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管理智慧刘备的团队建设
《三国》管理智慧——刘备的团队建设
(一)吸引人才:无形资产的吸引
帝王之相→汉室宗亲→刘皇叔→仁义之主
刘备的团队建设是无形资产的极限发挥。
刘备的无形资产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他并不是要求一次达到一种理想状态。
1.帝王之相
刘备是有资产的,他是帝王之相,长的“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我们今天要跟着一个企业家去创业,首先要明确能够有怎样的未来,一个企业有很豪华的办公楼,它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我们就想去,因为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前途。
而刘备没有钱,他的工资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跟随刘备呢?在那个年代是很迷信的,就是因为他的帝王之相,很多人认为他长的特别,将来定能大福大贵,所以关羽、张飞愿意跟着他创业,正是这样的迷信之说使员工们相信并跟随他创业,这是他的第一个无形资产。
2.汉室中青
刘备是汉室中青。
当时,姓刘就是资本,因为皇帝也姓刘,加之他长的奇特,帝王之相,所以大家认为他将来必然能成就大业,员工们就不会因为刘总暂时没有钱而离开刘总,他们愿意继续跟着刘总去创业。
3.刘皇叔身份
刘备去见汉献帝的时候,汉献帝封他为皇叔,请入偏殿,续叔侄之礼;在见汉献帝之前,都是刘备自己说是自己是汉氏中青,今天皇帝封他为刘皇叔,使他的无形资产大大增长。
刘备在创业当中无形资产积累的线索非常清晰,最后变成仁义之主,一生行仁义。
刘备与曹操相反,曹操管理很厉害,施之于严,比较严酷。
刘备行仁政,三让徐州;他没钱,但在逃时还协民渡江,十几万老百姓跟着他撤退。
曹兵在后面随之追来,刘备还跟老百姓同在,“百姓跟我至此,安忍弃之。
”他的人性光辉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回报,有一批虔诚的核心团队成员愿意跟随他,跟随他一直走到自己企业的目标终点。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这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关键,真正的人才要到训练卓越的企业去加盟。
团队成员始终相信企业愿景,相信企业领袖。
尽管在某一个时段有些困难,困难还可能很艰巨,但是他们始终相信企业领袖一定能够成功,信心没有动摇,军心没有浮动。
在没有成就大业的时候刘备就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无形资产的极限发挥,这就是理想的结果。
(二)创业核心团队建设
感召力:志存高远,人格魅力----桃园三结义
刘备组建创业核心团队是以家喻户晓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的,刘备、关羽、张飞初次见面时,刘备就自我介绍说:“我本汉室中青,姓刘名备,字玄德,今闻黄巾战乱,有志破贼安宁......”。
从他的自我介绍中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志存高远,他的人格魅力的无形资产就显现出来了。
桃园结义只是刘备创业的一个开头,刘备从挑着担子卖草席、草鞋到有了两个兄弟跟随,一个人变三个人,从量上看是一小步,但是在战略意义上来讲是一大步,桃园三结义使刘备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创业核心团队,这是刘备事业成功的一大步。
对这个核心团队成员要有感召力,志存高远,在人格魅力上也要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桃园结义是刘、关、张以结义的形式建立了以“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在那个年代“义”最具有凝聚力,经过1800多年,在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里面还是以“义”为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很多的企业,特别是南方的一些企业还在供奉着关羽,这就说明“义”这种特殊的心理深深地在中国
人的血液里面存在。
从企业的角度来提示我们如何做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今天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没有定型,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建立以什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案例}刘备对关羽的感召
关羽作战失利之后被曹操收降了,曹操爱才,为了让关羽跟随他,对他非常仁厚。
首先给了关羽一匹赤兔马,赤兔马如同今天世界上一部最有名的豪车之一,给关羽房子、车子、金钱、美女等不计其数,每天到五星级酒店吃饭,这是曹操针对人性的若干设计。
今天,如果我们去一家企业做事,董事长提供给我们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我们直面人性来讲,离开的可能性都非常小,但是关羽走了。
不是因为刘备更有钱,而是“义”的感召把关羽召回来的,刘备知道关羽被曹操收降之后,他非常有信心,他写了一封信给关羽,“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
