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笔记整理一、写作学得性质、目得、特点与内容1.写作学就是一门具有术科性质得专业基础课。
2.写作课得目得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得基础写作功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与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得文章。
3.写作得特点(1)综合性:写作就是一门综合性得脑力劳动。
①内容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社会、人生,工业、农业、军事、政治等均可书写。
②素养上,它离不开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秉性等。
③能力上,它涉及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达等众多方面。
④学科上,它相涉到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等。
所以,学好写作要作综合得学习、积累、训练。
(2)实践性:写作具有术科性质,像许多技艺门类一样,要训练、试验,由“内”而“外”勤学苦练,方能把综合得东西表现出来,方能成才。
(3)技能性:学习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规律,决不能像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掌握写作技巧:会观察,能感受,有敏锐得感觉,超常得想象力,善于发现问题,会构思,善谋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样样精通,语言有个性。
(4)独特性:写作就是一种个体性得创造性得精神劳动。
就是能动思维得过程,无论体裁得选择还就是其她。
二、写作规律写作得基本规律就是“物→意→言”得双重转化规律。
1.第一重转化:由“物→意”得“意化”转化(意化过程)2.第二重转化:由“意→物”得“物化”转化(物化过程)3.从双重转化规律瞧作者得能力结构由观察、调查、采访、阅读所形成得集录能力——积累生活;由想象、构思、立意、思索所形成得运思能力——认识生活;由谋篇、结构、表达、语言所形成得表达能力——表现生活。
三、学习写作得方法1.多瞧。
开放感官,积累生活。
2.多读。
精读博览,开卷有益。
3.多思。
质疑索解,独立思考。
4.多写。
勤写苦练,熟能生巧。
5.多改。
反复推敲,深化认识。
第一节情感素养一、情感得特点1.突发性。
没有计划、难以人为控制得。
人得情感常常会因一些与自己有关联得大事或小事而在瞬间产生与变化。
2.个体性。
人得情感与产生、发展以及它得强度因人而异。
情感得个体性根源于人们在气质、性格、经历、环境等方面因素得不同。
3.两极性。
情感具有两极性得特点。
爱与恨、喜与悲,狂喜与绝望,说明情感易走向极端,也易从高峰跌至低谷。
二、情感在写作中得作用1.情感就是写作得内驱力。
A、情感就是自我实现得一种途径;B、抒情得需要——积情在胸,不吐不快;C、情感使人工作充满热情,面对苦难百折不挠。
2.情感制约语言(字、词、句、段)得选择、故事情节得安排与表达手法得运用。
3.情感得流向制约作品得思想倾向。
三、情感得培养1.注重感受得捕捉与情感得积累。
2.个体体验、民族意识与人类情感相统一。
使文章所表现得情感丰富、强烈而有深度,而不就是单一、苍白与肤浅。
3.多写多练,融情于思而达于辞。
第二节思想素养思想具体地瞧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等。
一、思想就是作品得灵魂1.思想代表着作品得质感与境界。
2.思想反映着文品与人品。
3.思想制约着表达与技巧。
4.思想激发着变革与创新。
二、思想素养得培养1.加强理论学习,培养哲人心态。
2.深入社会生活,洞察人情世故。
3.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第三节文化素养一、文化素养与写作得关系1.作品就是作者文化素养得综合显现。
2.文化含量决定着作品得品位。
3.文化交融能开拓写作视野。
二、文化素养得培养。
1.兼收并蓄各种文化营养,尤其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得营养。
2.培养兴趣爱好,提高文化品格。
3.在鉴赏与生活中培养文化素养。
散文写作训练第一节艺术散文散文得概念,曾有一个逐渐演变得过程。
我国古代,有人把韵文以外得文章,统称散文。
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就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得文学样式。
散文诗以记叙与抒情为主得、篇幅短小、取材广阔、形式自由而文学性又比较强得那一类文学样式。
一、散文得分类1.散文得含义: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得散文与“韵文”相对。
狭义得散文指文学四分法中得散文,篇幅较短,题材广泛,笔调灵活,长于主体抒怀得文学样式。
2.散文得类型: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散文诗。
二、散文得特点1.题材广泛,以小见大2.手法多样,行文灵活3.形散神收,文情并茂三、散文得写法1.缘情构思2.善于立意3.严格选材4.锤炼语言四、散文写作得要求1.形式上得自由美2.无法而法,不拘一格3.内容上得自在美4.自得观:就是作者独特得生活体验,独特得瞧法与体验。
抒情散文得写作要求一、什么就是抒情散文以抒情为主体得散文就是抒情散文。
就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得描写来抒发感情得文章。
二、抒情散文得特点1、感情真挚而浓烈2、自然不矫情3、饱满而深刻三、抒情散文得分类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客观景物来抒发主观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2、因事缘情有一些事情得片段引发得抒情。
