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 1] [ 2] [ 3] [ 4] [ 5] [ 6] 徐格林 , 郭新峰 . 卒中在中国的基础研究现状 [ J] . 中国脑血管病 杂 志 , 2005, 1( 1) : 42. 饶明俐 . 中国脑血管防治指南 ( 试行版 ) [ M ] . 北京 : 人 民卫生出 版 社 , 2004: 37 . 王 璇 , 高玉霞 , 常 红 , 等 . 维生素 C 、 E 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 J]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9, 25( 2) : 193. 周仲瑛 , 周 珉 , 金妙文 , 等 . 凉血通淤注射液治 疗出血性中风急 性 期的临床研究 [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2002 , 9( 5) : 276 . Pober JS , SessaW C. Evolv ing functions of endoth elial cells in in flam mat ion [ J] . N at R ev I mmuno.l 2007 , 7( 10 ): 803 . 李 莉 , 赵效国 , 马 龙 , 等 . 黑加仑提取物保护 血管内皮细胞氧 化 损伤的实验研究 [ J] . 卫生研究 , 2009 , 38( 5 ): 59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
高春联, 苗明三
*
(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
毒理 、 临床 应 摘要: 目的 为双黄连注射液的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双 黄连注射液 及粉针剂 的现代药理、 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 总结和分析 , 揭示目前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存在 的问题 , 通过分析提 出规避双 黄连注射液 临 床不良反应的建议 。 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明确 、 临床应用广泛 , 临床 多有联合应 用 , 其临 床不良反 应主要是过 敏 反应 。 结论 建议避免中药注射剂的联用 , 建立并完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警体系 、 救治体 系 。
收稿日期 : 2010 02 19 ; 修订日期 : 2010 07 22 基金项目 :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N o. 0411041900) 作者简介 : 高春联 ( 1986 ) , 女 (汉族 ) , 山 东潍坊人 , 现 任河南中 医学院助 教 , 硕士学位 , 主要从事中药研究工作 .
内皮细 胞凋亡 , 提高内皮细胞的凋亡率 , 抑制增殖速率 [ 6] 。 本 实验结果表 明 , 凉 血通 淤 方 大剂 量 组 ( 相 当 于临 床 等 效 量 ) 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 减 轻 H 2 O2 对细胞的 损伤 , 本实验结 果 表明凉 血通淤方对离体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为进一 步探 索凉血 通淤方对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 3066∀
LI SH I ZH EN M ED I CI NE A ND M ATER I A M ED I CA RESEA RCH 2010 VOL . 21 N O. 12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年第 21 卷第 12 期
+ 细胞 ) 的对比观察 , 同时对其中 20 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 白补 体 C3 进 行了 测定 , 发 现 双黄 连粉 针剂 治疗 后 CD4 细 胞及 Ig M 均较治疗 前明显升高。 1. 2 双黄连注射液 1. 2 . 1 抑菌作用 试管法抑菌试验表明 , 双黄连注射对白色念珠 菌等 5 种真菌也有一定 的抑制 作用。体 外抑菌 试验表明 该药对 金葡菌、 表皮葡萄球菌、 - 溶血 性链 球菌、 肺 炎克 雷伯 菌、 伤寒 杆菌、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粪 产碱杆菌、 费氏柠檬酸杆 菌等有抑制作用 , 尤其是对金 葡菌、 表皮 葡萄球 菌和变形 杆菌的 抑制作用较强。 1. 2 . 2 抑病毒 作用 对小鼠病 毒性脑炎模 型给予双 黄连注射液 0. 2 , 1 . 5, 5 mg /kg 治疗 , 双黄连注射液可以降低小鼠脑组织中 NF - B 的表达水平 , 双 黄连 抗病 毒的 功效 可能 与其 抑制 NF - B 的表达调控免疫应答有关。采用实时荧 光定量 RT - PCR 法标准 曲线测双黄连注射液 抑制甲 1 型 PA 病毒 基因效应 , 发现 病毒对 照组基因明显高于试 验组 , 双 黄连可 抑制流 感病毒 甲 1 基 因 ; 双 黄连可抑制甲 1 型流感 病毒 诱导的 H ela 细胞晚 期凋 亡 , 可抑制 流感病毒诱 导的 MDCK 细胞凋亡 , 可阻断流感病毒在体外 M DCK 细胞内的增殖 [ 4] 。双黄连注 射液 半数 中毒质 量浓 度 ( TC50 ) 为 6 100 g /m , l 抗 M HV - 3 病毒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 ( IC50 ) 为 304 . 9 g /m , l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指数 ( T I) 为 20. 