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物流信息技术

第七章 物流信息技术


8. EDI软硬件
EDI软件的主要功 能有格式转换、翻 译和通信。 – 格式转换 公司的业务 不同而导致 单证格式的 不同,格式 转换软件可 以把公司单 证格式转换 成平面文件, 也可以将平 面文件转换 成公司单证 格式。
EDI软件的主要功能有格式转换、翻译和通信。
– 翻译软件 翻译软件就是把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报文,再由通信软件进 行传输。
– EDI的使用对象是具有固定格式的业务信息和具有经常性业务联 系的单位。 – 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而不是指 一般性的通知。 – 采用共同标准化的格式,这也是与一般E—mail的区别,例如联合 国EDIFACT标准。
– 尽量避免人工的介入操作,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 交换资料。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4年确认了EDI的技术定义: 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子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 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数据传输。
物流EDI: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 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 动的方法。 物流EDI的参与对象:
– 有货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 – 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 – 交通运输企业、 – 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 – 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配送中心等)。
7.1.2 食品物流信息的作用 (1)交易活动功能 (2)业务控制功能 (3)决策功能 (4)战略功能
7.1.3食品物流信息的种类
(1)按沟通联络方式:口头信息,书面信息 (2)信息的来源:外部信息,内部信息 (3)变动度:固定信息,流动信息 (4)作用功能:计划信息,统计信息,作业 信息和支持信息 (5)加工程度:原始信息,加工信息
沃尔玛的物流信息系统
早在1983年,沃尔玛就建立了最大的物流信息 系统---私人卫星通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帮助企 业解决了总部与分店之间的沟通问题,加快了决 策传达和信息反馈的速度。 总部的高速电脑与分店以及发货中心相连,一 旦某种货品库存量减少到某一个点,电脑就会向 总部要求进货。商店最近的发货中心接到总部的 指令后,将安排发货时间以及路线。不超过28小 时,商品会被补充到相应的商店。
EDI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物流作 业的成本产生影响的。 降低与印刷、邮寄以及处理书面交易
有关的劳动和物料成本。 减少电话、传真以及电传通信费用。 减少抄写成本。 可及时利用运输资源,降低运输成本 和减少时间浪费。
7. 实现EDI的环境和条件 –要实现EDI的全部功能,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 其中包括EDI通信标准和EDI语义语法标准:
适合大型企 业
9. 物流EDI系统
构成要素:标准、系统和通信。 属于存取系统。 主要功能是提供报文转换。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报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 物流公司 – 供应商 – 运输商
物流EDI系统业务流程
10. EDI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企业应用EDI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EDI条件下订购商品的过程
–EOS按应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内的EOS(如连锁店经营 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之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 商与批发商之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和生 产之间的EOS系统。
电子订货系统的概念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OS)是 零售业将各种订货信息,使用计算机并通过网络系统传递 给批发商或供应商,完成从订货、接单、处理、供货、结 算等全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的系统。
我们可以假定该数据流是一组购买订单,就像在书面环境中的贸易过程 一样。买方公司在购买活动中生成购买订单事务,再由买方EDI系统生 成机器可读的EDI标准数据流,通过EDI系统传输与书面内容相同的信息, 将数据流传送到卖方所在地。随后在卖方的EDI系统中,根据标准将数 据流转换为计算机系统所需的简单文件(即报文),然后对这些文件进 行编辑和校验,再将其传给接收订单录入程序进行处理。接收订单录入 程序像处理人工采购订单一样对其处理。
a.数据通信网是实现EDI的技术基础
b.计算机应用是实现EDI的内部条件
c.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
d.EDI立法是保障EDI顺利运行的社会环境
8. EDI的工作过程 电子数据交换,即在贸易双方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机器可读的 数据。它显示了两个贸易伙伴即买方和卖方,以及从买方计 算机传输到卖方计算机的EDI数据流。
根据功能, EDI可分为4类:
