ■有惊人的繁殖力 ■形态和颜色上的各种适应
附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海产,虽种类不多,但进化上有特殊意义。
一、主要特征
1.具真骨(内骨骼):由中胚层形成,石灰质,常向体 表突出形成棘。
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斜纹肌,从节肢动物开 始形成横纹肌,具有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五、消化系统 捕食、摄食等能力加强, 消化系统发达 具有中肠突出物。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六、呼吸系统多样性
呼吸器官形式多样,体壁、鳃、书鳃、 书肺、 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 为陆生节肢动物昆虫、马陆、蜈蚣等的呼吸 器官。气管上无毛细血管分布,是直接将氧 气输送到呼吸组织。
附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二、分类
约530种,海中底栖生物。 1.海胆纲(Echinoidea) 骨形成坚固的球形,如马粪海胆。
附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2.海星纲(Asteroidea) 体星形或五角形。
附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3. 海 参 纲 (Holothuroidea)
三、蛛形纲(Arachnida)
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无触角和复眼 ■头胸部笫1、2对附肢为螯 肢和脚须 ■具4对步足 ■用书肺和气管呼吸 如红蜘蛛、蜘蛛、蝎子等。 蜱、螨为寄生种类,对人有害。
蝎子
红蜘蛛
红蜘蛛
人疥螨
蜘蛛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四、多足纲(Myriopoda)
胸部:足、翅
足的构造:
气门2对
腹部: 气门8对
鼓膜
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前肠、中肠、后肠
呼吸系统:气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循环系统:心脏
动脉
血体腔


心脏
排泄器官:马氏管 神经系统:链索状中枢神经系统 感官:发达。眼,触角、听器等。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发育:卵 若虫 成虫
昆虫纲分类的依椐: ■翅的有无、性质 ■口器类型 ■变态类型 ■触角、附肢的特征 根椐以上特征,昆虫纲分为35个目,在我国有33个目。
思考题
★简述节肢动物门适于陆生的主要特征。 ★试述节肢动物呼吸系统的多样性。 ★昆虫在自然界中繁荣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的特征各是什 么? ★昆虫的口器有哪些类型? ★昆虫变态的类型各是什么? ★简述昆虫分类的几个主要目的特征,并列举各目 习见动物2-3种。 ★试述马氏管的构造,其功能是什么? ★名词解释:混合体腔、后口动物。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数量最多的一门无脊椎动物,已知约 126万种,其中昆虫占94%,约118万种, 凡动物能生存的地方均能生存,生活方 式多样,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在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是真正 适应陆栖生活的类群。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异律分节、身体分部
节肢动物身体分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八、具两种类型的排泄器官
1.与后肾管同源的腺体 由后肾管演变而来,如甲壳纲的触角腺(绿腺),蜘 形纲的基节腺等。 2.马氏管型 昆虫、蜘蛛等以马氏管为排泄器官。 马氏管是由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的肠壁向外突起形 成的细长的盲管状结构。它直接浸浴在血淋巴中,血淋巴 中的含氮废物以可溶性盐的形式进入马氏管腔,再以尿酸 结晶析出,送入后肠,随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2.后口动物:胚胎时的原口形成成体的肛门或密闭, 在原肠胚时期,与原口相反的另一端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 口。
原口动物:胚胎的原口后来成为成体的口。 3.真体腔发达:部分体腔形成水管系统,且部分水管 系统伸出体外,形成管足,进行运动、取食、感觉功能。 4.五辐射对称:可作五个切面,把身体分成相互对称 的两部分。
蜻蜓目(蜻蜓和豆娘):
飞行捕食蜻蜓目, 刚毛触角多刺足; 四翅发达有翅痣, 粗短尾须细长腹。
直翅目
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咀嚼式口器,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挖掘 足,不完全变态。
如:蝗虫、螽斯、蝼蛄、蟋蟀等。
东亚飞蝗
东 亚 飞 蝗
蝼蛄
半翅目
基革端膜半翅目, 前胸发达盾片露; 刺吸口器分节喙, 水陆取食动植物。
刺参肌肉发达, 为海中珍品。
骼 体壁含有几丁质是节肢
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
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 故称其为外骨骼。
几丁质外骨骼由上皮细 胞分泌,其功能是保护并与 附着的肌肉一起运动,但其 伸展性有一定限度,会限制 身体的生长,因此,节肢动 物有蜕皮现象。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四、具有发达的横纹肌
触角构造:
触角的类型
刺吸式
各 种 口 器
嚼吸式
舐吸式 虹吸式
附肢:少,单枝型。
附肢类型
重要类群: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
无翅亚纲:原始无翅,胚后发育无变态 如:衣鱼
有翅亚纲:大多有翅,胚后发育有变态
蜉蝣目:
朝生暮死蜉蝣目, 触角如毛口若无; 多节尾须两、三根, 翅膀二、四背上竖。
蜻 蜓 目

三疣梭子蟹
绒鳌蟹
代表动物:日本沼虾
触角2 触角1 胃
心脏

围心窦 肝脏 肠
绿腺 螯足
神经索 腹动脉
步行足
二、肢口纲(Merostomata)
如鲎
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尾部末节延长为尾剑 ■无触角,具头胸甲 ■5对步足,足围口而生 ■以书鳃为呼吸器官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同翅目
口器刺吸式,有翅种类停 息时翅呈屋脊状,如各种 蝉、蚜虫、飞虱等。不完 全变态
蚜虫
竹节虫目:拟态明显,翅退化或不明显,
不完全变态
蜚蠊目:畏光喜暗蜚蠊目,盾形前胸头上
覆;体扁椭圆触角长,扁宽基节多刺足
螳螂目:合掌祈祷螳螂目,挥臂挡车猛如
虎;头似三角复眼大,前胸延长捕捉足
等翅目:害木白蚁等翅目,四翅相同角如

膜翅目:翅膜质,前翅远较后翅大,口器
咀嚼式或嚼吸式,完全变态 赤眼蜂
蜜蜂
昆虫纲
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具1对触角 ■胸部有3对足,大多有2对翅 ■腹部附肢退化
与人类关系
经济益虫: 资源昆虫:药用、食用、工业原料、传
粉及生物防治等。 昆虫的危害:
危害农作物、林木、建筑、传播疾病等。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七、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 1.混合体腔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围心腔壁消失,体壁和消化道之间 的初生体腔与围心腔的次生体腔混合,形成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混合体腔也称作血腔。 2.开管式循环系统 心脏→动脉→血腔→心孔→心脏 心脏能自主搏动,血流有一定方向.
蠕虫形陆生节肢动物,头有一对触角和多个单眼,躯 干每节有一至二对附肢,如蜈蚣,常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 境,其毒液常入中药。
特征: ■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 ■触角1对 ■躯干部每一体节1-2对足 ■用气管呼吸
蜈 蚣
五、昆虫纲
代表动物——中华稻蝗 分布:生境: 外形:大小,体色,身体分部
头部:触角 眼:单眼3个,复眼1对 口器:咀嚼式口器
珠;工兵王后专职化,同巢共居千万数 不完全变态
脉翅目: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
完全变态。
鞘翅目:咀嚼式口器,触角多变,小
盾片外露。完全变态。
鳞翅目:躯体和翅上覆有鳞片,口器虹吸式,
完全变态,如各种蝶、蛾。



双翅目:翅一对,后翅退化为平衡棍,刺
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完全变态.如蚊、蝇, 为重要的医学害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