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第二轮:摩擦力专题
一、知识结构: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的三种类型
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的测量
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知识要点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1)物体必须互相接触且有压力 . ( 2)接触面粗糙 .
(3)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将要运动 ( 有相对运动趋势 ) 或已运动 ( 位置相对发生改变 ) .
2.判断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无静摩擦力的方法:可以用假设法:
即假设两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若两物体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即它们之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两物体仍静止,则说明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即不存在
静摩擦力。
如:斜面上的物体,若无摩擦就要下滑,所以静止时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受到静摩擦力;
而水平面上的物体,无摩擦时也不会运动,就无运动趋势,没有受到静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否相反
在分析摩擦力问题时,一定弄清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物体运动.“相对运动”
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
因此,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也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另外,摩擦力也不一定都是阻力,
有时也可以是动力.如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若不打滑,脚相对地面有—个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对
脚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人相对地面向前运动.成为人向前的动力。
4.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压力.(3)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 1)使接触面变光滑。
(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 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4)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
三、知识训练
1.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
C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
D .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
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 .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 .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
3.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利弊,说法正确的是()
A .机车启动时,车轮与钢轨间的摩擦是有益的
B .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C .骑自行车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D .人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4.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妥当的是()
A .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
B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C .两个物体之间若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5.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 F 上和 F 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F 上向上,
F
下向下,
F
上=
F
下B.
F
上向下,
F
下向下,
F
上 >下
F
C .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 >F下
6. 如图 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1
F = 10 N ,2= 2 N ,若撤去力 1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F F
A . 8 N ,方向向右B. 6 N ,方向向右C. 2 N ,方向向右D. 0
图 1
图 3
图 2
7. 2 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
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
作用在 B 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 B .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 .B对C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D. C和地面间无摩擦力的作用
8.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 m,m与 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3 所示,则关于M和 m受力情况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 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M受到 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 .地面对 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 .地面对 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9.用手握住重5N 的酱油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3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
上的摩擦力为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N.10.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
上,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3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0~6s内拉
力 F 做功的功率为W(取g=10N/kg)第10题
11.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 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方向大小为5N的拉力时 , 木块
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 如果拉力增大到6N 时, 木块将做 _____运动 ,这时的摩擦力是_______N.
12.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 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 A、B 一起作匀
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 B 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将 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 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_N.
第 12 题
第 13 题
13.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
和物体运动速度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 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____ 状态. t=3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当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N.14.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
实验方案(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如图甲所示,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
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乙方案:如图乙所示,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第 14 题
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请你对上述两种方案作出评价:
(1)甲方案中水平拉动木板时 _________(一定 / 不一定)要匀速,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方案中水平拉动木块时________(一定 / 不一定)要匀速,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______(甲 / 乙)方案容易操作,简述你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从弹簧测力计读数方面考虑:_______(甲 / 乙)方案容易读准示数,简述你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
15.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
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⑴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素。
⑵他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 A 的质量为
100g ,测定木板 B 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 A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 F 与相应的
放在木块 A 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
请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
据在图丙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 f与压力F N的关系图像。
(g取 10N/Kg)
B 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
⑶根据你作出的图像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当放在木块 A 上的砝码重力G为,木
板
于木块 A 运动时,木块 A 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___________N。
甲
乙丙
16. 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
产中。
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
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
( 1)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
状态下受摩擦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
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图象,请比较图乙
甲
像中 A、B 两点处力的大小(填“ >”、
“ <”、“ =”或“不能确定”):①F A f A,② F B f B
( 2)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断地进行着改进,火柴的擦然就是一例,如图所示。
火柴
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乙(a)替换成图( b)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
参考答案
1 - 4. DDAD 5 - 9. 5 5 10. 1 11. 5加速 512. 0 12
13. 静止 2 2 14.( 1)不一定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一定木块相对于木板、地面都是运动的( 2 )甲木板不用作匀速直线运动甲测力计的示数稳定15.( 1)猜想与假设( 2)压力:摩擦力:( 3)
16. ( 1)=>( 2)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