– 贸易数据互换系统(Trade Data Interchange,简称TDI),它用电子数 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 – 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lectronic Fund Transfer,简称EFT),即在银行和 其它组织之间实行电子费用汇兑。 – 交互式应答系统(Interactive Qurey Response)。 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 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这种EDI在应用时要询问到达某一 目的地的航班,要求显示航班的时间、票价或其它信息,然后根 据旅客的要求确定所要的航班,打印机票。 – 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最常见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图形的自动传输。比如,设计公 司完成一个厂房的平面布臵图,将其平面布臵图传输给厂房的主 人,请主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该设计被认可,系统将自动输出 订单,发出购买建筑材料的报告。在收到这些建筑材料后,自动 开出收据。
应用物流EDI系统
货物业主 (如生产厂家、贸易 商等) 承运业主 (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 业等) 协助单位 (如政府有关部门、金融 保险等)
ED(电子数据交换)
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 (如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 输企业等)
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 (如仓储业者、专业报关业 者等)
9. EDI标准 EDIFACT(我国、欧洲)与ANSI x.12(美国) –EDI的核心是被处理业务数据格式的国际统一标准, EDI 传递的都是电子单证。 EDI的标准应该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提供一种发送数据及接收数据的各方都可以使用的语言, 这种语言所使用的语句是无二义性的。 –这种标准不受计算机型的影响,既适用于计算机间的数 据交流,又独立于计算机之外。
五、食品物流信息技术
1.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2.电子订货系统(EOS) 3.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4.物流条形码技术(Barcode) 5.及时制(JIT) 6.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7.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8. POS 系统
1.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EDI的发展概况
沃尔玛运用了哪些信息系统
1.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Electronic
Interchange) Data Customer
2.有效客户反馈系统(ECR-Efficiency
Response)
3.快速反应系统(QR-Quick Response) 4.销售时点数据系统(Point of Sale POS) 5.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 通信软件 通信软件负责管理和维护贸易伙伴的电话号码系统,执行自动拨 号等功能。
EDI硬件
– EDI应用系统硬件 环境有以下几种形 式:
• 主机EDI系统, 文件处理系统构 造的EDI系统。 • 客户机/服务 器处理系统。 • 分布式处理系统 和客户机/服务 器+Internet处理 系统。 适合小型企 业 适合中小型企 业
2.EDI的构成要素:
– 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通信网络。 – EDI软件及硬件实现:EDI所需的硬件设备大致有计算机、调制解 调器(Modem)及电话线。 – 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EDI通信方式有多种,如下所示。
a) 点对点
c) 一点对多点 b) 多点对多点
d)增值网络VAN
3.EDI的特点
客户端 Client
浏览器 HTML/XML
传统客户机
移动设备 WML
物流服务应用表达平台(WWW 服务器、WAP) 物流应用层(数码仓库系统、数码配送系统、物流调度中心、客户服务等) 物流服务平台(代表各种业务单元的 EJB) 物流服务支持平台(内容管理、目录管理、搜索引擎等) 基础支持平台 应用开发环境开 发工具: C/C++ , PB , Delphi Java 、JSP EJB Applets Servlet 等 高性能与高 可 靠 性 环 境: 负载均衡 故障恢复 集群管理等 系统管理: 主机系统管 理 网络管理 安全管理等 系统/应用集 成支持环境 中间件: 传输、信息、 事务处理等 XML,JDBC, ODBC 等 ERP;数据 库系统等 基础设施 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 安全保障环境 图 1-5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CIMS 系统 支付网关 认证中心
– EDI条件下订购商品的过程 贸易公司与工厂订购商品的过程
Internet对EDI的影响
– Internet可以大大降低EDI的费用,将来会有更多的用户在Internet 上使用EDI。
2.EOS-电子订货系统
什么是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EOS是指企业间利用通讯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 端设备以在线联结(ON-LINE)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 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
第二节 食品物流信息系统
一 概述 定义:把食品物流与食品物流信息结合在一 起的一个有机系统,并通告计算机技术将 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输出,对管理 工作有用的信息的一种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
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如下五层:
决策系统 控制系统 应用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
数据库
图1-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