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教师备课手册三年级科学学科
学校
姓名
2013年9月1 日起2013 年第2本承德市双桥区教育局
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学习本学科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方法,学习成绩以及知识基础,以及能力发展水平,差生情况等)。

三年级,本班共30名学生,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

班级人数不多,班级容量不大。

另外科学学科是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教师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喜欢科学,爱上科学课,这样学生上课就会有较好的听课习惯,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及时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

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们的刻苦学习,学生们会把知识掌握的全面些扎实些,期末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分析(包括编排体系、特点,各部分教材之间的联系,重点难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要求等内容)。

三年级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与宇宙”中的相关内容,涉及常见的动植物、生理与健康、土壤、水、空气等内容。

本册教材共设计了“动物和植物”、“土壤”、“水”、“空气”、“食物与健康”5个单元,17个课题。

各单元以不同内容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的基本性质,体验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和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的方法,认识
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学生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想办法验证假设的能力;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真爱生命、关心环境的情感态度。

三、本学期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1、能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感知事物性质与功能;能根据事物的性质与功能对事物进行分类;能用图形辅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感知结果;能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对现象进行猜想或假设。

2、对科学课产生兴趣;体验到合作的好处;能够大胆的交流;在学习活动中能尊重事实。

3、知道人体基本组成和所需营养、常见动植物的名称、土壤的基本组成和我国水源的分布概况;能理解土壤、水和空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4、认识到爱护其他生物、保护水资源、土壤及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能提出简单的改善环境的方法;能描述生产某种物品的基本过程。

四、完成教学任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包括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落实活动课程,转化差生,培养尖子生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培养好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突出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3、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学识上不断充实,在理论上逐步提高,在经验上不断总结。

4、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课,仔细批改学生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5、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千方百计在不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6、把教学和教研紧密结合,以教研带动科研,以科研促使学生成绩提高,人人有教学研究专题和研究成果。

7、为了在本学期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及教材,教法的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科学辅导,并吸取最新的科学新思路,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积极参加集体听课,备课活动,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

8、善于根据所带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使自己成
为受学生欢迎,使领导放心,让家长满意的好教师。

五、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计划
本学期第节
月日星期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 2 周-第 4 周共需 6 课时年月日至年月日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 3 节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 4 节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 5 节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6周-第8 周共需5课时年月日至年月日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9 节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10节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9 周-第11 周共需7 课时年月日至年月日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第12 周-第14周共需6课时年月日至年月日
课时计划
月日星期本学期第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