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先提过去的事情,有一点责备的口气,然后笔锋一转写到:“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怀着一种赴死之心,刘备把这样的一封信,托人带到了关羽那里,关羽看信后大哭,知道了兄长的下落,态度非常明确,“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毅然辞别曹操。
因为他们之间有约定,如果知道刘备的下落曹操要放关羽走,曹操爱才,舍不得让他走,就回避,每天不见他,最后关羽“挂印封金”,把曹操从汉献帝那里拿来的汉授金印挂在房梁上,库存里的金银珠宝全部封存在那里,只要了一匹赤兔马,叩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最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如果没有当初创业时候义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没有刘、关、张三人的结拜,刘备的这封信都无法写,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我们要做企业文化建设,很多企业都有“求实,诚信,团结奋进”的标语,刘备的企业文化是以“义”为核心,今天要做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做适合我们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有核心,符合企业的核心。
(三)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
{现代案例}雷氏照明的吴长江
雷氏照明的吴长江1998年在广东的惠州开始创业,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的一线品牌,今天,北京的鸟巢、水立方里面的灯光工程就有雷氏照明的参与,吴长江创业的时候他在惠州租了一个很破旧的民房,他对着生产型企业100多员工讲了一句话,“雷氏要创世界品牌,做行业第一”,员工非常激动,老板想做大的事业,可回头一看厂房心里凉了半截,因为这个厂房是行业第一破厂房(媒体是这么写的)。
因为定位的准确,目标的远大,感召聚来高层次的人才使雷世照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央视二套也曾经报道过这个企业。
吴长江自我解释当时在那种背景下为什么有那么足的信心的原因是:
a. 中国市场高速崛起,潜力巨大;
b. 欧洲品质打中国市场;
c. 大乱必大治,是诞生品牌的最佳时机。
现在企业团队建设是成就卓越,建立良好的事业发展态势的主要要点。
1.核心团队要团结,坚强有力,坚不可摧
不管股东核心层的结构是两个股东,三个、五个,或者是更多,不管它的数量,它理想的状态是要坚强有力,坚不可摧,这就要就依赖于共同的价值取向理念。
例如,上述案例中的吴长江犯过一个错误,吴长江的雷世照明是三个人的核心团队,吴长江追求的是企业发展,每年的盈利都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股东就没有分红。
2005年底,在雷士照明已经做到了6个多亿的时候,其他两个股东突然提出来要分钱,两票对一票,或者吴长江出局,或者两个股东套现走人,吴长江必须在半个月之内拿出几个亿的现金让这两个股东套现走人,这个时候企业就出现问题了,吴长江差点没有度过这个难关。
所以核心团队要坚强有力,要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事业的追求,精神层面一定要一致。
2.企业愿景极具感召力
用感召力不能用诱惑力,诱惑是在物质层面上的。
今天进了一家企业,月薪五千,人心苦不足,第一个月还可以,第二个月看到有的人拿一万,就开始有想法了,我怎么能从五千变成一万呢?因为他能干,有能力,正好一个企业伸来橄榄枝,月薪一万,他就离开了这个企业。
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在道德的层面上评判,但是从企业经营角度讲,月薪五千的骨干走了,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会走很多人,这叫诱惑力。
如果企业原理是诱惑力的话,就全物质了,谁给我工资多我就到谁的企业去,有的企业今天用这种手段去挖人,但是他也挖到人之后仍在感叹,我付出了1.5倍的薪资,为什么我的团队还不理想?因为诱惑力是在物质层面上的,感召力当然不能离开物质去空谈精神,这除了物质之外还有一个精神上的归宿,关羽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企业愿景应该是在感召力层面上来设计,而且愿景的描绘要能够落在实地,不真实的愿景是不能实现的。
3.形成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管是以什么为核心,都要以形成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为宗旨。
当初关张刘关的时代以“义”为核心,今天的企业文化比较丰富了,有的是以奋斗为核心,有的是以共享为核心,所以很多人提出了人人都是股东的说法,但做到人人持股,股利可能就很少。
比富阿里巴巴,他在这个层面上做了一些文章,他分享的是一种理念。
我们自己企业的理念关键是看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参照成功企业的经验,把握正确的方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