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复习总结

普通心理学复习总结

普通心理学(下)复习纲要第七章学习与行为分析P183本能漂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进行漂移.P187观察学习: 个体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者被惩罚后,才在后来或者做出类似行为.或者抑制该行为.第八章记忆P19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记忆: 过去获得的经验和行为在需要时不必再加以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历程就是记忆. P194记忆类型: 内隐记忆---无意识参与,外显记忆---有意识参与陈述性记忆---涉及事实和事件的回忆,程序性记忆---涉及技能P195记忆过程: 编码---存储---提取P196感觉记忆: 每一种感觉记忆通道都会将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的精确表征保持几秒钟或更短时间.映像记忆: 使得大量看到的信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被存储.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效果更好)回声记忆: 保留我们听到的刺激P199短时记忆: 是对“现在”经验的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

具有明确的意识,而长时记忆则没有明确意识. 声码优先,形码和意码次之. 容量有限,提取迅速. P200组块:是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基于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将它们组成一些更大的模块.P201工作记忆:三成分为语言环路,视觉空间画板,中央执行系统.P203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或者直至终生的记忆,包括你对世界和对自己的全部记忆, 容量几乎无限.编码: 情境关联记忆,编码特异性,情境编码P204序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首位易记,中间易忘)背景区辨性: 近处的铁轨在背景中更为突出,即区辨性最强.P206情节记忆: 单独保存你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P207语义记忆: 是关于词语或概念的意思的记忆,是类属的,范畴的.干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P213 长时记忆结构: 归类和概念,原型,等级和基础水平,图示个体形成的归类或范畴的心理表征被称作概念.原型藐视了一个概念的平均范例.概念等级中存在着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更好滴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思考,这被称为基础水平.图示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P217重构性记忆过程: 趋平---简化故事;精锐化----突出和过分强调某些细节;同化---将细节变得更符合被试自己的背景或知识.P219 个体对信息的记忆能力取决于对编码的注意程度以及编码和提取线索的匹配程度.不同的脑区与不同类型的记忆有关遗忘症病人证明了不同类型的记忆在大脑中是如何获得并表征的脑成像技术使我们更多了了解记忆的编码和提取的脑基础.第九章认识过程P228控制过程: 需要注意,而自动过程一般不需要.P230听众设计: 产生话语时,你必须考虑话语所针对的听众,以及你与你的听众所共有的背景知识.P232斯本内现象:指在一个短语或句子中两个或更多个词首音的互换.它是语言生成者所犯的有限类型的口误中的一种.口误能揭示出许多通向言语计划的过程.P235语境影响: 语境而非字面意思确定了语言的意义.许多语言理解过程包括使用语境来消解歧义.P238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影响颜色判断实验P240视觉表征: 可用来补充命题表征,它通常能够使你思考周围环境的视觉方面心理旋转像物理旋转实验人们能够形成结合了言语和视觉信息的视觉表征. 画世界地图实验.P243问题空间: 一,初始状态: 一开始时的不完全信息或令人不满意的状况;二,目标状态:你希望获得的信息或状态;三,操作:为了从初始状态迈向目标状态.算法: 一个一步接一步的程序,它总能为特定类型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P244 启发法: 一些策略或“经验法则”.P246 功能固着: 指解决问题时,个体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从而干扰了问题的解决.P247 演绎推理: 包括从基于逻辑规则的前提来得出结论.信念偏见效应: 人们倾向于把那些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正确的,而把那些他们不能为之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认为是错误的.P248归纳推理: 包括从基于可能性或概率的证据来推论结论.P251启发法: 许多判断和决策是由启发法——心理上的捷径,能够帮助个体快速找到解决方法——来指导. 人们经常依赖于启发法而不是正规的分析来解决问题.P252可用性启发法: 人类的判断基于最容易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eg :K问题)P253代表性启发法: 通过一个实例是否代表一个范畴来做出判断(eg: 律师喜欢的运动问题) P254锚定启发法: 从一个起始值开始做不充分的调整,或向上,或向下.P255 决策框架: 收益最大而损失最小框架:指对一个选择的一个特定的描述.决策规避: 困难的决策可能导致决策规避. (推迟困难决策,等待更多的信息).第十章智力与治理测验智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智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P260心理测量: 用来测验人们的能力、行为和个性特质的特殊的测验程序。

P261 高尔顿-智力测量理论:一,智力可定量二,个体差异呈钟型曲线,或称正态分布三,可由客观测验测得四,两套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由相关的统计分析来确定.正式测量:信度,效度和标准化信度: 指某一测量工具能够得出一致分数的程度(重测信度,平行信度,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效度: 指测验能够测得的它所要测定的东西的程度(表面、效标、结构效度)标准化: 指在同一条件下对所有人、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测验.P265 智力测验: 第一个,1905年,比奈—西蒙测验重要的两个:斯坦福—比奈测验IQ=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韦克斯勒测验,提出离差智商IQ=100+15(X-M)/SP267 卡特尔智力理论:晶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和流体智力(反之)斯皮尔曼二因素理论: 一般性智力因素(G因素),特殊智力因素(S因素)G因素得自先天遗传,主要表现在一般性生活活动上,从而显示出个人能力的高低;S因素只与少数活动有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出异于别人的能力。

