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第五章文学写作第一节诗歌一..概述1.诗歌是一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分行分节的句式章法、流转和谐的节奏韵律、蕴含情思的意象组合,借助于联想想象书法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

诗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

2.诗歌—按内容(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形式(格律诗、自由诗)—按发展(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按杂交(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3.诗歌的特点:表现生活的抒情性、流转和谐的音乐性、蕴籍形象的精炼性二.诗歌的意象、意境1.意象组合意象中的意是意念,指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象是具象,指表现对象的客观物态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态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契合的产物2.意境创造意境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主客体统一的整体意象所显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有大境界与小境界、所造之境与所写之境、宏伟之境与优美之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范畴(1)有我之境:诗人所描绘的具有强烈主观情感色彩的境界(2)无我之境:诗人把主观情感含而不露地融化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营造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三.诗歌的语言锤炼1.独特搭配2.欧化叠句3.提行转句4.省略跳跃5.想象比喻第二节散文一.概述1.散文是出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样式的源头和母体,是一种在字里行间流露真情、表抒真心,述说真意、传递真思,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确有其情的心理认同的文学样式2.散文—广义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之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文章,包括经书、史书—次义散文-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杂文—狭义散文-叙写“我”的经历、见闻、感受的文学作品,强调“自我亲感”的文体特征散文分类—表达方式-记叙性、抒情性、议论性散文—表现对象-感性、知性、审美、审智、都市、乡土、文化、旅游、闲适、纪实、网络、运动、生态、新生代散文二.散文的题材散文的写实特征主要体现在对题材的处理上,既要有最大限度的广角摄取(人、事、景、物、情、理六方面),又要有最大力度的精严选择(写实题材筛选的严格性,材料必须是真实的)三.各类散文的写作1.叙事为主的散文—以事件的叙述未写作重心手法:一字入骨,主旨凝聚;小中见大,以一当十2.写人为主的散文—人物描写为写作重心(外貌、神情、服饰、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突出个性,细节点睛;正反对比,从旁验证3.绘景为主的散文—描绘自然景物为主手法:逼真如画,生动形象;借景显意,传递情思(关键在寻找景与意的关联点)绘景重整体,状物重个体4.状物为主的散文—状写某种自然物或人造物为主的散文(动植物、工艺品、建筑物)手法:表里互化,形神兼备;托物遣怀,烘托情感5.抒情为主的散文—抒发某种情感为主旨手法:情景辉映,水乳交融;抑扬翻腾,迂回起伏6.议理为主的散文—表达见解、议论道理为主手法:借物明理,喻示本质;言尽意藏,文存余韵第三节小说一.概述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绘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审美认识与体验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二.小说人物塑造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相貌、表情、体态、风度)通过对外貌的描绘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做到“形神兼备”2.语言描写—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其语气声态的描写3.行动描写—对人物的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感受进行的描写常用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梦境、幻觉等方法展现人物内心情感人物是小说创作的第一要义,写人一定要抓住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切忌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三.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的胚胎就是故事。

小说最基本的要素是故事情节。

情节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基础,人物性格是在人物的行为过程中以及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的冲突中显现出来的。

情节就是一系列生活事件的演进过程,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是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艺术形式。

