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4.3 夫琅禾费衍射(29P)
《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4.3 夫琅禾费衍射(29P)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4.3-3)
相邻细波带发出的子波在P点的相位差:
(4.3-4)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距离狭缝中心点为x0处的细波带在P点引起的光振动初相位和复振幅: (4.3-5)
所有细波带在P点的叠加光振动复振幅及光强度:
(4.3-6)
(4.3-7)
式中:
(4.3-8)
N=0,即q=0时,P点为强度最大值。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3) 衍射光场分布的定量分析——振幅矢量叠加法
假设: ① 被狭缝限制的波面相对于P点可分割为无数个宽度为dx0的等面积细波带 ② 同一细波带上各点在P点引起的光振动振幅和相位相同 ③ 单位宽度的波面具有的光振动振幅为A0/a ④ 位于狭缝中心点处的细波带在P点引起的光振动初相位为0 结果: 宽度为dx0的细波带在P点引起的光振动振幅:
图4.3-7 计算机仿真的单缝的 夫琅禾费衍射图样
结论: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强度分布随衍射角度按函数关系sin2(a/a2)变
化;相邻暗条纹中心的角(线)间距相等,因而所有次极大值亮纹的 角(线)宽度相等,但主极大值亮纹的角(线)宽度为次极大值的两 倍;相邻次极大值亮纹中心不等间距,但随着衍射级次的增大,相邻 次极大值亮纹中心的间距趋于恒定;亮条纹的宽度(或相邻暗条纹中 心的间距)与狭缝宽度成反比,与照射光的波长及透镜焦距成正比。 采用白光照明时,除中央主极大值亮条纹为白色外,其余各级次亮条 纹均为彩色条纹,且每级亮条纹均以蓝紫色开始,红色终止。
L
s
s'
衍射屏在透镜后
图4.3-2 球面波照明下的夫琅禾费衍射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1 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观察
(3) 细激光束照射
衍射图样位置:衍射屏后较远处的任一垂轴平面上
C
l
P0
L
图4.3-3 细激光束照明下的夫琅禾费衍射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1) 衍射光场的形成机理
透过衍射屏的光场,可以看成是由被狭缝限制的波面上每一点发出的 球面子波的叠加。由于每个球面子波均包含各种方向的光线,因此透射光 场也可以看成是各种具有不同方向的平面波的叠加,并且每个方向的平面 波均来自所有子波的贡献。同一方向平面波在无限远或透镜的像方焦平面 上会聚于同一点,满足相长干涉条件时,该点为亮点;满足相消干涉时, 该点为暗点。
得:
0
归 一
1.0
化
强
度 0.5
x=tana
x=a
.
a0=0,sinq =0;
a1=±1.43p,
sinq =±1.43l/a≈±3l/2a;
a2=±2.46p, sinq =±2.46l/a≈±5l/2a;
a3=±3.47p, sinq =±3.47l/a≈±7l/2a。
-2.46p -1.43p
衍射图样位置:无限远或透镜L的像方焦平面上
4.3 夫琅禾费衍射
L0Lຫໍສະໝຸດ ClF0P
q
S
P0
f'
图4.3-1 平面波照明下的夫琅禾费衍射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1 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观察
(2) 球面波照射
衍射图样位置:光源的共轭像平面上
l S
L C
L
C
l
s
s'
衍射屏在透镜前
P0
S
P0
1.43p 2.46p
0
-3-p3 -2-p2 -p-1
00
p1
2p2
3p3 a
图4.3-5 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极大值点位置及归一化强度分布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② 条纹间距与宽度
暗条纹的角位置(傍轴条件下,即q很小时):
(4.3-10) 暗条纹角间距(相邻两个暗纹中心对透镜光心的张角)——亮条纹角宽度
(4.3-1)
x0
L
x'
B
P
被狭缝限制的波面相对于P点 l 可分割出的半波带数目:
a
q
C A DL
q P0
f'
(4.3-2)
图4.3-4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结论:N=2j+1,即asinq=(2j+1)l/2时(j=0, 1, 2, 3, ···),P点为强度极大值;
N=2j,即asinq=jl时(j=1, 2, 3, ···),P点为强度极小值;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主要内容
1. 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观察 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3. 矩形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4. 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5. 双缝与双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1 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观察
(1) 平面波照射
主极大值亮纹角宽度:
(4.3-11a)
线宽度: 次极大值亮纹角宽度:
线宽度:
(4.3-11b) (4.3-12a) (4.3-12b)
Dq0 Dx'
Dx'
0
j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a) 点光源照明
(b) 线光源照明
图4.3-6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讨论:① 极大值与极小值条件
强度主极大值位置:a=0,或q=0;主极大值强度:I(P)=I(P0)=Imax
强度极小值位置:a=±jp,或
,j=1, 2, 3, ···
(4.3-9)
极小值强度:I(P)=0=Imin; 强度次极大值位置:由
该点(线)处出现相长干涉,强度取极大值。
L C
l q P0
f'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垂直于狭缝方向的任意点P(线):
假设:狭缝宽度为a,观察场点P与透镜光心连线的方位角为q——相应平
面波分量的方位角。过狭缝边沿点B作该平面波的横截面BC,则狭 缝上两边沿点A、B发出的子波在P点的光程差(空气中):
L C
l
P
q
P0
f'
4 光波衍射与变换
4.3 夫琅禾费衍射
4.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2) 衍射光场分布的定性分析——菲涅耳半波带法
沿狭缝方向:波面不受限制,为自由波场,其强度分布反映了光源的几 何像沿狭缝方向的分布特征——点光源照明时为一亮点, 线光源照明时为一亮线。
垂直照射时的中心点P0(线):总的叠加光振动复振幅来自所有子波中平 行于光轴部分的贡献,并且各部分具有相同的相位延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