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17世纪文学
路易十四与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最 伟大的古典主义喜剧家。 原名让·巴蒂斯特·波 克兰。 1652年开始创作剧本, 一生共创作了近30部喜 剧。 矛头直指教会、贵族和 资产阶级。
创作的第一阶段(1659-1663)
《太太学堂》海报
1659-1663,是莫里哀开 始创作古典主义戏剧的 时期。 比较重要的作品有: 《可笑的女才子》 (1659)、《丈夫学堂》 (1661)和《太太学堂》 (1662)。 《太太学堂》的上演标 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 的诞生。
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1.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 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崇尚理性。 3.模仿古代经典,注重 艺术形式的规范化。 (名词解释:三一律)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 四
高乃依(1606—1684)
高乃依一共写了30多 个剧本。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熙德》﹑《贺拉斯》 ﹑《西拿》和《波利 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 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一词来自西班牙 语,原指形状不规则的 珍珠,含有珍奇、奇妙 的意思。 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 格的术语最早是用来指 称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 建筑的特点。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现象 不仅存在于建筑领域, 而且存在于绘画﹑音乐 和文学领域。
西班牙文学
贡戈拉(1561—1627)
“贡戈拉主义”诗派轻 视人民群众,提倡为 “高雅人士”写作,作 品堆砌夸张的词藻,充 满各种隐喻和难解的词 句。其内容大都是人生 无常、终归毁灭等悲观 思想。 “警句主义”追求奇特 别致的联想和强烈的对 照,常把思想凝炼为简 短精致的警句。 返回
《无病呻吟》海报
《伪君子》
《伪君子》海报
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 (又名《达尔杜弗》)是 莫里哀的代表作 它从法国现实生活中取材, 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的 伪善。 在这部戏的序言中,莫里 哀提出喜剧家有干预生活 的权力,喜剧是一种社会 制裁力,是对时代道德的 批判。
《伪君子》情节
《伪君子》的主人公达尔杜弗 是一个宗教骗子,他以伪装的 虔诚骗得富商奥尔恭和他母亲 的信任 ,他却还不满足,竟 无耻地勾引奥尔恭年轻的妻子。 后者设下巧计,让丈夫亲眼看 到达尔杜弗调情的丑态。达尔 杜弗露出狰狞的面目,向国王 告密,陷害奥尔恭。但国王英 明,洞察一切,下令逮捕了达 尔杜弗。
约翰· 德莱顿(1631—1700)
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
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 在《论戏剧诗》和《悲剧 批评的基础》等作品中,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典诗 学的原则,为英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
约翰· 班扬(1628—1688)
王朝复辟期间带有民主 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他以整本旧约为背景创 作出一部伟大的寓言— —《天路历程》 (1678)。 《天路历程》以梦境游 历来描写基督徒追求信 仰的过程。
约翰· 多恩(1572-1631)
17世纪英国戏剧
一派是以本·琼生(1572-1637)为代 表的具有民主倾向的的进步作家,其 喜剧鞭挞贵族的腐朽没落,嘲讽资产 阶级的贪婪,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另一派是以约翰·弗莱契 (1579—1625)等为代表的贵族 派戏剧家,他们宣扬君权神授, 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让· 拉封丹(1621—1695)
拉封丹是法国古典主义 诗人﹑杰出的寓言家。 其《寓言诗》共12部, 239篇。 用动物影射人间社会, 生动地揭示出统治阶级 的专横暴虐﹑黑暗王朝 的黑暗腐败,具有鲜明 的民主倾向。
17世纪英国诗歌
一派是以约翰· 多恩为 首的“玄学派”,他们 的诗歌一般写爱情、隐 居生活或宗教感情。 另一派是反映贵族阶级 没落情绪的骑士派。他 们的诗多以爱情为主题, 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 缺乏真实严肃的感情。
让· 拉辛(1639—1699)
让·拉辛的创作代表 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刻》和《费得尔》。 拉辛着重揭露封建统 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 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 怒,他的作品具有更 鲜明的现实意义。
尼古拉· 布瓦洛(1636—17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尼古拉·布瓦洛是古典主 义的发言人和立法者。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用诗体 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 术》(1674)。 在《诗的艺术》中,他阐 明了古典主义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对法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 和概括。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英国在17世纪发生了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资 产阶级革命和随后的复 辟。英国是资产阶级革 命较早也较为深入的国 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期 间,产生了资产阶级革 命文学 。约翰· 弥尔顿 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
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
约翰· 弥尔顿(1608-1674)
弥尔顿他积极投身于 革命,写了大量的政 论性文章,抨击保皇 党和英国国教 王朝复辟后,虽遭迫 害,仍笔耕不辍,创 作出《失乐园》、 《复乐园》和《力士 参孙》等表现资产阶 级清教徒的革命理想 的传世佳作。
创作的第二阶段(1664-1668)
1664-1668,是莫里哀创作的成 熟期和“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 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他自己的最高 水平。 主要作品有:《伪君子》(《达 尔杜弗》,1664)、《唐璜》 (一译《石宴》,1665)、《恨 世者》(1666)、《悭吝人》 (1668)和《乔治· 唐丹》 (1668)等名作。
《悭吝人》(1668)
《悭吝人》成功地塑 造了吝啬鬼阿巴贡这 个不朽的文学典型。 在欧洲文学史上,这 部喜剧可以说是最早 揭露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金钱如何破坏温情 脉脉的家庭关系的作 品之一。
创作的第三阶段(1668-1673)
1668-1673,莫里哀的创作表 现出反贵族和反教会的强烈 战斗性。此前,他的喜剧内 容大都与路易十四的政策相 吻合,所以得到专制王权的 保护;晚期,他加强批判, 同国王的关系也出现裂痕。 这时期,他写了近10出喜剧, 较著名的有《贵人迷》 (1670) 和《无病呻吟》 (1673) 等。
《伪君子》海报
达尔杜弗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 型性,它已成为伪善、“故作 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
达尔杜弗肖像
《伪君子》插图:达尔杜弗被识破伪装
艺术特色
《伪君子》在艺术上是严格按照古 典主义原则进行创作的。体现了古 典主义戏剧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 中尖锐和层次分明等优点。 莫里哀对古典主义原则也有所突破。 他不顾古典主义关于各种体裁的严 格划分,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 素,使喜剧冲突更加紧张尖锐。他 还吸收了民间戏剧和各种喜剧体裁 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本的喜剧效 果。 莫里哀创造了新的近代喜剧艺术的 典范。
返回
讨论与思考题
1. 17世纪出现的三大文学样 式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世 纪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 17世纪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什么?换言之,它对文艺复兴 时期的文学相比有哪些新发展? 3. 你认为17世纪文学在西方 文学史上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 作用?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图 为 查 理 一 世 被 送 上 断 头 台
第一节 概述
17世纪欧洲的历史文化特征
17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 会经济制度剧烈冲突的世纪。 1640—16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 了欧洲近代史的帷幕,标志着资本主义取 代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仍旧处在封建统治 之下,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