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消化系统概述
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分为球部、降
部、横部和升部四段,全长约3-5米。球部为消化性 溃疡好发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是整个消化过 程的主要阶段 大肠:包括盲肠及阑尾、结肠、直肠三部分,全长 1.5m,食物消化过程在小肠基本完成,不能被消化的 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盐类
身体状况
2.影响疼痛的因素
消化性溃疡:腹痛与进食有关,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痛,十 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痛,上腹痛常可在服用抗酸药后缓 解。 急性胰腺炎:进食或饮酒后疼痛加重,取弯腰抱膝位疼痛 可减轻。 胆绞痛、肾绞痛及肠绞痛:发作时,辗转不安,变换体位 可使腹痛减轻。 胆结石:进食油腻食物可使腹痛加剧。 急性腹膜炎:深呼吸、咳嗽、转动体位时疼痛加重,故病 人多不愿改变体位。
2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健康史
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霍乱、病毒性肠炎和阿米巴 痢疾等。 急性中毒:河豚、砷、磷等中毒。 服用某些药物:利血平、新斯的明及洋地黄类药物等。 变态反应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胰腺疾 病及肝胆疾病等。 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性肠病、尿 毒症及神经功能性腹泻等。 不洁饮食史。
分类:急性腹痛、慢性腹痛。
2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健康史
腹腔内脏器炎症:胃炎、肠炎、胰腺炎、胆囊炎及阑 尾炎等。 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肠梗阻、肠套叠、胆道结石、 胆道蛔虫症及泌尿系统结石梗阻等。 脏器扭转或破裂:肠扭转、肠绞窄、肝破裂及脾破裂。 胃、十二指肠溃疡 肿瘤:胃癌、肝癌。 腹外脏器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下叶肺炎等。 某些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腹型过敏性紫 癜及尿毒症等。 停经史:育龄妇女。
对症护理
癌症疼痛护理 1、三阶梯药物止痛法 1)疼痛分级 2)止痛方案 3)使用原则 2、病人自控镇痛
用药护理 遵医嘱合理应用镇痛药。急性剧烈腹 痛诊断不明时,不可随意使用镇痛药物, 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6
护理评价
病人腹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三 1
2
便秘与腹泻 概 述
护理评估
3
4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病情观察 1.失水征象监测 (1)生命体征:定时监测和记录直至病情稳定。 (2)失水征象:监测并记录每日的出入液体量、尿 比重及体重。依失水程度不同,病人可出现软弱 无力、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减低,尿量减 少及尿比重增高,并可有烦躁、神志不清以至昏 迷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 持续性呕吐导致大量胃液丢失时,可引起代谢性 碱中毒。
身体状况
2.呕吐与进食的关系
神经性呕吐,常在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即刻呕吐,量少,呕 吐后可再进食。 餐后较久或数餐后呕吐见于幽门梗阻。 餐后近期呕吐,特别是集体发病者,多由食物中毒所致。
身体状况
3.伴随症状
伴腹痛、腹泻者多见于急性胃肠炎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伴右上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者,多见于肝外胆管结石和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伴剧烈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者见于颅内高压症。 伴眩晕、眼球震颤者多为前庭器官疾病。 剧烈呕吐病人,可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碱中毒。 伴意识障碍者,可出现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酮症酸中毒等。 病
全身性疾病: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糖尿病
前庭神经病:梅尼埃病(美尼尔病)特发性内耳疾
服用药物:抗生素、抗癌药及洋地黄等。 中毒:乙醇、一氧化碳及有机磷农药等。 精神因素:胃肠神经症。
身体状况
1.呕吐的特征
注意呕吐的时间、频度、方式、呕吐物的量与性状。 妊娠、尿毒症多为清晨空腹呕吐。 幽门梗阻多在下午或晚间呕吐,量大,含酸性发酵宿食, 不含胆汁。 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迟而少,呕吐物有粪臭味。 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频繁剧烈的呕吐,呕吐胃内容物甚至胆 汁。 上消化道出血时呕吐物呈咖啡色,甚至鲜红色。 颅内高压所致者,多无恶心先兆,呈喷射状,呕吐后无轻 松感。
血糖素)、B细胞(胰岛素)
消化系统概述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
使血糖升高 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全身各种组织加速摄取、贮存 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葡萄糖异生,使 血糖降低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护理
一
二
恶心与呕吐 腹痛 便秘与腹泻 黄疸
三
四
一
恶心与呕吐
1
2
概述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腹痛可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 剧烈腹痛常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
辅助检查
根据疾病不同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需作X线钡餐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 等
3
护理诊断
疼痛:腹痛
与胃肠道炎症、溃疡及肿瘤等病变累及脏器包膜、 腹膜壁层或腹部(内脏)的感觉神经有关。
焦虑
与剧烈腹痛、反复或持续腹痛不易缓解有关。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告知病人不良的 心理状态可诱发或加重腹胀,不利于疾病康复。
