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专项方案方案
云山秀水项目
基
坑
边
坡
支
护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遵义县南白
开发单位:遵义泰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贵州筑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化工部地质勘察院。
监理单位:深圳市广厦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贵州省冶金建设公司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83219.84m2,占地面积5184.31 m2。
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2.本工程1#楼相对标高±0.00,相对于总图绝对标高935.60米。
2#、3#楼标高随地形而变,最高为2#楼,相对于总图绝对标高941.70米。
总建筑面积83219.84m2,其中:地上面积69436.80 m2,地下室1378
3.04m2。
地下室为两层,层高3.9m。
高层地下2层,地上32层,主体高99.1米,裙楼高23.4米,为一类高层建筑。
耐火等级地上部分:裙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塔楼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面:水泥砂浆地面。
楼面:水泥砂浆地面。
墙身:混合砂浆粉刷。
外墙装饰:高层为墙面漆;
门窗:入户门为钢质防火门;窗为塑钢单框双玻璃窗。
屋面:高层屋面二道防水设防,并设保温层。
二、基坑边坡支护措施
喷射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砂:碎石=1:2:2.5,采用人工拌和。
喷射机输送干料至工作面,在喷头处加水混合,湿喷到坡面上。
喷层厚度6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2㎜,水灰比不宜大于0.45,喷射混凝土中加入3%的速凝剂。
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要保持垂直,距离1~ 1.5 m。
土钉支护的喷射混凝土面层宜插入基坑底部以下,插入深度不小于0.2 m,在基坑顶部设置宽度为1 m的混凝土护顶。
面层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3~7天。
三、深基坑排水措施
鉴于该场区地基周边以素填土为主,开工前应修好边坡上部的各种冲洗用水的下水通道,以免边坡上部的水浸入边坡或流入基坑,基坑内适当位置设置数个集水井,及时把作业面的水导入井内,抽干。
雨天更要及时排除积水,减少基坑的浸泡时间。
1.防渗水技术措施。
及时有效地处理渗水问题是基坑支护的关键所在。
对基坑内的防水采用明排方法进行排水;针对局部土质不均,孔隙率及渗透性具有一定变化的特点,则在开挖过程中,局部地段可开挖边沟和集水井进行排水。
2.雨水或其它地面水量较多时,如上、下水管破裂等,应首先查明水源,进行修复、截断、改道或停用,同时在地面沿壁四周,距坑壁1.0~1.5m处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或其它地面水引流至距离基坑处排水,在坑壁的顶部地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坑边地面渗水。
3.当坑底渗水(或涌水)严重时,应在坑底主离坑壁适当位置排水沟将水引流至水坑中抽排至地面,以保证坑底干燥,同时采用加密垂直木桩并进行两面互撑,以确保边坡稳定。
4.土方挖至设计标高时,为防止地下水和较弱土层上涌,应及时做混凝土垫层,以便将坑底封死。
一、现场基坑变形监测
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施工是一项风险较大的作业,因此必须进行现场基坑变形监控,基坑的环境监测是确保工程安全和及时指导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
监测内容包括坑外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坑外土体沉降监测、附近临设沉降监测。
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变形较大时每天观测2~3次,观测周期根据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不同施工阶段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选择后决定。
观测记录及整理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平面位置、各测点水平位移、沉降实测值、最大位移值、发展方向、发展速率等。
二、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特别是在软土地基地区,施工
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为做到有备无患,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应急措施:
1.较差土质的局部剥离坍塌的处理:若土层因流砂或渗水严重引起的局部坍塌应首先查明产生的原因,消除产生坍塌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可在塌方处上口部,将边坡外积土用挖土机装车外运,减轻上部压力对坑壁的作用。
2.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迅速用特种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卦堵。
3.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的处理:开挖前,应预先设立观测点,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
严格控制坑壁变形在允许的范围内,如变形超过允许范围,应暂停开挖,可采用在相应位置加木桩或钢管桩、堆沙包等技术措施,阻止变形扩大,确保边坡自身稳定和周围建筑物、道路的安全,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封闭,防止雨水渗入。
4.坑底局部管涌、突涌的处理:如因特殊情况基坑出现突涌,应立即用黏土或水泥封压,在最短的时间内制止突涌的发展。
5.在现场准备纺织袋只等应急抢险物资,平时装1000只砂包,当发现位移发展速率过大时,应立即进行土方回填或砂包回填,阻止变形的进一步发展。
再准备Φ100圆木200根,在紧急情况下,在基坑边坡底部打入圆木,阻止基坑边坡滑动与变形。
6.当基坑底面含水量太大时,建议进行人工井点降水,便于土方开挖与减少基坑变形和事故发生。
7.做好应急措施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成立一个监控小组和
一个抢险小组,进行24h监控,并做好作业人员、机具和器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如发生坑壁失稳征兆或位移量过大时,可立即实施增强加固施工。
三、安全生产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生产措施
1.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员是安全生产全方位管理的负责人,各管理组、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安全指导每个工种、每项作业及每个环节。
2.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及安全奖惩制度,确保每个员工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责任及安全目标。
3.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指令、要求、批评及表扬;坚持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签定安全责任书。
4.贯彻三级教育,开工前进行全员安全作业规范教育,施工前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针对各专业组进行岗位安全责任教育。
5.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器材的配备、性能状态、保护装置、电缆的布设、架空及电器的二级漏电保护进行检查。
6.施工安全措施如下,人人必须严格遵守:
①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②非本人操作的机械设备未经许可,不准动用;
③注浆、喷桨、电焊人员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及其它有关防护用具;
④安全用电,未经电工允许,不准乱拉、乱接电力线路;
⑤各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文明施工。
7.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及设备性能,使用前必须设备人员或技术人员进行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临边安全防护措施
为确保基坑开挖时人员及车辆的安全作业,特制定如下临边防护措施:
⒈工地四周设置2米高围墙封闭。
⒉在基坑四周搭设1.5高安全围栏。
⒊在周边设置“当心塌方”、“注意安全”等标志。
⒋在晚间设立红色警示灯。
(3)文明施工
⒈基坑边防护围栏高度 1.5米,立柱,水平栏杆搭设整齐(横平,竖直,立柱间距一致,牢靠),密目安全网挂设工整。
⒉控制噪音:遵守上下班时间,上午7:00至12:00,下午14:00至23:00,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允许”规定时间。
⒊保持道路,排水畅通,在下班前应对场内进行清理一次,保持洁净。
⒋汽车外运土方时,不得超过车箱顶部位置。
⒌车辆外出要冲洗干净,未经冲洗干净的车辆一律不准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