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抹灰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概况21.2施工条件2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32.1图纸、洽商及相关规范32.2抹灰砂浆42.3抹灰用机械4第三章施工方法53.1抹水泥砂浆主要施工方法53.2抹水泥石灰膏砂浆83.3抹灰层厚度9第四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94.10施工中常出现质量通病11第五章第五章、外墙抹灰及节点做法12-27第六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28第七章成品保护及环保措施30第一章概况1.1工程概况工程根据使用功能分为16#楼26层标高:80.4米,地下室负2层标高:-7.2米。
17#楼28层标高:86.4米,地下室负2层标高:-7.2米。
18#楼27层标高:83.4米,地下室负2层标高:-7.2米。
19、20#楼27层标高:80.8米,地下室负2层标高:-10.1米。
结构形式-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室: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砂浆材料做法见1.2施工条件1.2.1结构工程经相关部门质量验收合格,并弹好+1m建筑水平线。
1.2.2抹灰用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均在现场搅拌站搅拌。
1.2.3抹灰施工用水及养护用水从现场临水平面布置图上就近支管上接管。
1.2.4外墙抹灰用脚手架:将原结构施工用脚手架改造加固,操作面满铺脚手板,下兜水平大眼安全网,操作层上步也满铺脚手板。
内墙抹灰用脚手架:双排脚手架,操作面满铺脚手板(对于地下室施工,脚手板下兜水平大眼安全网),周边搭设安全防护,架子离开墙面200mm~250mm。
1.2.5墙体(加气块及水泥砖)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洒水润湿。
混凝土砌块墙提前两天浇水湿润,每天两遍以上;混凝土墙体抹灰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灰时再用毛刷淋水或喷水湿润(视天气情况现场控制)。
对于墙体表面的油渍(主要指砼墙体),采用10%火碱水除去油垢后,再用水将碱液冲洗干净并晾干。
混凝土墙体表面凸出部分剔平;蜂窝、麻面、疏松部分等剔除到实处后,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
外露钢筋头和铅丝头等清除掉。
1.2.6砼墙体浇水湿润后,用扫帚甩上一层1:1:3(体积比)=水泥:界面剂(JY9704):砂子的水泥砂浆,甩点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到水泥砂浆疙瘩全部粘满砼光面上,并有较高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
1.2.7两种材料的墙体(砼墙体与陶粒砼墙体等)相接处基体表面的抹灰前,先铺钉150宽的钢丝网,并绷紧牢固,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各为50mm。
1.2.8抹灰前必须将管道穿越的墙洞和楼板洞及时安放套管,并用1:3水泥砂浆或豆石砼填嵌密实,散热器和密集管道等背后的墙面抹灰,宜在散热器和管道安装前进行,抹灰面接槎顺平。
1.2.9抹灰前,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
连接处缝隙用1:3水泥砂浆分层嵌塞密实,若缝隙太大,在砂浆中加入少量麻刀。
无副框的木门窗框先用塑料薄膜包裹,再钉1500mm高的木条加以保护。
1.2.10抹灰前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并在大角的两面、阳台两侧弹出抹灰层的控制线,作为打底的依据。
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2.1图纸、洽商及相关规范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洽商、方案和相关规范,找出抹灰施工中的关键点和难点,并提出最佳处理办法,使问题在施工前得以及时解决。
由于装修比较繁琐,变化多端。
故施工员、责任工程师等要及时对作业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以免形成返工。
2.2抹灰砂浆2.2.1 抹灰砂浆经过严格计量并拌制,其配合比和稠度等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砂浆及掺有水泥或石膏拌制的砂浆,必须在初凝前使用完毕。
2.2.2 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做复试,如果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不合格产品坚决退场,严禁使用废品水泥。
砂:采用中砂,含泥量≤5%(试验报告中必须反映),并不得含有草根及其它有机物等有害杂质,使用前根据使用要求过不同孔径的筛子。
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淋制时必须用孔径≤3mm×3mm的筛过滤,并储存在沉淀池中。
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天;用于罩面时,不得少于30天。
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它杂质。
采用磨细生石灰粉时,细度通过4900孔/cm2筛,用于罩面,熟化时间≥3d。
石灰池上部用木板覆盖,视气温情况加盖塑料布(雨天)或岩棉被(冬天)。
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水:采用市政自来水。
界面剂:JY9704(待定)。
2.3抹灰用机械砂浆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现场搅拌,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垂直运输使用人货电梯,平面位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抹灰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2.5m大杠、2m靠尺板、线坠、方尺、木抹子、铁抹子、质量检测器、托线板、阴阳角抹子、喷雾器(用于抹灰砂浆的养护)等。
第三章施工方法3.1抹水泥砂浆主要施工方法3.1.1工艺流程3.1.2基层处理3.1.2.1基层为混凝土墙体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
按照建筑说明:(6.1.2所有抹灰墙面须先在基层涂专用界面剂或80胶素水泥浆做界面处理)。
3.1.2.2基层为加气块砌块将墙面上残留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并用水浇墙,将砖缝中的尘土冲掉,并将墙面湿润。
3.1.3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空间尺寸,即墙大角垂直,墙面横线找平,立线顺直。
