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爷爷奶奶,你们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二个话题,它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爱自己的家,能用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
”的内容。
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并帮助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向长辈表达爱并进一步将爱落到实处。
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做到尊老,敬老。
明白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我们该为老人做些什么。
教学媒体的运用:我利用多媒体2003 powerpoint幻灯片将课前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搜集的文字、图片、FLASH作品、录像等资料整合在一起,充实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用逼真的动画(《我的眼睛比针尖》、《让座》)和生活场景录像片段(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敬老院看望老人》)等创设情境,烘托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
以其优美的音乐(歌曲《常回家看看》《最美不过夕阳红》),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升华认知。
教学过程:
一、假想导入:
师:同学们,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
你们想过没有,有一天,当你们变老了,会是什么样子呢?(指生回答)
师:的确是这样。
同学们,当我们老了的时候,也许腿脚失去活力,也许脸上布满皱纹,也许眼睛失去光彩,也许白发苍苍。
(课件出示:老人图片)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想到了谁?
生(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师:我也跟大家一样,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让我们一起深情地问候一声:爷爷奶奶,你们好!
二、感受真爱
1、夸赞爷爷奶奶
师:同学们,虽然爷爷奶奶现在已经老了,但是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过,努力过,可能干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好好夸夸他们吧!(学生带着照片,上台夸爷爷奶奶)
师小结: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的时候,从事的工作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老人们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血汗,付出了青春。
他们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2、体验厚爱
过渡: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老了,有的已经退休了,本来可以好好休息了,可他们却仍然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爷爷奶奶也一定给了你们很多关心和照顾吧?
现在,先请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从哪些小事当中感受到他们的爱。
(同桌自由交)师:刚才,老师走到同学当中,听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现在,谁愿意把这些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
三、回报真情
1、明白心愿
过渡语:听了这些感人的故事,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有了他们的呵护,我们的童年才充满光彩,充满快乐。
他们的笑容里有种阳光的味道,暖暖的。
可在生活中,面对他们,我们有时不够耐心,有时不够关心,常常在不经意之间伤害着他们。
让我们一起来看个生活片段
演示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
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谈)我很伤心……我很难过……我很惭愧……
师:是啊,老人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饭菜,我们不是嫌汤咸了,就是嫌菜酸了,却没有看到老人满面的笑容僵在了脸上;老人们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无聊的电视,直到屏幕上布满雪花,心却还等待着……
过渡:当我们这些小生命正在蓬勃生长的时候,他们却一天天地老去了。
真希望他们每一天都能过得快乐些,舒心些。
让我们想一想,爷爷奶奶最需要什么?(学生自由谈)
师:有一首歌唱出了爷爷奶奶最大的心愿,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歌曲,《常回家看看》)
是啊,爷爷奶奶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和儿孙们一起欢聚一堂,共享一次温馨的晚餐;儿孙们为他们抚去头上的银丝,给他们捶捶背,和他们聊聊天;儿孙们送上一句贴心的问候,这就是爷爷奶奶最大的快乐。
这些,虽然平凡,虽然简单,可这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做。
2、请让我来帮助你
过渡:老人们不但在心灵上需要我们经常安慰,在生活上需要我们多多帮助
课件出示儿歌:《我的眼睛比针尖》。
师:知道奶奶为什么会穿不上针吗?
生: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
师:是呀,小时候,是老人抱着我们,牵着我们。
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们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你平时帮助过爷爷奶奶吗?
A、学生回答。
B、出示童谣:《爷爷奶奶笑哈哈》:
爷爷奶奶年纪大,驼背弯腰眼睛花。
我给爷爷捶捶背,我给奶奶倒杯茶。
我给爷爷读读报,我给奶奶唱首歌。
爷爷奶奶笑哈哈,都夸我是好娃娃。
四、延续真爱
师:同学们明白了在家要关爱爷爷奶奶,在外面、在公共场所我们不认识的爷爷奶奶就不需要帮助了吗?。
有幼儿园的小朋友看望了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播放:敬老院录像)
A、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真有爱心,这么小,就懂得关爱老人)
B、在公共场所,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场景。
这个小姑娘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让座》师:同学们,只要每一个人,都从孝敬自己的爷爷奶奶做起,关爱身边的每一个老人,他
们的生活一定会像这夕阳一样灿烂美好。
有一首歌就赞美了老人,也描绘了老人在亲人、在
社会的关爱下,幸福生活的画面。
请欣赏歌曲:
(课件:播放《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幸福生活画面)
五、真情祝福送给您
师: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了不起!他们含辛茹苦地培育了我们的爸爸妈妈,给我们
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使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
千般感动,万
般感激,都化成了一个心愿,那就是:我们都希望爷爷奶奶们能过得幸福美满。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爷爷奶奶或身边的老人说些什么呢?说说你们的祝福吧。
让我们一起祝愿:(课件:全天下的老人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师也祝愿同学们做个爱心小天使,从小事做起,把爱心送给我们可亲可敬的老人们!
教学反思:
新课程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
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
尝试,从而达到德育内化的效果。
1、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灵活地处理教材,把多种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如F
LASH《我的眼睛比针尖》和《让座》、《敬老院看望老人》录像、《常回家看看》公益广告等。
通过重组教材,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2、创设充满渲染力的情境。
为了唤醒、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情感,我联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充满渲染力的教学
情境,充分运用歌曲、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
动参与学习。
利用歌曲《常回家看看》《夕阳红》等渲染气氛,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
尚的精神氛围,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升华。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和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的,他们在体验
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味老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和一生的辛劳与付出,体
现人生的伟大与沧桑,从而体会老人对自己的付出,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明白老人需要我们的关爱。
无论是了解贡献到看录像谈感受,再到参与活动,整个过程我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完全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
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让他们在亲情对话、自主感悟中自育自悟,使三维目标得以有机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