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
二、加西亚·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拉丁美洲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在1967 年出版后,立即轰动拉美文坛,被誉为“拉 丁美洲的《堂吉诃德》”,“在拉丁美洲引起 了一场文学地震”。是“继塞万提斯的《堂" 吉诃德》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聂鲁 达语)。它标志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 鼎盛时期。
(2)艺术特征
首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
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其次,使用现实、象征、暗示、夸张、荒诞
手法,采用时空错置、交叉独白的结构。
(3)代表作家
委内瑞拉的乌斯拉尔· 彼特里、危地马拉 的米格尔· 安赫尔· 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阿莱 霍· 卡彭铁尔、墨西哥的胡安· 鲁尔福、哥伦比 亚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
早在1928年,乌斯拉尔· 彼特里发表的著名的
短篇小说《雨》,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 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从而开创了魔幻现实 主义的先河。
卡彭铁尔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大贡献是提
出了“神奇现实”这一著名理论。他在《这 个世界的王国》的序言中全面阐明了“神奇 现实”的理论含义。
(4)定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 文学流派,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50年代, 6、70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它根植于民族文 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欧美现化主义的表现手 法。“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在现实生活的 叙述与描写中,引入大量超自然的因素,奇迹、幻 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经常出现于情节中,时序关 系被打乱,场面常带有象征色彩,带有鲜明的民族 和地域色彩。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 斯(1928- )的《百年孤独》,墨西哥的鲁尔弗(1918)的《佩德罗· 帕拉莫》,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 (1899-1974)的《玉米人》、《总统先生》,• 巴的 古 卡彭铁尔(1904-1980)的《这个世界的王国》等。
由于多年的文学成就,他先后获得哥伦比亚
文学奖、委内瑞拉“罗慕洛· 加列戈斯”国际 文学奖、意大利基安· 贾诺文学奖、法国最佳 口述小说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 为“继西班牙黄金时代的天才们之后,继巴 勃罗· 聂鲁达之后最伟大的天才”。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诺
2.《百年孤独》
(1)梗概 (2)孤独主题 孤独是一种群体意识,也是一种生存状态;
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思索和冷峻的民族反 省。愚昧落后的传统观念造成的民族劣根性 导致了孤独 。
加西亚· 马尔克斯在接受中国学者陈众议 的采访时断言,他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相同 的主题——孤独。在同朋友门多萨的对话中, 加西亚· 马尔克斯指出,孤独是一种“人人都 会遇到的问题”,而他自己则正是“专门表 达这种情感”的作家。 在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笔下,孤独是一个 内涵极为复杂的慨念。
第八章:魔幻现实主义
一、概述
1、产生背景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
的文学流派,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 50年代,6、70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
(1)产生背景
首先,它产生于拉美的神奇现实 其次,受拉美文化传统的影响, 第三,受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影响:
,
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主席拉尔斯· 吉伦斯坦将诺 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加西亚· 马尔克斯。
1.生平与创作
加西亚· 马尔克斯于1928年3月6日诞生于哥伦
比亚的阿拉塔卡镇,这是加勒比海岸的一个 小镇,后来在他的小说中逐渐变形,成了 《百年孤独》的背景。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巧妙结合,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 (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 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55)、《一件事先 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 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 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 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 历险记》(198部作品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 神话、传说的运用充满象征意蕴; 故事细节里充满象征:健忘症
3.艺术特色
<1>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法 马孔多命运的循环往复 人物名字的重复 叙事时间的轮回重复
这种循环不已的艺术架构,一方面象征性的
反映了拉美社会长期停滞的历史现实,一方 面也是对人类多舛命运的一种揭示。
<2>魔幻性特征
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 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
书中难以置信的奇迹俯仰皆是:在母腹中就会哭的 婴儿、不胫而走的摇篮、转瞬就繁衍的动物、乘坐 地毯飞行、死去的人因不堪寂寞重返人间、神父喝 了一杯咖啡就立即离地12厘米、宜昌与持续下了4 年11个月零2天,等等。作品中的现实对然改变了 原来的形式,生活的非同寻常的性质却被突出了、 强化了,魔幻的现实是一种更内在的更本质的现实。
其次,作为现实语境的拉丁美洲社会历史 从更为广阔的角度、以更加沉重的态度展现 了孤独的社会学含义。
在《百年孤独》中,个人的命运和孤独体 验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而这部家族史同时 也代表了一部民族史。这个民族的孤独主要 就体现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突再现 了拉丁美洲人民无所适从的精神境况:这里 的人民在自己的家园里却成了陌生人。
第一,《百年孤独》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
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孤独情 感,他们分别从个体存在的角度阐述了孤独 的心理学内涵。
第一代人霍· 布恩蒂亚天才的孤独 阿·
第六代人奥雷连诺· 布恩蒂亚命运的孤独 奥雷连诺上校
权力的孤独 阿玛兰塔恨的孤独 雷贝卡爱的孤独 俏姑娘雷梅黛丝完美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