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1.工程概况 (2)1.2.编制依据 (3)第二章施工部署 (4)第三章施工准备及现场平面布置 (11)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14)4.1降水工程设计 (14)4.2.土方开挖工程 (23)4.3.浅圆仓地下通廊简易土钉墙支护 (27)4.4.提升塔基坑支护 (32)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41)5.1质量目标 (41)5.2组织保证 (41)5.3 技术资料管理 (42)5.4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43)5.5. 工序控制措施 (47)第六章工程环保措施 (48)6.1环保目标 (48)6.2环保组织管理 (49)6.3工作制度 (49)6.4管理措施 (49)第七章安全、消防管理及文明施工 (50)7.1安全管理 (50)7.2消防管理 (52)7.3文明施工管理 (54)第八章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 (55)8.1应急预案 (55)8.2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56)第九章保护措施 (60)第十章附图 (61)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1.1工程关系工程名称:中央储备粮唐山直属库油脂油料仓储物流项目浅圆仓及其附属工程2标段工程地址:唐山市海港开发区7号路与9号路之间设计单位:国贸工程设计院监理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1.2基本概况本工程2标段由18个浅圆仓和1#、2#、3#提升塔组成,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结构,浅圆仓和提升塔地基基础为CFG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浅圆仓呈圆锥体形状,屋盖为钢筋砼椎壳顶盖,浅圆仓直径30m,檐高21m,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仓壁为条形基础,壁厚300mm,仓内地下通廊基础板厚400mm,局部650mm.浅圆仓壁基础桩标高-2.2m,仓内标高-1m,地下通廊标高-4m.提升塔桩基础标高-8.7m. 属深基础开挖,需要进行基坑支护处理。
1.1.3基坑围护体系的特点⑴护坡工程:设计及建造、维护完整的基槽支护体系,其设计方案必须满足基坑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
⑵提升塔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隔水处理,以消除深基坑部位降水对相邻已有建筑物的影响。
因提升塔和浅圆仓地下通廊基槽埋深较深,且地下水在基槽槽底以上,为保证基槽开挖后边坡的安全与稳定,需采取边坡支护及降水措施;地层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详见堪察报告。
本工程围护设计方案应遵循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可行、快速高效。
我们在保证边坡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选择经济可靠的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招标要求等,本工程有如下特点:⑴本工程场地辽阔,主要工程包括降水、剔桩头、土方挖运工程,任务重,工期紧,各工法之间必须密切配合方能保证顺利施工。
⑵基坑施工完毕后,主体结构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施工至地面,基坑使用周期较长,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1.1.4工程管理的特点分析⑴本工程质量要求高,我司将具体制定质量目标、计划及措施,以确保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⑵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施工过程应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组织流水搭接施工,以确保本工程顺利竣工。
1.1.5 施工现场的特点分析⑴施工道路合理安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将土方设堆放在现场北侧,满足土方施工阶段交通流量的要求。
对于基坑施工高峰期的大量土方出场、材料运输、机械进出场、混凝土运输车等做好妥善安排,合理制定进出场路线,避免造成出入口堵塞。
⑵文明施工措施本工程施工时应注意施工现场的位置,以及邻近现有物业之间的距离。
在安排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尽量考虑对该等物业地产或附近物业或附近道路和其它通至现场的公共道路引起最少的损害、噪音或任何其它的干扰或不便。
1.2.编制依据1.2.1 原始资料1.2.2 主要规程规范1.2.3 其他⑴在认真、全面地阅读本工程有关图纸及资料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贯彻设计意图及甲方的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经验,编写本工程施工方案。
⑵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及工期、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配合措施。
第二章施工部署2.1.总体计划本工程工序随土方开挖进行,各工序采取流水作业,平衡搭接施工,尽量减少各工序的工作时间,创造最优工程。
施工过程中,经常作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动态比较,以便及时对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该工程总工期为52天。
工程施工进度阶段控制目标总体目标: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地基土为砂性土,边坡稳定性差,采取有效的边坡措施。
施工时先降水后开挖,基坑使用期间应保证地下水位在基坑面500mm 以下,并监测场地周围地面和建筑物变化。
沉降观测应按相应的规范标准执行,沉降观测应采用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本工程土方开挖时需要采取隔水处理及护坡措施,因本工程护坡施工作业面狭窄,具体施工时按计划开挖顺序安排施工次序,以利于施工工序调节及施工组织。
各个施工区域之间施工又有先后,因此施工时工序间应合理搭接、平衡协调及动态的计划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本工程施工期间以工程进度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为控制前提,一切施工协调管理即人、材、物应首先满足以上先决条件,以确保施工总进度计划达到要求。
2.2.工期保证总措施为保证优质、快速、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特制定以下措施确保工期:2.3.劳动力安排本工程将选用我司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劳务施工队伍参与本工程的施工,确保劳动力的素质及按期组织到位。