07。 1. 2 . 3 增强免 疫功能 双黄连 注射液能提 高氢化可 的松所致的 免疫功能低下鼠的 免疫 功能 , 主 要表 现为 促进 T 淋巴 细胞 的转 化 , 促溶血 素生成 , 提高血清 补体总量 等。给呼吸道 合胞病毒肺 炎病儿应用双黄连注 射液治疗 , 结果在治疗病毒性肺炎时具有辅 助提高 IgG、IgA 作用 , 体液免 疫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提高和改 善 , 有助于加速病情的恢复和减少病情的反复及迁延 [ 5] 。 1. 2 . 4 抗炎作用 给组胺引起的大鼠毛细 血管通透 性增加模型 静脉注射 ( iv) 双黄连注射液 2 . 5, 5, 10 g / kg( 含生药 ) 和双黄连粉 针 ( iv ) 0. 6 g /kg ( 生药 10 g /kg ), 可明显 抑制毛 细血管通 透性的 增加 , 且显著增加小 鼠单 核 - 巨 噬细 胞吞 噬作 用 [ 6] 。给支 气管 扩张模 型大鼠 灌胃双 黄连注 射液 ( 4 m l/只 ) , 2 次 /d , 连 续 14 d, 结果双黄连治疗组粘 膜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凋亡指数较高 , 说明双 黄连可诱导组织中淋 巴细胞的调亡。 1. 2 . 5 降压作 用 双 黄连注射 液体外对蟾 蜍离体心 脏有负性肌 力和负性频率作用 , 使心脏收缩振 幅减少 13 % ~ 16% , 收 缩频率 减少 22 % ~ 33% , 其中双黄连静脉滴注会 产生心脏 抑制、 血管扩 张作用 , 可使血压下降 [ 7] 。 1. 3 联合应用的稳定性及抗菌作用 参考 #中国药 典 ∃抗 生素微 生物检定法测定 , 双黄连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 头孢唑啉钠及红霉素 配伍后对金葡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 ; 与头孢拉定、 头孢唑啉钠及普鲁卡因青霉素配伍后对克氏肺炎杆 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有不 同程度 的增强。 采用紫 外分光光 度法测 定双黄连注射液和注 射用青霉素 钠配伍 液中各 自的含量 变化情 况 , 采用平皿打孔法观察体外 抑菌作 用 , 注射用 青霉素钠 在与其 配伍前后 p H、 外观等无改 变 , 抑 菌活性 无显著 性差异 , 两 者配伍 稳定性良好 , 不发生改变 ; 在体外 双黄连 注射液 不能增强 注射用 青霉素钠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 藤黄八 叠球菌、 枯 草芽孢杆 菌的抑 菌作用 [ 8] 。 1. 4 拆方药效 研究 采用细胞 培养技术、 染料摄 入法 , 检测双黄 连及其拆方抗 RSV 的作 用 , 探讨双 黄连 及其 拆方抗 病毒 的作用 环节 , 结果双黄连复方 具有 明显抗 R SV 的作 用 , 并优 于各 拆方 ; 且复方及拆方的体外 和血清药效学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双黄 连作用机制 可 能为 直接 杀 病毒 或 抑制 病 毒吸 附 或 抑制 病 毒增 殖 [ 9] 。 2 双黄连注射液毒理研究 2. 1 过敏反应 利用 BN 大 鼠和豚 鼠评 价双 黄连注 射液 的过敏
*
通讯作者简介 : 苗明三 ( 1965 ), 男 ( 汉族 ) , 河 南新乡人 , 现任 河南中医
学院教授 , 博士学位 ,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
律失常 转为窦性心律 ; 60 m g /kg 可减 少氯 化钙 致室 颤大 鼠死 亡 率 , 并使 80% 大鼠室颤后恢复窦性心 律 , 且 可耐受较大 剂量氯 化 钙的快速注射。预先 静脉 注射 双黄连 粉针 剂 60, 30 mg /kg 可 拮 抗乌头碱诱发大 鼠实验性心律失常 , 可明显提高乌头碱致大鼠 发 生 VP、 VT、 V f的阈值 [ 1] 。 1. 1. 2 抑 菌解热作用 双黄连粉剂 ( m g) 与双黄连口服液 ( m l) 加 入到 M - H 液体培养基中 , 配成含药培养基 , 药量为 200 , 100, 50, 25, 12 . 5, 6. 25 , 3. 125, 1 . 56, 0 . 78 m g /m , l 双黄连 粉剂对 多种革 兰 氏阳性 及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 , 对 甲型链珠 菌、 金黄色 葡 萄球菌 、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和 肺炎双球 菌具有 不同程 度的杀 菌 作用 ; 双黄连粉剂高剂量 ( 30 g 生药 / kg) 、 低剂 量 ( 15 g 生药 / kg) 对家兔 注射内毒素后所致发 热 , 在给药 后 2~ 3 h 时呈现 解热 作 用 , 呈量效对应关系 [ 2] 。 1. 1. 3 抑 病毒作用 双黄连粉 针以 500 , 150, 50 mg / kg 的剂量 给 动物 ip 给药 , 对病 毒性心 肌炎、 胰 腺炎、 流感 动物 模型有 保护 作 用 , 体外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 病毒 型、 单纯疱 疹病毒 及 ! 型、 柯萨奇 病毒 B3 及 A16 、 新型 肠道病 毒 71 型的作用 , 对脊髓 灰质炎病 毒 型、 埃 可病 毒 6 型、 麻疹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 有一定 的抑制 作用 , 并能显 著抑制 肺 炎、 心肌炎、 胰腺 炎的发生 [ 3] 。 1. 1. 4 免疫调节作 用 30 例患者给 与 60 mg /( kg∀ d) 双黄连 粉 针剂静麦滴注 , 1 次 /d, 10 d 为 1疗程 , 同时停用抗生素 , 治疗前 1 周停用 激素 , 对治疗前后进 行 T 细 胞亚群及活化 T 细胞 ( I L - 2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