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柬埔寨农业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
及对策
[摘要]:中国与柬埔寨在经贸合作中,农业合作以悄然成为双边合作的桥头堡。
中国企业在柬埔寨农业领域的投资日益增多,柬埔寨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不断拓宽。
目前,中柬农业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分析中国与柬埔寨农业合作发展的亮点,以及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加快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合作亮点问题对策
2002年11月朱总理访问柬埔寨时,把农业合作确定为今后两国重点合作的三大领域之一。
我有多年发展农业的丰富经验,柬农业领域内的发展具有较大潜力,双方都有发展农业合作的良好愿望,中柬两国在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一、柬农业发展现状
柬是传统农业国,全国1400万人口中的80%以务农为生。
全国可耕地面积约67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48公顷。
由于多年战乱及政府财政的捉襟见肘,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技术和机械化水平很低,生产力低下,农业仍处于粗放式、广种薄收和“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
目前实际耕种面积约355
万公顷,尚有近半可耕地闲置。
柬农作物以水稻、木薯、天然橡胶为主,另还有热带水果、腰果、玉米、黄豆、芝麻、花生、甘蔗、烟叶等少量经济作物。
2010年,柬农业同比增长4%,产值占GDP的33.5%,对全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5%。
稻谷种植面积为279.6万公顷(其中雨季为239.1万公顷,旱季为40.5万公顷)。
受水灾、旱灾和虫灾影响的面积约2.1万公顷,实际收获面积277.7万公顷。
全年稻谷总产量825万吨(其中雨季产量655万吨,旱季87.3万吨),平均单产为每公顷2.97吨。
剩余稻谷390万吨,相当于250万吨大米。
木薯种植面积20.6万公顷,产量378万吨。
橡胶种植面积18万公顷,可收获面积4万公顷,产量4.2万吨。
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
柬出口产品的90%是成衣和鞋,其余为少量农产品。
2010年,柬大米出口4.5万吨,橡胶出口3万吨,另有腰果、芝麻、绿豆、棕榈油、烟草等少量出口。
二、中柬农业合作的亮点
中国与柬埔寨的气候条件差异,使双方优势农产品有很大差别。
中国的苹果、梨、柑橘、猕猴桃等北温带水果是柬埔寨缺少的,而柬埔寨许多热带产品,如天然橡胶、棕榈油等则是中国需要的。
专家指出,中国与柬埔寨有生态多样、特色农业等共同特性,彼此又具备“取长补短”的基础,农业合作大有可为。
目前中国与柬埔寨在农业领域的合作远不止农产品的“买进卖出”,已经扩展到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合作方式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交流、小型境外示范项目、农产品贸易促进等。
随着自贸区发展不断驶入快车道,中国与柬埔寨之间农业合作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在超级稻推广、技术传播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亮点频现。
农业企业“走出去”态势明显。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的统计显示,自贸区建成以来,广西共有20多家企事业单位赴境外开展农业资源开发合作。
例如,湖北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东盟种子市场开发,常年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到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家交流品种试种、示范、推广与售后服务。
不断探索农业风险应对机制建设。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目前,双方积极探索在病虫害防控领域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同时双方多次互访交流,就保障病虫信息交流渠道畅通达成共识。
三、中柬农业合作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云南国际公司、中国农垦集团、中国海外经济合作公司、广西北海外经公司等中国企业在柬努力探索在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目前,除云南公司在试种我优质杂交稻及其它经济作物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外,其他农业合作项目均无实质性进展。
中柬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两国间的农业合作。
2000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柬时,双方签署《中柬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访柬时,农业被确定为两国重点合作的三大领域之一;2010年3月回良玉副总理访柬时,两国签署加强中柬农业合作的协议。
柬首相洪森及柬政府各级官员都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柬农业领域。
(一)中柬农业合作现状
近年来,我企业与柬在农业领域合作的尝试很多,但是成功案例较少。
中国海外经济合作公司、中国农垦集团、广西北海外经公司等企业曾先后在柬投入一定资金,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包括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家畜养殖等;湖南企业也在柬试种了我优质杂交稻;还有一些企业来柬探讨种植木薯、橡胶、麻枫树、蓖麻、甘蔗、棉花、哈密瓜及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的可能性,但都处于探索阶段。
据柬农林渔业部统计,目前我在柬从事农业开发的企业有20余家,主要是通过并购当地公司或租赁政府经济特许土地进行橡胶、木薯、经济林木和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加工。
我国自2002年起向柬提供了与WTO成员同样的MFN待遇,并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给予其特殊优惠关税待遇。
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政府将给予柬埔寨297种商品(主要是农、林、牧、渔产品)进口零关税的优惠待遇。
我南方省区应利用气候与柬相似、未来交通便利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在橡胶、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水稻和蔬菜栽培、热带水果加工等领域进行合作,或投资生产、组装、并在当地销售经济适用的小型农机具和运输工具、小型柴油发电机和小型水泵等。
由于农业开发前期投入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由单个企
业进行投资合作势单力薄,可考虑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企业联合集团,集中技术、财力、人力等资源,长期从事柬农业开发合作。
在具体方式上,与柬方合作宜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生产和收购,以减少前期投入和降低投资风险,避免卷入土地纠纷。
(二)我企业在柬开展农业合作的问题
1、土地纠纷时有发生。
由于战后遗留土地分配和产权问题,柬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产权管理上时常出现分歧,目前仍有较多土地纠纷。
我部分企业在立项前对开发用地的产权归属掌握不清,造成企业实施项目时障碍重重,部分项目甚至搁浅。
2、基础设施落后。
柬气候旱雨季分明。
由于水利灌溉设施落后,雨季时因雨量过大而淹没农田,旱季时因远离水源而大片荒芜。
据柬水资源与气象部统计,目前的水利灌溉系统仅能为48%的农民提供充足的农用水。
此外,电力成本过高也对我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造成较大困难。
3、融资成本较高。
因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企业融资困难,后续资金投入跟不上,影响项目运作。
柬国内农业贷款成本高,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的年利率多在20%甚至30%以上。
4、贸易便利化程度低:柬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公路、铁路、港口、仓储能力较差,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公路国道仅相当于我国三级路的水平,乡村公路多为土路,雨季路面泥泞,车辆运输困难。
四、加快发展中柬农业合作的对策
中柬系友好近邻,两国农业合作互补性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我企业来柬在农业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一)推动在柬设立农业示范中心和生产基地。
积极鼓励我有条件的农业企业来柬设立农业示范中心和生产基地,利用我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和先进农用机械设备,带动当地农民在水稻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上采用新技术,转变种植方式,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推动中柬农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柬农产品加工领域。
鉴于柬实际情况,我企业可在柬投资种植木薯、橡胶以及其它经济作物。
积极推动我有实力的企业来柬投
资建设粮库、碾米厂以及其它农产品加工厂,这将是近期最能体现两国农业合作互利共赢的最佳领域。
(三)帮助柬政府提高农产品检验检疫水平。
柬缺乏必要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和设备,我可考虑帮助其建设农产品实验室、提供相关设备、开展检验检疫方面的人力资源培训。
参考文献
[1]克瑞德. 中柬农业合作现状及展望. 世家农业,2008.5(总349).
[2] 中柬农业合作现状及相关建议. 驻柬埔寨使馆经商处,2011年5月.
[3]何明智、黄祖江东南亚知识概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4]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亮点农博网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