中级和高级抹灰,可先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垂直度,并在控制阳角方正(用方尺规方)的情况下大致确定抹灰厚度后(最薄处一般≥7mm),进行挂线,贴灰饼(灰饼厚度不包括抹灰面层,灰饼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20mm见方)。
贴灰饼时先在左右墙角上各做一个标准饼,然后用线锤吊垂直线做墙下角两个标准饼,设在勒脚线上口(内墙抹灰时,上灰饼做在1.8m高处,下灰饼做在踢脚板上口,用托线板找好垂直,下灰饼也可作为踢脚板依据),再在墙角左右两个标准饼面之间拉通线,做中间灰饼,间距500mm,门窗口阳角等处上下增设灰饼。
对应保证内控几何尺寸。
3.1.4护角凡混合砂浆抹灰工程,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用1:2水泥砂浆作护角,高度为2.1m,每侧宽度50mm。
在墙体阳角处,均做25水泥砂浆护角2000高,每边宽80.根据灰饼厚度抹灰,然后粘好八字靠尺,并找方吊直,用1:2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待砂浆稍干后,再用捋角器和水泥浆捋出小圆角。
加气砼块内墙粉刷前须先将墙面上的孔洞或管线剔槽填补平整,然后在孔洞或管线剔槽处,窗口四角45°及墙的阳角等薄弱部位做加强处理,处理方法是在墙面涂刷界面剂后。
即在这些部位抹30宽5厚混合砂浆面压入同宽耐碱玻纤网。
做完这些加强处理后,按设计要求做法完成余下其他构造层次。
3.1.5 抹水泥砂浆窗台板先把窗台基层清理干净,把碰坏的和松动的砖重新用水泥砂浆修复好。
用水浇透,然后用1:2:3豆石砼铺实,厚度不薄于25mm。
次日用1:1:3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压光,养护2~3天。
下口要求平直,不得有毛刺。
3.1.6 抹底层及中层砂浆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层灰,先刷水泥浆一遍,随刷随抹底层灰。
底层灰采用1:3水泥砂浆,厚度为5~7mm,待底层灰稍干后,再以同样砂浆抹中层灰,厚度为7~9mm。
若中层灰过厚,则应分遍涂抹。
然后以灰饼为准,用压尺刮平找直,用木抹板搓毛。
中层灰抹完搓毛后,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对于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及时清理干净。
3.1.7 抹面层砂浆中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层砂浆。
首先将墙面洇湿,按图纸规定尺寸弹分格线,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层砂浆。
面层用1:2.5水泥砂浆,厚度5~8mm。
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灰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道,与分格条抹平。
并用大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
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抹灰面的颜色均匀一致,避免减少收缩裂缝。
及时将分格条取出,待灰层干后,用素水泥膏将缝子勾好。
对于难起的分格条,待灰层干透后再起条,防止起坏边棱。
3.1.8 滴水线(槽):在檐口、窗台、窗眉、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墙面的凸线等上面做出流水坡度,下面做滴水线(槽)(滴水槽10mm宽,10mm深,采用塑料制品)。
图纸已注明的,按图施工;图纸没有注明的,流水坡度2%,滴水线(槽)距外表面25mm。
3.1.9 养护:在潮湿的环境下养护,采用养护喷雾器。
3.2 抹水泥石灰膏砂浆3.2.1 工艺流程同3.1.13.2.2 基层处理同3.1.23.2.3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同3.1.33.2.4 护角同3.1.43.2.5 抹水泥窗台板同3.1.53.2.6 抹底层及中层砂浆打底灰: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层灰,对混凝土墙体表面先刷水泥浆一遍,随刷随抹底层灰。
底层灰采用1:0.3:3水泥混合砂浆打底,中级抹灰厚度为5~7mm(高级抹灰为11mm),分层分遍抹,用大杠刮平找直,用木抹子搓平搓毛。
抹中层灰:打底灰后,紧跟抹第二遍1:0.3:3水泥混合沙浆,中层灰厚度为7mm,接着用大杠刮平找直,用木抹子搓平。
然后用托线板全面检查中层灰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管后与阴角交接处、墙面与顶板交接处是否平整、光滑。
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对于后做踢脚线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及时清理干净。
面层抹石灰砂浆:等中层有七成干后,用1:3石灰砂浆抹罩面层,厚度为4~5mm,分两遍压实抹光,先用灰匙抹上砂浆,然后用刮尺刮平,待灰浆“收身”后再淋稀石灰水,并用磨板打磨起浆后,用灰匙赶平压光至表面平整光滑,与墙边或梁边相交的阴角应成一条直线。
3.3 抹灰层厚度3.3.1 抹灰层的平均厚度,满足如下规定:现浇混凝土顶棚≤15mm(2)内墙:普通抹灰≤18mm;中级抹灰≤20mm;高级抹灰≤25mm(3)勒脚及突出墙面部分≤25mm;3.3.2 面层抹灰经赶平压实后的厚度,石膏灰≤2mm。
第四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4.1 抹灰所用材料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
4.2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
4.3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待前一层7~8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4.4 抹灰层表面必须达到优良要求:中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脚顺直清晰(毛面纹路清晰)。
高级抹灰: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线脚和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4.5 孔洞、槽、盒和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达到优良:尺寸正确、边缘整齐、光滑;管道后接槎平整。
4.6 抹灰分格缝的宽度和深度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无砂眼,不得有错缝,缺棱掉角。
4.7 滴水线和滴水槽的质量达到优良: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滴水槽深度、宽度均不少于10mm,整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