P269 ★斯滕伯格智力三因素论: 成分,经验,情境成分: 指思维和问题解决所依赖的心理过程知识获得成分,操作成分,元认知成分经验: 指人们在两种极端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新异的或常规的问题.情境:反映在日常事物的处理上,对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变的能力P270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8元(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社交,自知)P271 情绪智力(EQ): 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P278创造力: 指就特定环境而言,个体产生新异的和合适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

发散思维:即对于一个问题可以产生许多不寻常的想法的能力。

第十二章动机P325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P326 驱力: 指一种内部的状态,它是对动物的生理需要作出的反应。

诱因: 即外部的刺激和奖赏,它们与生理上的需要并无直接联系。

驱力理论认为动机的作用是消除紧张,逆转理论提出了一对相反的内在动机状态。

P327 本能: 个体生而具有,不学而能的天生行为。

詹姆斯: 人类比动物更多地依赖本能;社会本能(同情、谦虚、社交和爱等)也在起作用。

弗洛伊德: 人类体验到的驱力来于生的本能(包括性欲)和死的本能(包括敌对行为).本尼迪克特:关注文化,与只考虑天生本能的理论相冲突。

P329 饮食: 体内有很多调节启动和停止进食行为的机制。

外周反应:坎农研究:胃里的胃部活动(胃痉挛收缩)是饥饿的唯一基础特定感觉厌食症:饥饱的感觉与进食的食物类型相关中枢反应:外侧下丘脑(LH)——饥饿中枢腹内侧下丘脑(VMH)——饱食中枢P332 焦虑对限制和不限制饮食者的影响:一般人焦虑食欲会降低,而肥胖者则食欲大增,并且在任何情绪激活状态下都会增加食欲。

先后看悲喜剧、滑稽、性感、旅游四部电影——激发悲哀、欢乐、性欲和平淡等情绪,肥胖者在看前三部电影后吃饼干比看第四部电影后多,而正常体重的人吃饼干的数量与电影的性质无关。

饮食障碍:厌食症进食障碍,暴食性进食障碍P337 性行为:人类性反应的根本原因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动物多是为了繁殖。

性反应周期:兴奋期,高原期,高潮期,消退期性行为的进化:雄性的基本问题,尽可能多地与雌性交配以使其后代的数量达到最大——短期策略。

男性策略是勾引,然后遗弃,再寻其他对象。

雌性的基本问题,找到一个优勇的雄性来保证生出最好的后代——长期策略。

女性策略是不仅挑选一个最大,最壮,最聪明,地位高,最令人喜欢的配偶,还要挑选最忠诚,最有责任心的伴侣来帮助她抚养孩子。

P341 同性恋:以同性作为性动机的满足对象.不是精神疾病,由遗传、个人和社会环境决定P342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在从事某项重要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它使个人不断进取以追求新的目标,使人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

反映了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计划和工作重要性方面的个体差异。

动机结构:希望成功,害怕失败P343归因:就是关于结果产生的原因的评价。

韦纳三维度六因素归因理论乐观归因:把成功看作是内部完全稳定的结果,把失败看作是外部因素的结果;悲观归因:把成功看作是外部不稳定的结果,把失败的原因看作是内部产生的。

P34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5层(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第十三章情绪、压力和健康P352 情绪: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人和动物共有,但人的情绪具有社会性,而情感为人类特有。

情绪具有跨文化性,也有跨文化一致性。

四种基本表情:喜怒哀惧P358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引出刺激→生理唤醒↓↓对唤醒和刺激的评价,根据情境线索/背景↓情绪感受P359 耶克斯—道德逊定律: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复杂工作的绩效降低,而简单工作的绩效随着唤醒的提高而提高。

图形:倒U形P362 应激:是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为压力。

急性应激:短暂的唤醒状态,伴随着典型的进攻或者撤退模式慢性应激:一种长期的唤醒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使人感到即便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加在一起,也不再能满足压力事件的要求。

P363 战斗或逃跑:坎农发现,人和动物处于危险时,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使躯体做好防御和挣扎或者逃跑的准备。

双重的应激反应。

P364 一般性症候群:应激源带来的反应三阶段:报警反应,一个短暂的生理唤醒期,使得躯体能够有力行动而做好准备抵抗阶段,一个适度的唤醒状态,机体可忍耐并抵抗长时间的应激源带来的衰弱效应疲惫阶段:应激源持续时间足够长或强度足够大,躯体资源耗尽后的阶段P367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创伤后的应激反应,个体不断地以某种形式重复体验到创伤性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