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茂名市第一中学(人教版)2020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模拟卷03附答案

广东茂名市第一中学(人教版)2020年度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模拟卷03附答案


kg/m3
+
1 13.6 103 4
kg/m3
=
4.15 103
kg/m3
19.【答案】(1)拉绳的功率: P拉
=
W总 t
=
Fs t
=
Fv绳
= 600 N 2 0.2 m/s = 240 W
(2)= W有 = Gh = 1140 N = 95% W总 Fs绳 600 N 2
(3)由于不计摩擦及绳重: 2F = C + G动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 ;
(2)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则该物体的密度 = 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忽略绳重与摩擦)
(4)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4/9
实验次数
物重 G / N
物 体 上 升 的 距 弹 簧 测 力 计 的 弹 簧 测 力 计 上 机械效率
离 h / cm
读数 F / N
升的距离 s / m
1
3
10
1.6
30
62.5%
2
3
10
2
30
50%
3
3
10
2.5
30
(1)这个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15.(8 分)溜溜球是很有趣的健身玩具,如图,小波玩溜溜球时用手抓住绕在溜溜球短轴上的绳子的一端, 把球向下扔时,球随着缠绕它的绳子一圈圈松开,转了起来,当绳子全部拉直时,溜溜球又会回转上来,并 使绳子沿相反方向缠绕在轴上,直到回到手中,试解释其中的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共 24 分) 16.(12 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 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9
()
A. F1 = F2>F3
B. F1>F2>F3
C. F2>F1>F3
D. F1<F2 =F3
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均匀木棒 AB 长为1 m ,水平放置在 O 、 O 两个支点上。已知 AO 、 OB 长度均为 0.25 m 。 若把 B 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 20 N ;若把 B 端竖直向下稍微压下一点距离,则至少 需要用力( )
7/9
15.【答案】当溜溜球在手中时,溜溜球的动能等于零,重力势能最大.溜溜球从手中扔出时,溜溜球开始一 边转动一边向下运动,越来越快,动能不断增大;同时溜溜球随位置不断下降,重力势能不断减小,这一过 程溜溜球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成动能.当溜溜球转到最低点时,溜溜球的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这时溜 溜球又会沿着绳子上升,随着溜溜球的上升,它的转动速度越来越慢,这时溜溜球的动能又不断转化成重力 势能,因此溜溜球扔出手后还可以再次回到手中
19.(10 分)如图所示,重为1140 N 的物体,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 103 cm2 。工人师傅用 600 N 的力匀速提升物体,物体的速度为 0.2 m/s 。(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工人师傅拉绳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体重为 450 N 的小明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动,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多大。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2/9
8.如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F 在10 s 内所做的功为 400 J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了 5 m ,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 75%,则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20 N
B. 40 N
C. 60 N
D.80 N
7.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图甲乙丙,则 下列有关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1)当南极考察船在南太平洋航行时,为纪念穿越赤道,某船员和考察队在甲板上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 当船员队用 4000 N 的力将考察队匀速拉过1.5 m 时,船员队所做的功为________ J ;
(2)如图,一名考察队员将一面小旗竖直立在南极冰盖上,他在离地面1 m 处的 B 点用 60 N 向右的拉力使 旗杆保持静止,已知 A 点离地面 3 m ,则风对旗产生的力约为________ N 。
A. 60 N
B.120 N
C. 20 N
D.180 N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9.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人就可以拉起 3 吨重的大象和铁笼,是因为使用杠杆可以________。升旗杆顶部有一 个定滑轮,使用它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________。
10.有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与 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________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 想的防滑效果。
动滑轮重: G动 = 2F − G = 2 600 N −1140 N=60 N
绳端最大拉力等于人体重力,则物体对滑轮组的拉力: F拉 = 2G人 − G动 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拉力: F拉 = G − F支
F拉 = F拉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F支 = G + G动 − 2G人 = 1140 + 60 N − 2 450 N=300 N 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 p = F压 = F支 = 300 N =2 103 Pa
S S 0.15 m
9/9
6/9
期末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D 二、 9.【答案】省力 力的方向 10.【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大气压 11.【答案】等于 甲 12.【答案】(1)6000 (2)20 13.【答案】2000 变大 变大 三、 14.【答案】如图所示:
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以下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旋球” B.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 C.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 D.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 2.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越难推开,逃生锤的形状如图所示。关于水 越深 O 点的压强及逃生锤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越大,用 A 端砸向玻璃窗逃离 B.压强越大,用 B 端砸向玻璃窗逃离 C.压强越小,用 A 端砸向玻璃窗逃离 D.压强越小,用 B 端砸向玻璃窗逃离
F1 F2
=
水 g 水银
3 4
V物
1 4
V物
1103 3 15
= 13.6
103
=
68

(2)该物体受到重力和在水中和水银中受到的浮力的作用:∵ F1
+ F2
=G

F1 F2
=
15 , 68
∴在水中所受到浮力与物体重力之比为: F1 = 15 ; G 83 8/9
该物体的密度为: 物
=
3 4
103
13.如图所示,金属球下用一根弹簧支着放入容器内,倒入水,使部分金属球浸在水中,此时水深 20 cm ,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 Pa ,现再向容器内倒入部分水(金属球仍露出水面),则球受到的浮力将
3/9
________,弹簧的长度将________。( g 取10 N/kg )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 12 分) 14.(4 分)某剧组为拍摄节目需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械杆 ABO 可绕 O 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 (1)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 L1 ; (2)杠杆所受阻力 F2 的示意图。
四、
16.【答案】(1)刻度尺
(2)匀速
(3)40%
(4)低
17.【答案】(2)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并保持静止
(3)
F1
F1 + F2

(4)增大吸盘的表面积(其他答案正确也可)
五、
18. 【 答 案 】 解 :( 1 ) 根 据 阿 基 米 德 原 理 , 该 物 体 在 水 中 和 水 银 中 所 受 到 浮 力 之 比 为 :
11.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分别以1 m/s 和 0.5 m/s 的速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箱沿直线匀速推动 了10 m 。在此过程中,甲推木箱的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推木箱的力;________ (选填“甲”或“乙”)做功的功率更大。
12.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世界各个国家都对南极进行了考察。
五、综合题(共 l8 分) 18.(8 分)如图所示,有一实心长方体,悬浮在水和水银的界面上,浸在水中和水银中的体积之比为 3:1, 已知水的密度为1.0 103 kg/m3 ,水银的密度为13.6 103 kg/m3 。求: (1)该物体在水中和水银中所受到浮力之比; (2)该物体在水中所受到浮力与物体重力之比; (3)该物体的密度。
(3)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4)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