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古诗二首
答:这两句诗不是在故意贬损李白、杜甫 二人,所谓“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 感受角度来说的,尽管李杜二人的诗篇万 口传诵,但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2、说说你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骚数百年”的理解。
答:①这两句诗赞美了人才的出现,人才 的辈出。②这两句富有哲理,惟有创新精 神,才能独领时代之风骚。
尽
快与妻子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
孤
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促
膝
优秀课件
13
反馈训练二: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写思归 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答: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写出了 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答: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优秀课件
14
反馈训练二: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以会晤 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 转化成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答: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以未来 想象中的欢聚宽慰妻子,反衬今夜愁 苦、孤寂的名句是:
优秀课件
21
巩固练习:用原文诗句填空:
3、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 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江__山__代__有__才__人__出__,__各__领__风__骚__数__百__年__。_
4、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 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 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 江__山__代__有__才__人__出__,__各__领__风__骚__数__百__年__。_
优秀课件
19
3、从赵翼的观点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什么?
答:①我们不能迷信古人,要具有勇于创 新、立志超越前人的精神。
②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4、当代生活中,杰出人物独领风骚的时间
变长了,还是变短了?该怎么认识这一 现象?结合赵翼的《论诗》进行分析。 答:从当代情况看,杰出人物独领风骚的
时间变短了,成就不断被突破,这正
优秀课件
3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优秀课件
4
题解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优秀安课件 ,因此诗题为“寄北”。5
夜雨寄北 这里指妻子
唐·李商隐
寄给住在北 方的妻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优秀课件
11
全诗主题: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 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渴望团聚 的思想感情。
重要表现手法:
①重章复唱。诗中“期”字和“巴山夜 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
折的意境。
②虚实结合。
优秀课件
12
反馈训练一:
1、下列各项中,对《夜雨寄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D】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
答: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优秀课件
15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优秀课件
16
论诗
李白、杜甫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有才华的诗人 统领,领导
优秀课件
原指《诗经》里的 《国风》和《楚辞》 里的《离骚》。后 来泛指文学。
5答、:诗①人内为容什上么:重突复出“诗巴人山思夜念雨妻”子?,漂泊 在外的孤寂、凄凉的感情; ②结构上:构 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增添了 文章缠绵的意境。
优秀课件
9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 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 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表 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①诗人想象再次相逢之时。
②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 歌 答:内表容达,了说作说者你思对念这妻一子成,语渴的望理团解聚。的
思想感情。
优秀课件
10
8、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
答: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 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窗、 巴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又有今宵、 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越了时空的限 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 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 重聚时的乐。
优秀课件
22
3、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一个 答雨:骤“一至涨个,”“水字涨涨有”池什字塘么,的作既景用写象?出,巴又山表秋现夜诗,人大对 妻子思念之情深厚。
优秀课件
8
4、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一个 “秋” 答:字①有“什秋么’作字用点?明了时令。 ②同时“秋” 字还烘托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远方的妻 子,渴望与妻子相逢的孤寂、凄凉的心情。
答:①第一二句写妻子思念远在巴山 的丈夫;第三四句写诗人想象他日 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
②全文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 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
优秀课件
7
阅读全诗,思考:
2、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中连用了 两 答:个①“第期一”句字之,中有两什个么“作期用”?字,一问 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 的愁苦跃然纸上。②构成了音调与章法 的回环往复之妙,增添了文章缠绵的意 境。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优秀课件
1
诵读欣赏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优秀课件
2
李商隐: 字义__山__,号_玉__谿__生_、
又号樊南生,_晚__唐__诗 人。他与_杜__牧__齐名, 并称“小__李__杜___”。
我们学过他的《无
题》中的千古名句是: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什么时候 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全诗翻译】你问我何时能回家,我很难 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在这深秋之夜的巴 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 我们能够相逢,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优秀课件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全诗后,思考:
1、诗的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 了什么内容?全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来写?
表明时代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优秀课件
20
巩固练习:用原文诗句填空:
1、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 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诗是: _江__山__代__有__才__人__出__,__各__领__风__骚__数__百__年_ 。
2、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 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 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 句诗是: _江__山__代__有__才__人__出__,__各__领__风__骚__数__百__年_ 。
17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全诗翻译】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 篇,万人传诵,经久不衰,可现在读来, 已经觉得不新鲜了。天地之间每个时代都 会出现有才华的诗人,在几百年间,他们 各自领导诗坛,开一代诗风。
优秀课件
18
1、说说你对“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 觉不新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