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2、有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二)能力目标
乐于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2、教学难点:乐于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自然现象的答案,便于给同学们解答。
学生准备:
让学生通过网络或查资料,搜集一些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和小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情总动员
1、课件播放音乐《天地之间》
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生:好听。
)这首歌不光好听,歌词也挺有意思“从地到天……
谁就变得聪明无比”大家想不想变得聪明?(生:想!)
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身边的世界,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去体验发现的快乐!
3、课件出示课题“我发现……”
二、讲授新课(一)
1、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美丽的大自然,课件播放《美丽的大自然》,学生欣赏。
2、师生谈话导入。
师:无穷的大自然中藏着许多秘密,想不想去认识一下这个神奇的世界呀?
生:想。
师:那你们知道花是什么颜色吗?
生:红色,黄色,白色……
师:那谁又知道花有什么气味呢?
生:花有浓浓的香味、还有异味、甚至什么气味都没有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太好了,这就是发现。
今天我们就从一些有趣的现象开始探索发现。
老师板书:多有趣的现象。
3、课件播放“知了”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谁的叫声?
师:听听,猜猜,谁在唱歌?
4、学生进行辨认猜测,猜不出时,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知了”。
说出知了的名字后,请学生
欣赏多种知了图片。
5、老师简单介绍知了:知了,又称蝉,因其叫的声音像“知了”而得名。
中国就有120种,
最大蝉体长4~4.8cm,翅膀基部黑褐色。
一到夏天来临,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声音会传出很远。
说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要问问大家,这小小的知了为什么能叫得这么响呢?(学生猜测知了发声部位)
6、找一找:课件出示知了头部图,让学生找出知了的嘴。
师:同学们能不能找到知了的嘴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仔细找知了嘴的位置。
老师或学生指出知了并不是从嘴发出声音。
7、观察观察:课件出示知了腹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知了不是从嘴里发出叫声,那它到底是从哪儿发声呢?
学生观察之后若未果,老师指导学生查看课本35页并找出答案,学生大声说出知了是用腹部的发声器发出声音的。
8、利用课件具体指出知了的发声器部位:雄蝉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
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这种声音缺少变化,不过要比丛林金丝雀的叫声大得多。
9、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唱歌的呢?
10、学生思考后说出结果。
11、老师利用课件展示青蛙视频、蝈蝈和蛐蛐图片,说明这些动物和知了发声或相同或类似。
老师指导学生可利用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如:问家人、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等
三、展示发现
1、你有什么发现?跟大家说说吧!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几个动物发声的小秘密是不是很有趣?
生:是。
师:那在大家的生活中有没有人发现一些其他有趣的现象?任何的发现都可以,比如像书上有小朋友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还有的小朋友发现锅、碗、茶杯都是圆形的。
(老师要提示大家一下:我们现在只需要去发现问题就好,不要求同学们马上知道你发现的问题的答案。
我们只要能发现问题,才有目标去寻求答案进而创造发明。
)
2、分小组讨论,前后排4人一组,讨论后找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老师汇总并板书。
4、老师小结: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而且还很有趣。
我想在同学们的心里“发现”是个特别
神圣的字眼,“发现”就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代名词。
但是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大家应该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原来这就是“发现”呀,我们也可以“发现”
的嘛!
四、讲授新课(二)
1、老师导入语:“发现”除了有利于发明、创造,还可以用来总结经验。
2、让学生看课本35页,回答问题:奶奶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1)奶奶引导孙女观察云,天上的云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看看它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看书观察)
(2)奶奶用一组民间谚语回答孙女,而且是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大家可以看云识天气。
(3)学生读儿歌,体会并说说儿歌的意思。
3、除了看云可识天气,我们还可以从哪些现象知道天要下雨了呢?
4、学生举手回答。
5、老师总结学生回答并板书。
6、老师小结: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现象都是由先人发现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知识。
这些宝
贵的经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从而让我们受到益处或者避开危难。
五、拓展活动:讲故事时间“小发现大发明”
1、老师课件播放《敲木敲出听诊器》故事。
2、请学生讲课前收集到的故事。
六、总结:这节课主要是让大家体验一下发现问题的乐趣,同学们只要留心观察,多看、多
想、多问,做生活的有心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小小科学家。
七、板书设计
多有趣的现象
蜗牛爬过痕迹下雨前的现象
锅碗茶杯圆形蚂蚁搬家
……鱼儿跳出水面
燕子低飞
水缸出汗
水泥地潮
……
4、师:在我们去发现世界奥秘之前先来了解一些已经发现了世界奥秘并且在人类发明史上
作出伟大奉献的人,他们就是发明家、科学家。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就热爱科学的,我们来看看他们少年时代的故事吧。
二、课前引入
1、老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33页牛顿、瓦特、张衡的故事。
2、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代的故事给我们以启迪,但更
多的是信心。
课前我已经让大家去收集一些发明家、科学家少年时代的故事,现在谁能讲一讲你所了解的发明家少年时代的故事,说一说那些发明家是怎样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呢?
3、学生讲故事。
4、师:听了这么多故事,你们想在将来成为一个发明家吗?
生:想。
师:那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小游戏开始发现吧。
三、讲授新课
1、课件呈现“找不同”游戏,老师组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