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2018

2
楼梯、平台、疏散通道
人流高峰期在发生火灾爆炸、 异常恐慌事件时人员拥挤、 跌到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l.65m, 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 高度不应大于0.l6m;
(2).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3).医疗用房应设疏散指示图标; 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应设事故照明;
其它伤害
(拥挤踩踏)
(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管理措施, 每层均应配置安保人员进行引导控制。
(2).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广播、 疏散指示标志有效可靠,应急广播全覆盖。
(3).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 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 m, 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 m, 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6).站内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应急设备及工具, 且完好有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4.3.4条《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第4.6.4条
7
液氧管道
液氧储罐各供应管道前减压阀失灵无法有效调节管网压力而超压, 可能造成爆炸。
其他爆炸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各供应支路应设置防回流措施, 输送和供应的管路上, 两个阀门间可能积存液氧的管道必须设置安全阀。
(2).医用氧气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
(3).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均佩戴好低温防护劳保用品, 严禁使用空带油污的工具。
(4).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制度和站点安全管理措施。
(5).液氧气源站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 耐火等》 GB 50751-2012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GB 50751-2012第4.6.4条第4.2.16条
8
医用氧仓、重症室等治疗室
舱内电气设备短路、高温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
(1).高压舱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 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 纯氧舱应采用舱外照明。
(2).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保护装置(剩余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等) 。
(5).建立患者心理安全维护责任制, 职责、 分工、要求明确。患者的责任医师和责任护士是患者心理安全责任人, 应熟悉并履行职责。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7.3、3.8.1、3.8.2,3.8.4条
5
中庭、回廊
临 空高度超过2m及以上的空间可能导致人员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 m并侧面临空时, 应有防护设施。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1.5条, 4.0.4条,4.0.6条
4
放射科、核医疗科
放射性物 质 管 理不
当、 防护措施不当等
导致工作人员、 病人
等收到放射性伤害
其他伤害
(放射性伤
害)
(1).对诊断室、 治疗室的墙身, 楼地面、 门窗、 防护屏障、 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 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 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2).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贮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弃物的设施,污染区人员出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
(3).高、 中活性实验室应设通风柜, 通风柜的位置应有利于组织实验室的气流不受扩散污染。 通风柜排气口应高出5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高度3~4m, 并应设过滤装置;
(4).贮源、分装、标记、高、中活性实验室、洗涤室、注射室、γ照相机室和治疗病房的防护,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实验室的地面、墙面、顶棚和实验台的台面、通风柜的内衬。均应采用易清洁、不吸附、无缝隙的材料。γ 照相机室应设专用侯诊处; 其面积应使侯诊者相互间保持1m的距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6.1条
6
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
(1)液氧罐在充装过程或使用、 维修检查中, 操作不当或设施缺陷等, 出现超压或充装过大, 可能导致泄漏爆炸,或造成人员冻伤。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冻伤)
(1).液氧供应源应设有止回阀、 减压阀、 安全阀和防爆膜、 放空阀、液位计、 压力表及压力监控报警系统, 且完好安全可靠, 并定期检查。
医院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事件后果严重性
D风险等级判定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
门诊、急诊、住院部出入口处
就诊高峰期在大范围停电、 其他异常人为因素影响下在扶梯、楼梯口等人员异常拥挤情况下,或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而导致群死群伤。
(4).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供电, 有条件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等应急自备电源, 并定期检查和巡检自动启动和切换条件, 并确保可靠。
(5).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每个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1.2条、 3.1.3条、4.0.5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5.5.19条
(2)液氧储罐区泄漏遇可燃物和火源可能导致猛烈燃烧。
火灾
(1).确保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沥青路面。
(2).液氧储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m3, 总容积不宜大于20m3,
(3).液氧储罐与医疗公共建筑、 生命支持区域保持防火间距15m。
(4).配有严禁烟火等安全警示标志。
(5).液氧站内及周围10m范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质。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 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第3.1.5条, 4.0.4条,4.0.6条
3
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区域
该区域内可燃物内较多,吸烟、电器设备、电暖气、 空气净化器等人不安全行为、 使用不到可能引燃或高温自燃导致火灾。
火灾
(1).在医院内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 禁止明火的安全标识, 制定管控措施。
(2).禁止使用违章电器, 医疗电气设备周围禁止有可燃物。
(3).手术室、 放射科室等设置通风设备, 并保证机器设备有效散热。
(4).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 配备必要消防设施,如灭火器、 便携式呼吸机。
(5).病房楼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楼梯间; 高层病房楼应为防烟楼梯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