小说情节展开必须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四.小说的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风雨雷电、城镇村落等景物的描写2.社会环境描写—对人所处时代的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五.微型小说的写作微型小说(小小说)—超短篇小说,最多一千字要求:篇幅短小,缩龙成寸;构思巧妙,尺水兴波;人物精简,放大突出;语言洗练,言简意赅1.有个好标题2.设计好开头 3 .巧妙设悬念 4.结尾留余韵第四节剧本二.剧本的矛盾冲突1.集中性—指所反映的生活领域的矛盾冲突是高度集中的,设置人物不能过多,故事情节不能太复杂,人物活动的场景变化不宜过多2.动作性—戏剧和影视本质上是可见可闻的动作艺术,是通过演员扮演角色,以剧中人的行动和语言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三.剧本的人物对白1.口语化(人物语言的群众性和社会性,一听就懂)2.个性化(人物语言的独特性和性格化)3.潜台词(人物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四.剧本的表现形式1.戏剧艺术的场面设置与虚拟性2.影视艺术的画面语言与蒙太奇画面语言有有声和无声之分蒙太奇:本义为装配、构成,现转义为影视作品后期制作时镜头的剪辑和组合五.微剧本的写作指有人物、有故事、有时间、有场景有对话的短小精悍的小剧本,不超过1000字基本特征:人物少、时间短、篇幅小1.时空高度集中2.矛盾尖锐突出第六章实用写作第一节新闻类一.新闻概述(一)定义:是向公众发布的有价值的最新事实的报道(二)新闻的文体样式宏观: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微观;消息(简要、概括、迅速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新闻报道中最活跃、最主要的体裁)通讯(更加详实、具体生动地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三)新闻写作的要求1.重视采访采访方式:个别、座谈、问卷、观察采访2.务求真实新闻的基本要素:“5个W加1个H”(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怎样)3.凸显价值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信息量、社会意义的判断,是衡量事实能否成为新闻的标尺新闻的价值判断(1)时效性(2)影响力(3)显赫度(4)接近性(5)冲突性(6)反差性(7)人情味二.消息消息是以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事实的新闻体裁(一)消息的特点1.简要概括2.叙述为主3.文本结构特殊—倒金字塔结构(信息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结构的方式)(二)消息的写作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1.标题—非常重要,要求做到简明醒目,提示新闻内容,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导语—是消息独有的组成部分,作为消息的开头揭示新闻的要点和实质内容,吸引观众。

(一方面要承上,补充标题内容;另一方面要启下,定出主体展开的基调和叙述框架)以表现手法分为:概述型、描述型、评论型、设问型、橱窗型导语3.主体与结尾主体位于导语之后,作用有三:补充导语,让新闻事实更具体;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增加兴趣点,提高观(1)主体的常见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纵向结构-按照新闻事实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横向结构-以材料的逻辑关系安排结构,不受事件时间顺序限制(综合性、经验性、会议、反应未来计划的消息)(2)结尾以典型材料结尾,可以不留痕迹地深化主题;将导语中的悬念放到结尾揭秘,首尾呼应,颇有趣味;稍加议论或抒情,引起公众共鸣4.背景—背景是帮助人们理解新闻内容和意义的相关事实材料作用:解释新闻事实;说明新闻缘由;揭示新闻意义;增加新闻趣味分类: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三.通讯更详细、深入、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报道文体样式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对照(二)几种常见通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四.网络新闻定义:是综合运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图像、音响、动画等),借助于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主要形式:1.即时滚动式写作(是契合网络媒体特点,应运而生的全方位、全天候跟踪新闻事件发展的写作方式)2.超文本写作传统新闻—文字或文字与图片、影像、音频的简单组合,按照线性顺序组织的单个篇章网络新闻—运用网络特有技术—超链接,使新闻以层次化排列的篇章组合的方式呈现完整的网络新闻有五个层次:标题、内容提要、新闻正文、关键词链接、相关文章第二节理论类一.理论文章的概述(一)含义: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逻辑思维手段进行议事说理,以表达作者的观点、见解、主张的一类文章。

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二)理论文章的特点——内容的说理性、论证的逻辑性、行文的严密性二.理论文章的要素组合及论证方法(一)理论文章的要素组合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论点论据不在同一层次,作为连接方式论证问题不仅要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也要遵循辩证逻辑规律(二)理论文章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直接和间接)、因果论证法、对比法、喻证法三·文学评论(一)含义: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文学问题的理性思考具体的作家、作品是文学评论的主要对象;作品评论是最基本的样式2.文学评论的标准—恩格斯提出“美学的、历史的”标准作为科学(二)文学评论的功能——客观评价、扶优去劣解析作品、引导鉴赏总结经验、指导创作(三)文学评论的写作1.写作过程——研读作品、选择论题、收集资料、分析评论2.必须防止的错误倾向——复述式、标签式、肢解式、棍棒式、抚摸式评论四.学术论文1.含义:用来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体裁2.特点:学术性(遵守学术规范)、科学性、理论性、创新性(二)学术论文的写作准备——确立课题(课题要有价值、有创新意义、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收集材料潜心研究、得出结论(三)学术论文的格式: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附注五部分组成五.申论1.含义: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2.申论应试的基本环节阅读理解—归纳概括—提出对策—展开论述3.申论写作的思维方式—写作能力(核心)、思维能力(最基本)、阅读能力等第三节应用类应用文的类型——公务文书(请示、报告、通知、通报、通告、函)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由标题和正文组成,正文由导言、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公文式标题通常由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文体名称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