二
腹痛 概 述
1
2
护理评估
3
4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5
6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1 腹痛概念
概述
是局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炎症、缺血、损伤及理化 因子等因素刺激后,产生冲动传至痛觉中枢,所产生的疼痛 感。多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 可引起。
身体状况
1.腹痛的特征 注意评估腹痛部位、性质和程度
急性胰腺炎:中上腹持续性剧痛或阵发性加剧,可为钝痛、 刀割样痛或绞痛等,并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输尿管结石:可放射至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并随着结石 下移疼痛部位不断改变。 胃、十二指肠疾病:中上腹部隐痛、灼痛或不适。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突发的中上腹部刀割样剧痛。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壁肌紧 张或板样强直,有压痛、反跳痛 胆道蛔虫症:典型表现为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 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大肠疾病:下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 小肠疾病:多在脐周或脐部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
急诊科
姚婷
★
消化系统概述
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前者包括口腔、咽、食管、胃、 肠和肛门;后者包括唾液腺、 肝、胰和消化管内的黏膜腺 功能:是摄取和消化食物、吸 收营养及排泄废物,为机体新 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 还有内分泌、防御和免疫功能
口腔、咽、食管、 上消化道: 胃、十二指肠 消化道 分界为:? 空肠、回肠、盲肠、 下消化道: 阑尾、结肠、直肠、 肛管 消化腺 小消化腺: 胃腺、肠腺
一般护理
呕吐时应协助病人坐起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吐毕给予漱口。 意识障碍病人应尽可能吸净口腔呕吐物,避免 误吸,发生窒息;用纱布清洁口腔时,避免刺 激舌、咽及上腭等,以防诱发呕吐。 告知病人突然起身可能出现头晕和心悸等不适; 坐起时应动作缓慢,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饮食护理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或辛辣饮食,少量多餐,注意补 水。
身体状况
1.起病及病程
急性腹泻:起病急骤,病程较短,多为感染或食物中毒所致。 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见于慢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肠 道肿瘤或神经功能紊乱等。
身体状况
2.腹泻的特征
急性感染性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可多达10次以上。 细菌感染,常有黏液血便或脓血便。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暗红色或果酱样。 慢性腹泻,每天多排便数次,可为稀便,也可带黏液和脓 血,常见于慢性痢疾、炎症性肠病、结肠癌及直肠癌等。 小肠病变引起的腹泻,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可含有未完全 消化的食物成分,大量水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丢失。 结肠病变引起的腹泻,粪便中含较多黏液,量少、次数较 多。
3
护理诊断
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大量呕吐导致失水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频繁呕吐导致失水、电解质丢失有关。
焦虑 潜在并发症
与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有关。
窒
息
4
护理目标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无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呕吐减轻或停止,逐步恢复进食 未窒息或及时发现处理
5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分类及病因
反射性呕吐
主要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
中枢性呕吐
见于颅内压增高、前庭功能障碍、代谢障碍及药物或化学 毒物的影响等。
健康史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梗阻、胃
癌、胆囊炎、胰腺炎、肝炎、腹膜炎、肠梗阻及胃肠 道功能紊乱等。
神经系统疾病: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
癫痫及脑部肿瘤等。有无嗜酒史。
心理-社会状况 长期腹泻可使病人产生忧虑、紧张等心 理。 频繁腹泻常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和社会 活动,使病人产生自卑心理。
辅助检查
正确采集新鲜粪便标本作显微镜检查。 必要时做病原学检查。做血液生化检查等, 有助于判断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 衡失调。
4
护理目标
学会缓解疼痛的方法 腹痛逐渐减轻或消失
5理 用药护理
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 采取有利于减轻疼痛的体位。 急性胰腺炎:弯腰屈膝位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屈曲位 急腹症:平卧位
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急腹症未明原因前禁止进食 消化性溃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胆结石禁食油腻食物
消化系统概述
肝: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
重供血,血流量约为1500ml/min,占心输出量的1/4. 肝脏的主要功能有物质代谢、解毒作用、生成胆汁 胆:胆囊的作用是浓缩胆汁和调节胆汁 胰:为腹膜后器官,腺体狭长,分为头、体、尾三部, 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内分泌结构为散在于 胰腺中的胰岛,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细胞:A 细胞(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