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觉醒

民族觉醒


——江泽民
谢谢大家!
认识你自己
To Know Yourself
古 希 腊 德 尔 菲 神 庙 千 古 箴 言
我觉得人类各种知识中 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 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我敢说,德尔菲神庙里 唯一的碑铭上的那句箴 言:“认识你自己”,比 论理学家的一切巨著都 更重要。 ——卢梭
【法国】卢梭1712-1778
• 3、农业文明的局限性——守旧性太重
• 恋旧、怀古,崇尚经验,沉湎于昔日的历 史荣光,喜欢靠回忆过日子,古今中西皆然, 称为人之常情或人类的惰性均可。 • 只是以小农文明为主体的民族尤为突出。 • 农业要求定居,畜牧业和商业则要求游动, 定居者往往喜静而趋于保守,游动者多好动 而容易变革。 • 战前的中国在整体上属于农业大国,其守 旧风气颇浓,后人尽可为之惋惜,却不必为 之大惊小怪,甚至随意菲薄和挖苦前人。

“人类文化大别不外游牧、农耕、商业三 类型。商业、游牧型起于内不足、需向外寻 求,文化特性常为侵略的。农耕型可自给, 无事外求,文化特性常为和平的。” • “中国为举世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 绵延五千年之久,若能配合新科技之装备, 而依然保有深度之安全感,则于世界人类文 化和平必有大贡献。” ——钱穆(史学家、国学大师)《中 国文化史导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民族觉醒的过程曲折和漫长的原因
• 1、思维障碍
•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所遇到的“夷”,其社会 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都明显低于中国,“华 夷之辨” 和“用夏变夷”等观念便以公式化 的刻板效应长存于国人脑际,居高临下的朝 贡体系和宗藩制度取代了平等互利的互相交 往。 • 当以英国侵略者为代表的西方不速之客用 大炮和商品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时,欲期“师 夷长技”的国人首先遇到的便是思维障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张淑芳
加拿大睿智感言 盛森 编译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智者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傻瓜不从任何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君主专制制 度的终结
讨论:民族觉醒的过程曲折和漫长的原因?
民族觉醒与艰难探索
4、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
• 处于某个文明类型的核心位置的个体一旦 转入另一个文明类型的边缘位置,其转入过程本 身势必比原来就只是某个文明的边缘位置的个 体的转变要难得多,其阻力也大得多. • 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依托,以家庭为 本位,以宗法关系和纲常伦理为纽带的东亚小农 文明圈里,中国无疑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 • 一旦被强行拉入以机械化和专业化的工业经 济为依托,以个体为本位,以市场和自由平等思 想为纽带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边缘地带,其转 变过程就比日本要难堪得多。

民族觉醒的含义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 既是指近代中华民族逐渐摆脱自身 沉湎于小农文明的沾沾自喜状态,重新 认识世界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 • 又是指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自主、 富强、进步而进行的观念更新的过程。

——戴逸主编《民族觉醒的历程》
重新认识世界和自己
• 在前一个过程中,问题的关键是能否 弄清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在世界或全球 中的确切地位, • 能否弄清中国的小农文明和外来的资 本主义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差距, • 以及采取什么办法尽快缩短二者之间 的差距,尽快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源自• “器物”变革(洋务运动)
• “制度”变革(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 “文化”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 • 但是器物的变革、制度的变革,都离不开 观念的变化,都要求观念的变化开山导航。 • 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过程实际也是近代中 华民族不断更新观念的过程。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 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 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 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 理的一派人物。”
• 2、感情障碍
• 只因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是以和风细雨的 平等交往方式进行,而是充满了西方殖民主义 者的自私与残暴。 • 欲期“师夷”,欲期虚心向强盗学习,国 人除了存在思维障碍外,还会遇到相应的感情 障碍,以强盗为师原本就是一件异常痛苦和难 堪的事情。 • 思维与感情的双重障碍就决定了民族觉醒 的异常艰难。
观念更新 开山导航
•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族觉醒的状态和程度 是不一样的. • 从某种意义上一部充满血泪与希望的中国近 代史就是处于近代社会的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历史。 • 衡量各个历史时期民族觉醒的水平如何, “师”什么和怎样“师”,就成了无可替代的 重要参照系数。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 丹尼 尔逊复信中所说: “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 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 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 出版社1974年版,第149页)
• 民族觉醒的含义 • 民族觉醒过程曲折和漫长的原因 • 民族觉醒的过程: 1、鸦片战争 ——地主阶级改革派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改革派 3、洋 务 运 动 ——洋务派 4、戊 戌 变 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 5、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的革命派
民族觉醒的含义
“觉醒”一词,系相对于“酣睡”、 “酣梦”而言。 • “觉”与“醒”在“觉醒”一词中本 属同义的重叠。 • “醒”即指梦觉、醒悟。“觉”义与 “醒”相近,既有省悟、知觉等意,也有 睡醒、醒悟之意。

尽管其中阻力重重,举步迟缓,但他们毕竟 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 • 中华民族不断觉醒的过程表明, • 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生机的民 族,阵阵逼迫的民族危机驱使先进的中国人, 临危思变,寻找挽救国家与民族危亡的出路. • 正如
“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帝国主义 与封建主义相结合对中国人民形成的双 重压迫,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华 民族的危机,同时也唤起了全民族的觉 醒,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反抗。 • 正是人民群众的这种觉醒和反抗,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这是不以压迫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历 史辩证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