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天气早知道》人教版(2017)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天气早知道》人教版(2017)
策略:如学生不明白的,教师进行 讲解。 2.布置作业 课下自行查找一些天气谚语。
学生观看天气谚语并 尝试解释
了解一些天 气谚语
板书设计 天气早知道
信息 天气 气温 风
现象
电话 √
√
√
电视 √
√
╳
报纸 √
√
╳
手机 √
√
√
电脑 √
√
√
预测 其他
天数
1.5 √
2
╳
2
╳
5
√
8-15 √
湿度 空气质量 降水量 生活指数 健康指数
策略:如果对于手机和天气网中的众多 信息,学生不能较好的收集,教师通过 指导帮助收集
3.比较不同天气预报信息的异同
(1)概括几种天气预报含有哪些信息
提问: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小组收集的天
气预报,结合黑板上的表格(教师将表 学生分组交流并汇报
格贴在黑板上),思考并交流一下,你 【预设】
收集的天气预报途径都含有哪些信 电话含有天气现象、气
小学科学 优质公开课 教案 教学设计
课题 年级及学期 二年级下学期
教学基本信息
《天气早知道》
相关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教学分析
(分析本课涉及的科学概念和教材涉及的科学思维)
《天气早知道》一课,课标中涉及的科学概念,主要概念是: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 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学习内容为:14.1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1-2 年级 的学习目标为: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 阶段
创设 情境 聚焦 话题
教师活动
1.出示教材中的照片,谈话:小红放学 回家后,对爸爸妈妈说,这个星期日能 去动物园玩吗?妈妈说那要看看天气 怎么样。怎样才能知道星期日的天气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气早知道》。
学生活动 学生倾听
设置 意图
聚焦话题,激 发兴趣
3
小学科学 优质公开课 教案 教学设计
学生的实际获得: 1. 认识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如: 电视、电话等; 2. 各种途径为学生后面思维搭建 平台。
学生的实际获得: 1. 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 来比较不同途径的天气预报的异 同。 2. 积极交流,体会分享的快乐 学 3. 生的实际获得: 1. 利用逻辑推理思维进行辩论; 2. 运用概括思维认识天气预报 的作用。
天气预报
电视
报纸
途径
气象牌
手机
电脑
电话
6
因,可能是天气现象的 原因。 小组讨论并汇报 【预设】学生会说如将 要下雨要带雨具、洗 车、将要刮风要少出 门、未来阳光充足要注 意防晒等
园玩这一问 题,查看学生 对于天气预 报信息检索 的能力,在说 明理由的时 候发展其逻 辑思维
拓展
1.谈话:在中国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 原因,人们不能像我们现在这样查找天 气预报,他们利用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积 累了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俗语语,我们 叫天气谚语。我们一起来看看。
学生倾听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会说到 有气温多少、风力多 少、阴晴雨雪等天气现 象、湿度等
信息收集对 于二年级的 学生来说比 较难,在此环 节,通过教师 示范,帮助学 生提升信息 搜集的能力。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信息填写 学生观看教师如何填
在记录单中。
写记录单
时间
天气 现象 温度 风 其他
学生在对各种天气预报所展现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等 思维。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
小学科学 优质公开课 教案 教学设计
科学知识: 1. 学生知道可以利用电视、手机、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并能了解天气预报的内 容和功能。 2. 学生能根据天气预报的信息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出行。 3. 学生能知道一些简单的天气谚语。 科学探究:(可以有思维培养的点以及培养的过程)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搜集并处理天气预报中的信息和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未来的生活与出行的活动 中,发展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 科学态度: 1.学生在了解未来天气的活动中,激发对天气现象的探究兴趣。 2.学生愿意倾听别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在调查未来天气的活动中,能了解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2
小学科学 优质公开课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设计意图(从思维培养角度写)
创设情境:通过周日是否去 动物园的问题,聚焦天气预 报的话题。
认识获取天气预报 的途径
科学实践二:了解天气预 报
收集天气预报中 的信息
认识天气预报的 作用
拓展:了解天气谚语
学生的实际获得: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预报的兴趣
本课是《了解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时。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知道有阴、晴、雨、雪、 风等天气现象,并通过对一周天气现象的记录知道天气变化会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产生影响。通过 本课的学习,学生要知道一些常见的调查未来天气的途径,如:手机、电视、电话、报纸等等。通 过对天气预报展现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意识到天气预报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出行。最后,通过 收集天气谚语,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天气谚语,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感受科 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力,提升其分
学生发言
析、比较思
【预设】:学生会说天 维。
气现象、温度等情况。
(2)汇报交流 谈话:我们以报纸为例,请问报纸中的 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谈话:手机和天气网中的天气预报都有 哪些信息呢?
