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带答案)

精心整理高二语文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带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

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

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主子面前只能“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在“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附庸伦理支配下,为帝王的“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耗尽心力,以便在等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留取功名,博取“忠”、“贤”、“能”的赞辞。

1.下列对“学而优则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以学取士”的科举制度。

B.“学而优则仕”使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被吸引到官员队伍中。

统。

2.()A.B.C.D.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都将“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视为治国要诀,“士”因此成为“四民之首”。

B.《三国演义》中祢衡痛骂曹操而被宽恕,章太炎大骂袁世凯而被容忍,只是因为“士”阶层有着“无冕”的优越地位。

C.中国社会等级制度中的“贵族”阶层并不由血统决定,很多读书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劳心者”“治人者”,改变自己的等级命运。

D.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士子们对帝王有物质和精(一)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

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

”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

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②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D./ 5.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

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但曼卿一直没有就职。

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

后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D.7.(1)(2)(58.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

(5分)9.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夫知效一官,,德合一君,,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3)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课内文言文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1.A.B.C.D.12.A.B.C.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13.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4.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C.D.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奔跑在死亡边缘①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04平头,③如果不是个性执着,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

父亲曾含泪劝他:“阿杰,学体育没出息的!你好好听我劝。

”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

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

那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我尽力。

”教练却狠狠打他的头,叫着:“要拼命!”林义杰回忆说:“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

”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

天后,⑥他曾在中国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现了脱水的状况,最终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润润舌头越过难关;在穿越亚马逊河时,他拿着瑞士军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药敷上,不然整个小腿可能就废了;而最难挨的是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只有他,一个亚洲小个子,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⑦这些生死边缘的瞬间经常提醒他,死亡离他有多近,但奔跑的意义,也因此而开始改变。

小时候,他拼命跑,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而再接下来,又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漂亮女孩,对他哭着说谢谢。

这个女生的家人全部死在一场大火中,(分) A.B.C.全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了“成为人类历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的林义杰。

D.死亡始终与林义杰如影随行,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让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E.林义杰说“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体现了他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

(2)林义杰“个性执着”体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6分)(3)第①段和第⑤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杀。

(4)?(9分) 17.A.B.穆萨迪把国旗降了下来,面对记者采访他激动地喊:“游戏结束了!”C.除了每周精选的三场英超赛事直播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精彩的比赛点播,浓缩精华的比赛集锦、令人拍案叫绝的进球、让你捧腹不已的搞笑花絮。

D.在中国人的眼里,君子和小人是泾渭分明、判若云泥的两类人。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话语,经常出现在各类道德文章之中。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B.亿多美C.D.19.()____,____。

_____,___。

___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A.④②⑥①③⑤B.④②⑤⑥①③C.③①④②⑥⑤D.③①②④⑤⑥20.阅读材料,以“谈谈减法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1.A2.B3.D B缩由血统决定”。

4、答案:B5、答案:A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6、答案:B“一直没有就职”错,与原文不符。

7、答案:(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将要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他们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

(嘉,嘉奖;禄:使……(2)),以上8.9.藉。

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恋恋不舍的深情。

(情感2分)10略11.A12.C13.D14.C15.B16.(1)BC(A“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中“直接”不当;D“从始至终瞄准了”有误;E“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有误) (2)①拒绝父亲的劝说,选择“奔跑”作为自己的“正途”,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

②危难刚刚过去,他又签下死亡协议书,而一直坚持在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参加各种超级马拉松比赛。

③在孤立无援(正4分)态度及说明(2分),联系实际说明(2分)。

(共8分)17.B(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此处不合语境;A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

C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D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18.D.(A残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把“才能够”放到“国家”后;B超过一亿多,应去掉多或超过;C结构混乱,去掉“是必不可少的”)19.C(③总说,①先说“市场”,④说“政府”“社会”,②承接“政20.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

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

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

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

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

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

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

后任校理。

)休兵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

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

”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

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

他仪表英俊,喜欢饮酒,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

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

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

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