施工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企业将选择长期合作的并从队伍管理到工人素质具有较高水平的,并且具有资质保证,履约能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工程的施工,保证分包队伍素质,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按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使专业班组从事性质相同的工作,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本工程将根据工程各阶段施工配置劳动力,并根据施工生产情况及时调配相应专业劳动力,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
劳动力投入计划2.4.主要机械设备计划2.5方案难点分析本工程围护设计方案应遵循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可行、快速高效,从而确保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尚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测。
我们在保证边坡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选择经济可靠的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以及要求等,本工程有如下特点:第三章施工准备及现场平面布置3.1.施工准备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
保护方法:首先以控制桩为中心砌长宽均为的砖墩,砖墩周围砌砖,中间填充砂浆,砖墩外侧也用砂3.2.施工总平面图布置3.2.1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本工程的施工现场布置是针对实际现场施工要求进行相应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场地布置的具体原则是:⑴划分施工区域和材料堆放场地,保证材料运输道路环通通畅,施工方便。
⑵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减少对专业工种和其他工程方面施工的干扰。
3.2.2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4.1降水工程设计4.1.1 基槽降水设计目的及原则⑴确保挖至槽底时基槽干燥无水。
⑵遵循维护地下水资源平衡的原则,确保不发生大量地下水流失。
本工程降水方案采用围降的方法。
基坑南侧有一已建物,为维持地下水位的平衡,保证其安全,在已建物和基坑之间设置回灌井,并确保水位在基坑以下。
⑶遵循经济节约施工可行的原则,设计方案尽量降低造价;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本单位的能力,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及合理性;遵循科学施工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优良。
4.1.2 降水方案分析本工程为仓体基础及塔楼基础的地坑降水,地坑的标高为-8.90米,根据地质勘查单位提供的资料,本区域地下水位为-1.5米,直接影响了地基的开挖和上部结构的施工,必须在基坑四周进行封闭式降水措施。
确保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地面500mm以下,开挖槽底时基槽干燥无水。
并监测场地边坡周围地面和建筑物变化。
结合地勘报告并根据施工规范、结构设计要求,采用封闭式井点围降的降水方案。
4.1.3管井围降计算原理根据地堪报告,本场地属土砂性土,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5-2.0米左右,地下水位部分土层为细砂,查地看报告渗透系数(m/d),根据地勘报告取7.5*10-4cm/s,换算后为0.648m/d 。
本工程根据施工规范、结构设计要求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第一降水区域:浅圆仓部分公式一:00lg )lg()2(366.1r r R s s H kQ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k ——渗透系数(m/d),根据地勘报告取7.5*10-4cm/s ,换算后为0.648m/d S ——水位降深(m),3.5m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3.5*(0.648*8)1/2=15.9m r 0——基坑半径(m),r 0 0.29*(200+60)=75.4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12000m 2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8 m 计算得:00lg )lg()2(366.1r r R ss H kQ -+-= Q=1.366*0.648(2*8-3.5)*3.5/【Lg (15.9+75.4)- Lg 75.4】 Q=37.8/0.083=455.4(m 3/d)公式二:24''⨯∂=ldq式中:'q ——单井出水量(m 3/d) '∂——系数,经查表得80 l ——过滤器浸没段长度(m),0.2 d ——过滤器外径(mm),400 计算得:'q =24m 3/d公式三:'1.1q Q n =计算得:n ≈20.8 n 取21公式四: T y Z ir c h L +++++=0 式中:L ——井深(m)h ——基坑深度(m),3c ——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0.5 i ——水力坡度宜为1/20,取0.05 Z ——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1.5 T ——沉砂管长度(m),0.5计算得:L=3+0.5+0.05*75.4+0.5+1.5+0.5 L ≈9.77m ,取10m管间距:(200+60)*2-32=488/21=23.2m井参数为:井深 10.0m ,井径400mm ,井间距23.2m 。
第二降水区域:提升塔部分 公式一:00lg )lg()2(366.1r r R ss H kQ -+-=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k ——渗透系数(m/d),根据地勘报告取7.5*10-4cm/s ,换算后为0.648m/d S ——水位降深(m),9mR ——引用影响半径(m),R=kH s 2=2*9*(0.648*14)1/2=54.2m r 0——基坑半径(m),r 0 0.29*(200+30)=66.7m F ——基坑面积(m 2),本工程暂取6000m 2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14 m 计算得:00lg )lg()2(366.1r r R s s H kQ -+-=Q=1.366*0.648(2*14-9)*9/【Lg (54.2+66.7)- Lg 66.7】 Q=151.4/0.26=582.3(m 3/d)公式二:24''⨯∂=ldq式中:'q ——单井出水量(m 3/d) '∂——系数,经查表得80 l ——过滤器浸水段长度(m),0.2 d ——过滤器外径(mm),400 计算得:'q =24m 3/d公式三:'1.1q Qn =计算得:n ≈26.7 n 取27公式四: T y Z ir c h L +++++=0 式中:L ——井深(m)h ——基坑深度(m),8.5c ——降水水面距基坑底的深度(m),0.5 i ——水力坡度,取0.05Z ——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0.5 y ——过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1.5 T ——沉砂管长度(m),0.5计算得:L=8.5+0.5+0.05*75.4+0.5+1.5+0.5 L ≈14.77m ,取15m管间距:(200+30)*2-32=428/27=15.8m井参数为:井深 15.0m ,井径400mm ,井间距15.8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