学生发言 【预设】:学生会说天 气现象、温度、风力风 向等情况。
4
小学科学 优质公开课 教案 教学设计
科学 实践
(一)认识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1.提问:怎样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呢? 学生可能会说到天气
预报。
2.谈话:请小组讨论一下:人们通过哪 些方法了解天气预报?
3.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板书并进 行补充其他途径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会说看 电视、手机、ipad、电 话手表等。
数不同,各种天气预报 展示的信息也各不相 同。
预报还包括湿度、空气质量、生活指数
等。而且这些天气预报的天数也不同,
有的长,有的短。
(三)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 1.谈话:你们认为周日的天气适合小 红一家去动物园玩吗?为什么?
策略:对于学生的观点尽量不干预,只 要学生能够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理由
学生回答 【预设】有的同学认为 不适合,也有同学人文 适合,理由可能是风的 原因,可能是温度的原
月
月
月
月月
日日日日日
2.分小组收集其他天气预报中的信息 (1)谈话:下面大家每两个人一组, 利用一种途径将未来几天的天气记录 在活动手册的第 3 页。
学生在对不
同天气预报
学生分组分别对报纸、 信 息 的 收 集
手机和天气网中的天 和 整 理 的 活
气预报信息进行收集 动中,增强其
整理
信息分析、检
索、整理能
学生通过对 不同天气预 报的梳理,提 升其分析思 维、概括思 维。
学生通过对 表格的观察, 比较不同天 气预报的异 同,需要不断 的运用比较、 分析、综合、 概括等思维 通过学生辩 论周如是否 适合去动物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学科学 优质公开课 教案 教学设计
说明即可。
2.提问:人们收看天气预报有哪些用途 呢?
3.小结: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以提前 来安排生活和出行。
充说明,例如空气质量、健康指数、生
活指数等。
(2)观察比较不同的天气预报的异同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表格,对 于不同途径的天气预报,它们有哪些相 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表格后发言 【预设】a 学生会说到 这些途径的天气预报 都包含天气现象、气温
这两项。
B 学生会发现预测天
(3)小结:天气预报告诉我们的信息 有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还有气 温变化和风力情况等。有些途径的天气
通过先学后 教的方式,扩 充学生对查 看天气预报 的途径。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 话、报纸、电脑、气象牌等多种方法了 解天气预报,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叫做 查找天气预报的途径。 (二)收集天气预报中的信息 1.教师指导收集天气预报中的信息 (1)组织学生观看天气预报和拨打中 国气象局气象服务热线 4006000121 或 播报天气预报电话 12121 提问:你都听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搜集并处理天气预报中的信息和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未来的生活与出行的活 动中,发展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 教学难点: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搜集并处理天气预报中的信息和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未来的生活与出行的活 动中,发展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 教学准备:
课件、分组资料单等。
息?这些途径的天气预报含有的信息 温、湿度、风,预测 1.5
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天
信息 天气 气温 风 预测 其他 电视含有天气现象、气
现象
天数
温,预测 2 天
电话
报纸含有天气现象、气
电视
温,预测 2 天
报纸
手机含有天气现象、气
手机
温、湿度、风、空气质
电脑
量等,预测 5 天
电脑含有天气现象、气
策略:教师先梳理学生的汇报,有的打 温、湿度、风、空气质 对勾,没有的打叉子。之后进行一些补 量等,预测 8-1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