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培训课件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可疑,应当尽早到附近医院检查。如果发 现麻疹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向当地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报告,配合卫生防疫人员控制 病情扩散和流行。如果家中有患儿,应该 隔离到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的患儿隔离到 出疹后10天)不要外出,以免将病毒传播 给他人。
• 多数病人在出疹后1~2d内即完全消失
• 口腔粘膜及粘膜下炎症引起的局部充 血、渗出、细胞浸润、坏死及角化。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4
• 皮疹
– 前麻驱期疹2-的4 天临开始床出(现。2)
– 出疹顺序:首先在耳后发际出现,渐及 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手
掌足底,自上而下地逐渐散布全身, 2~5d达高峰。
• 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 • 流行特征:多在冬、春季节发病,l~5岁儿
童多见,男女发病率均等。 • 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内婴儿不发病。广
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0
流行病学
• 流行特征:母亲孕期原发感染可导致胎儿 宫内感,其发病率和致畸率与感染时的胎 龄密切相关,以孕早期为最高;先天性风 疹患儿在生后数月内仍有病毒排出,具有 传染性。
• 但如易感孕妇接触风疹后不愿或不能作治疗性流 产,则应立即肌注免疫血清球蛋白20~30ml。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 疼痛为特征。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 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 和胰腺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5
流行病学
• 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患者腮腺肿 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能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 有脑膜炎的可以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
• 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
• 流行情况:世界性疾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 春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 人也可发病。感染后免疫力较持久。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 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 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传染源为病人和隐 性感染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 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特 别是中小学生、儿童和体弱多病者。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7
预防
• 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并不太困难。麻疹病毒畏惧阳 光和空气,病人的用具、衣物等在室外阳光下或 流动的空气中保持30分钟以上即可使其失去活力, 切断传播可能。用紫外线或一般消毒剂如84消毒 液也能有效地杀灭麻疹病毒。
• 易感人群的保护主要是增强免疫力。孩子8个月时 就应该按照计划免疫的要求给孩子接种麻疹疫苗, 18月龄~2周岁加强免疫,最好接种麻腮风疫苗, 免疫持久性15~20年或终身免疫。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3
• 潜麻伏疹期 1的0-1临2 天床(1)
• 前驱期 2- 4 天
–高热
–咳嗽,鼻炎,结膜炎
–柯氏斑(Koplik氏斑,口腔粘膜斑)
• 初起时在第一臼齿对面的两侧颊粘膜 上,该处粘膜充血,有0.1~1.0mm大 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 所引起的红晕,形态小,数目少,在 日光或日光灯下才容易查见,以后迅 速增多,有时彼此融合,使斑点增大, 弥散整个颊粘膜似鹅口疮。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2
风疹的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3
预防
• 隔离期为出疹后5日
• 采用风疹、麻腮风疫苗预防,效果肯定。注射疫 苗后,98%易感者可获终身免疫。一般用于15个 月至青春发育期之间的女性,未孕妇女证实抗体 阴性而且能在接种后3个月内不怀孕者亦可使用。 即使妊娠妇女不慎应用。亦很少发生先天性风疹 综合征。
2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 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的特点是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容易感染, 发病多以小儿为主,近年来大年龄组儿童发 病有增多趋势。孕妇患麻疹后可引起早产及 自发性流产并可增加胎儿的危险性。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颊粘膜出现 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 主要特征。常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脑炎 等,人类是麻疹病毒的储存宿主,麻疹病毒 只能自然感染人和一些类人猿。
– 初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散在分布,随 即增多,呈鲜红色,以后融合成暗红色、
不规则或呈小片状斑丘疹,疹间皮肤正 常。
– 皮疹出齐达高峰时,全身毒血症症状加 重,体温升高可至40℃(故麻疹为热疹)。
– 持续 5-6 天。
– 消退次序与出疹次序相同,一般在退热
后2~3d内全部退去,遗留浅褐色斑痕,
再经1~2周开始完全消失。退疹时原皮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8
风疹
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 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 痛,合并症少见。孕妇在孕早期感染风疹 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各种先 天缺陷,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9
流行病学
• 传染源:人类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 病人是传染源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11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 前驱期:较短,大多只有l~3天。有低热和卡他症
状,多数较轻,常因症状轻微或时间短暂而被忽 略。
• 出疹期 :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 持续1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 是多形性,大部分是散在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 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开始在面部,24 小时内遍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部;常是 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方现,一般历时3天,出 诊后脱皮极少。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
5
麻疹的报告
➢ 散发:24小时通过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 暴发: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在 10天内发现2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或以乡镇、 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现5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