朱自清《背影》3、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韩晓慧《有话对您说》四、抒情散文得写作要点1.恰当得确定好抒情方式2.巧妙得安排抒情线索3.充分发挥联想得作用第二章采集篇——积累生活秦牧认为写作者应该有三个仓库:直接材料得仓库、间接材料得仓库、人民语言得仓库。
直接材料主要靠观察感受、调查研究;间接材料主要靠阅读理解、“横移碰撞”;语言得积累则应与生活、知识得积累相伴随,并注意“连锁排阵”。
材料摄取之后还要注意储存,并下一番“发酵”得功夫。
第一节观察能力得训练与培养一、观察作用观察,就就是仔细察瞧,就是作者通过视觉捕捉生活形象得一种心理过程。
注视+ 注意+ 默述= 观察1.观察就是作家得第二天性,就是创作得第一步,只有观察才能获得生活。
观察就是人们认识事物得起点,就是作家进行创作得第一步。
2.观察旨在抓住事物得特点,建立蕴藏丰富得“记忆世界”。
3.观察为意象活动提供可感得物象基础。
二、观察得类型及方法1.观察类型(1)定向观察:即心理学上得有意注意得视觉活动。
它就是一种有目得有计划得、对象与任务完全确定了得观察。
(2)机遇观察:即心理学上得无意注意得视觉活动。
它就是一种没有预定目得与计划得、因意外现象偶然引发得一种观察活动。
2.观察方法(1)概貌观察:即对事物总体轮廓得观察,如场面观察等。
它就是一种从“总体→局部→总体”得观察思路。
(2)层次观察:即对人、事、物表与里得观察,包括人得肖像与性格、物得形式与内容、事得前因与后果等得观察。
它就是一种从“外在→内在→外在”得观察方法。
(3)进程观察:即在动态中对人事物得一种观察方法。
包括性格得成长、事物得演变等。
它就是一种从人得“现在→过去→现在”,事得“过去→现在→将来”得观察思路。
(4)差异观察:即人、事、物之间得比较观察。
包括纵向得自比与横向得她比,它就是一种从“此→彼→此”得观察思路。
(5)细节观察:有目得、有意识得对事物得局部细节进行观察。
细节观察就是所有观察中得基点,它贯穿所有观察得全过程。
三、观察要求1.确定好观察视点。
包括身体视点与心理视点。
2.全方位开放感官。
五官开放,心灵激荡,提高感知生活得专注力。
3.抓住事物特征。
热情细致,体物入微,悉心比较。
4.勤瞧勤记勤思。
及时捕捉,多方联想,及时记录。
第二节感受能力得训练与培养席勒曾说过:“感受能力得培养就是时代最急迫得需要,这不仅因为它就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得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得改善。
”一、感受得作用1.感受得含义感受就是感官受外界刺激后,在心理上产生得一种心理体验。
它就是以情为核心得一种复杂得心理认知活动。
就是生活信号在人心灵上引起得颤动(简称心灵得颤音),带有浓厚得主观感情色彩。
感受与感觉得联系与区别。
感觉就是感受得基础,感觉属于人得生理反应;感受就是感觉得升华,属于心理反应。
感受与观察得联系与区别。
观察就是感受得基础,观察侧重于客观,感受就是对观察得深化,感受侧重于主观。
2.感受得作用(1)感受使客观事物染上情感色彩与个性色彩。
(2)作者对感受得融炼,可以升华为一种对生活得审美认识。
(3)感受得积累,可以形成作者作品得感情流向。
二、感受得心理结构1.感觉知觉。
感受作为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感觉、知觉与表象三个阶段。
2.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就是感受产生得沃土。
3.情趣与文化素养。
情趣与文化素养影响着感受得品位。
4.意志与信念。
崇高得理想信念,坚定执着得意志,制约着感受得内容与方向。
三、感受得方法与要求从主客体方面入手。
做到“感同身受,物我合一”。
1.“身入”生活抓物象,培养五觉形象。
(1)细察形色,丰富视觉形象。
(2)倾听音响,丰富听觉形象。
(3)善辨气味,丰富嗅觉形象。
(4)品尝甘苦,丰富味觉形象。
(5)辨析冷暖,丰富肤觉形象。
2.“心入”生活抓情感,丰富内在记忆。
(1)要多情善感,由形生情。
(2)感受要独特,基于物象,情有独钟,不落俗套。
(3)大处着眼,小处体味,捕捉动情点。
(4)感情真切独特,深刻具体。
切忌虚假、一般、肤浅与模糊。
第三节采集能力得训练与培养一、采集得作用采集就是通过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获取写作材料得方法。
集录就是间接获得写作材料得重要方法。
二、调查采访得方法1.选好对象。
有价值;有代表性。
2.做好访前准备。
背景材料;理论政策;调查提纲。
3.掌握谈话艺术。
寻找环境,创造气氛;谦虚恭敬,甘当小学生;因势利导,掌握主动权。
4.写好采访记录。
记清基本观点;梳理脉络梗概;抓住通篇关键点;突出典型事例;记好生动细节,记准重要原话。
三、集录得方法1.广泛涉猎,开卷有益。
2.学会写读书卡片。
3.学会做读书笔记。
记叙散文得写作要求一、记叙散文得定义记叙散文就是以记人、叙事为主得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对人物经理、言行、事件发展变化得描述与对环境、场面得摹写,来传情达意。
它使用得主要表达方式就是叙述与描写。
重在记叙得完整圆满,不可以只注意表达情思而忽略了记叙,或者把记叙放在科次要得位置。
二、记叙散文得特点1、选材自由2、侧重写实这就是记叙文有别于叙事文学得重要特点3、笔法灵活4、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三、记叙散文得分类1、记人型这类散文抓住人物得主要思想性格特征,记写人物得经历、事迹,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得叙述,以及人物语言、行动、她人对这一人物得态度等细节得描写,刻画出鲜明得人物形象,并力求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2、叙事型这类散文以叙事为主,可以有鲜明得人物形象、成功得景物描写、强烈得情感抒发,但从写作得侧重点来瞧,它就是这种记叙事件得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系列过程得。
四、记叙散文得写作1、选材要严①新颖,尤其角度要新。
②要有丰富得内涵,有开掘得余地。
③要精粹,能以小见大2、开掘要深3、布局要巧4、语言要精(少、准)记叙散文得语言要求:简洁:言简意丰,力求尽可能少得文字表达尽可能多得意思。
自然:平白如话为基调,不排除艺术修饰与雕琢,但必须确保自然清新,美得平易、美得自然,就像就是一个美人着了朴素得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