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的霸权主义评析

美国的霸权主义评析

美国霸权主义评析
学术界一般认定,所谓霸权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拥有并行使的“权力”,而霸权国就是掌握这个权力的国家。

霸权主义的概念要比霸权的概念丰富得多,它包括权力的构成与形成,运用权力的目的与方式及结果,权力作用的内在机制与逻辑等等。

霸权的产生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特性、民族习惯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经济的繁荣昌盛是霸权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

美国作为20世纪末唯一超级大国和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正试图通过经济体制的推行、政治制度的推广、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思想意识的传播,来实现美国自身在政治和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利益,领导整个世界的发展。

对于美国如今的霸权主义,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解释。

从经济上看,美国现在的经济就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

通过垄断资本实现全球化并成为发达国家国际垄断资本在竞争中所达成的金融联合的核心,从而在经济基础的深层次上决定了其世界霸主地位。

在进行经济决策和调整时,美国通过政策引导、减税和加大投资,推动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传统工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通过持续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逆向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在政策和技术的结合下,美国不断巩固其经济地位,占领新型国际分工的制高点,以加大直接投资等微观经济手段向国家主权发起新的冲击,从而丰富了传统的主要以武力侵犯和人权压主权为主的军事和政治斗争方式。

同时,美国又通过建立全球统一大市场,推进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全球化,建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从而谋求对全球经济的控制权。

此外,美国利用手中掌握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为所欲为,以及利用美元和它在国际金融和货币交易上的优势地位,随意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和失业,从而将美国国内的矛盾人为的转移到外国,扰乱别国的金融市场秩序,达到加速掠夺财富的目的。

从政治上看,美国通过调整全球战略,由争霸向称霸过渡,扶植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讨论并决策世界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大有取代联合国安理会之意。

随着美国在联合国中越来越孤立,它将更倾向于采取同盟国协商一致共同行动或在取得配合与暗中支持的情况下单独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或军事的行动。

另一方面,美国又依靠军事同盟和多边及双边安全合作作为重要的支柱,对各种危及安全的问题先预防,后在必要时果断地实施干预。

它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制订新规矩,建立新秩序。

这种新秩序建立在新型的金字塔型霸权体系的基础之上,成为美国向外辐射其理念和影响的平台。

美国还充分利用全球霸主地位的有利条件,积极谋求综合国家利益。

首先,确立“安全、经济、民主”三位一体的国家利益;其次,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用来实现国家利益。

再次,围绕构建同质性全球政治框架着力演变社会主义制度。

在输出美式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同时更加突出演变别国政治体制。

从军事上看,美国推行其称霸全球战略的主要手段是在东西方扩大军事同盟,建立由它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安全体系,同时大力推动以变革军事技术、作战理论和编制体制等为内容的新军事革命,借以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军事优势。

在欧洲,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支持欧盟东扩,同时积极调整同欧洲的关系,目前北约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第三轮东扩目标。

北约东扩大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有效地抑制了俄国的崛起。

在亚洲,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的提升则限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空间。

通过北约东扩、调整美日同盟这两大战略性步骤的实施,美日欧在战后达成了新的政治联盟,其结合点是安全利益。

通过反恐大联盟美国强化了同东盟的关系,并在阿富汗实现了军事存在,通过伊拉克战争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顺利地实现了改组中东政治版图与掌控石油资源并进而控制全世界的企图。

从文化上看,美国的霸权主义一般是以自由、民主、人权、人道主义为手段和工具,向世界推广传播自认为优秀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民主制度,以实现美国文化价值观全面胜利的目标。

冷战后,在“民主和平论”的指导下,美国加大文化价值观的扩张,趁机扩大“民主地带”。

经过短期的调整后,将其国家安全战略确定为“参与和扩展战略”,其中.“扩展民主价值观念”与“维护美利坚民族的经济安全”、“重新塑造美国”一起构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

而所谓的参与和扩展,实质上就是一种全球的扩张战略,如同美国自殖民时期就梦想的那样,将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扩展到全球,用美国的方式“改造”世界,将世界纳人美国轨道,以最终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

而今,美国的文化霸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权利的转移》一书中所说:“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在当今的时代,由于互联网发源于美国,英语在网络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加上其高新技术的雄厚实力和迅猛发展,必然决定了美国在这一方面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就助长了其文化的优势。

二是电影娱乐、生活方式,这一方面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好莱坞电影和快餐文化了。

在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新的电影出口代理机构称自己为“小型的国务院(即美国外交部)”,他们的手段、产品和美国的政府和意识形态非常相似。

他们被要求用电影把美国的政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灌输给全世界。

而美国的快餐文化如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等产品在中国一直拥有坚固的市场和稳定的消费群体,美国快餐甚至成了许多家长奖励孩子的方式,给中国的餐饮文化带来极大冲击。

三是教育文化交流,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表曾表示美国不会放弃它自己对世界的基本看法, 而要把他们的教育工作者派到别的国家去说明他们的立场观点,要别人也来接受它的这种看法。

此外,美国还企图使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内阁中都有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人。

美国通过帮助外国大学发展、在南越,:吸引大学生到美国留学;邀请学术界人士赴美进行短期或长期参观、研究;派美国学者到外国大学当顾问等方式,积极进行文化宣传和意识形态宣传。

在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同时,我国也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国外石油进口的依赖越来越高,估计到2015 年,我们将跟美国一样,60%的石油要依靠进口。

由于西亚是我国的石油供应的基本产区,马六甲海峡成为运输咽喉,美国因此加强了控制,从而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货币方面,美国也对我们国家展开了汇率大战。

美国人第一轮“量化宽松”余波未平,美联储就又启动了第二轮。

美联储第一轮用9000亿美元3个月就让美元贬值了12.5%,换言之就是送给了中国12.5%的通货膨胀率以及8.4%的外汇储备损失。

另一方面,美国利用台湾问题,藏独,东突和中国沿海的钓鱼和南沙群岛,藏南等问题制造事端,引起中国和包括日本,印度,越南在内的中国周边国家的矛盾,并和他们建立军事联盟,一起围堵中国。

面对美国如此强势的霸权主义,我们一方面要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要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

我们要充分认识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我们应该认清我国周边区域经济、政治、军事综合安全形势中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形成新的“综合安全”的理论,为琐事可能发生的国际变动做好全方面的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