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论 (3)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3)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4)第四节研究工作概况 (4)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六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6)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8)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11)第一节建设条件 (11)第二节用地面积的确定 (14)第三节场址选择 (14)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6)第一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6)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7)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方案 (18)第一节规划设计方案 (18)第二节设计方案 (25)第六章环保与节能 (33)第一节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33)第二节环境保护 (34)第七章节约用地 (37)第八章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38)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第一节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39)第二节投资估算 (41)第三节资金筹措 (43)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市**新区湿地公园二、项目承办单位**市**新区管理委员会三、项目建设地点**市**新区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一、国家和山东省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条例等。
二、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现行行业规划技术标准。
四、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
五、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可行性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或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提高项目开发建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3)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4)规划设计方案(5)环境保护和节能(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二、研究工作的重点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的确定;3、规划设计方案;4、场址选择与配套建设条件;5、环境保护、节能等工程方案;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四节研究工作概况我院接受**市**新区管委会关于编制**市**新区湿地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调研工作。
在全面了解**市**新区总体规划及湿地公园规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与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磋商,同时对研究的主要原则进行了讨论,在了解和掌握大量基础资料后,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研究。
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征求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经院审核后,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第六节可行性研究结论近几年来,济宁市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城区建成面积已达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万人。
规划建设任城新区是**市政府批准并作为任城区"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是拉开城区布局框架的重要项目,也是城区60多万市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强烈愿望。
建设**市任城新区项目对于做大做强做美城区,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组群结构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湿地公园为自然山水园林式综合性公园,公园的建设将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带动区域发展,很好的提升地块价值,又可为市民提供舒适、生态的户外环境,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集会的需求。
依据**城市规划建设新的目标定位,按照“实施西跨东拓南联北延,加快中心城区突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城市发展规划要求,该方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切实可行。
本项目投资总额7984.25为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3575.07万元,其他费用4176.63万元,预备费232.55万元。
项目所需建设资金7984.25,部分财政拨款部分自筹。
本项目计划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建设工期约为1年。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区域性经济发展规划,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山东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项目建成后,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创一个生活、学习、娱乐休闲的优美环境和场所,这对于促进人们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促进经济建设、构筑和谐**,加快组群结构大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区位于鲁西南平原,北靠泰山,南临微山湖,东接孔孟故里,西连水泊梁山。
环绕**市区,地理位置优越,历来为鲁西南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全区总面积881平方公里,辖九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536个行政村,人口62万。
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湖泊遍布,闻名遐迩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
**历史悠久,夏为有仍国,商为仍国,秦置**县、亢父县,以后建制区划屡经变迁,1993年更名为**市**区。
**环城濒湖临矿,区位优势突出。
水陆空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善,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电力供应充足。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位于山东“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组群结构大城市的腹地,是**城区拓展的基地和商家投资兴业的乐土。
闻名遐迩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日荷高速、京福高速横贯东西,新石铁路和京沪铁路、327国道和105国道十字交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给**区经济的腾飞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
**区拥有881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呈包围之势的城乡格局,成为**市目前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
然而,有区无城的尴尬局面使**区的城市建设停留在单打独斗的较低层面上,而无法实现系统整体的全面开发。
为了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区建设“东拓、西跨、南连、北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为搭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经**市政府批准,**区政府按照**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论证了**新区开发建设项目,并作为**区“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城市湿地公园为新区规划的一部分。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湿地公园项目及新区道路的建设落实,可有效改善北城区的城市环境,带动区域发展,极大地提升周围的地块价值。
二、是落实**城市发展规划、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需要。
在**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面貌,绿化美化**,为市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环境。
湿地公园位于**新区中部,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市的总体规划,是**新区规划有效组成部分,可为**市民,特别是新区市民提供舒适、生态的户外环境,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集会等需求。
三、是**区城区开发建设的要求**区总面积881平方公里,人口62万,长期以来**区有区无城,**区的各单位分散在市区,尴尬的局面使**区的城市建设停留在单打独斗的较低层面上,无法实现城区的全面开发建设。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区迫切需要建设自己的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良好的新城区。
四、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文化统筹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市在进位争先建强市征程上阔步前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综合实力实现了大的飞跃。
但全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区缺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文化体育等公益活动场所。
2、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富强和谐**的现实需要。
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构成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不仅要靠经济强市,也要靠文化立市,因此,应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
3、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建设好文化基础设施,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项目建成后,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创一个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娱乐休闲的优美环境和场所,这对于促进人们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构筑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其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第一节建设条件一、地形地貌该区属汶泗冲洪积平原区的一部分,受古运河、泗河、黄河、运河多次决口泛滥沉积,形成了岗地、洼地、浅平洼地、微斜平原和背河连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当地有九岗十八洼之称,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平均高程约37m,北部高达40m,南北地面比降为万分之八。
地面坡水由北向南汇流。
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为平地。
二、气候条件**市地处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候温和、降雨稀少。
冬季干旱寒冷,雨雪稀少。
年平均温度为13.5摄氏度,月平均最高温度29摄氏度,日最高气温41.6摄氏度,月平均最低气温4.1摄氏度,日最低气温-19.4摄氏度,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01.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654.7毫米,年最大蒸发量1819.5毫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
常年主导风向为SSE风,平均风俗2.3m/s。
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厚度0.3m。
三、水文地质条件**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梁济运河、老运河、光府河、东鱼河、洙赵新河、西支河等。
**区是北方淡水资源富集区,北湖、京杭大运河、古运河、光府河、洙赵新河为天然水源,还有龙龚河、赵王河等都流经此地,水面13.7万亩,占总面积的10%。
**区地质构造:其覆盖地层系第四系松散冲击沉淀物,最小厚度为180米。
根据第四系覆盖层岩性分汶泗山前冲积平原区和滨湖平原区。
滨湖平原区:滨湖平原区大部分位于**区的南部,由东、北、丙三个方向倾斜于湖,地面坡降在1/3500~1/7000之间,总面积为4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6.1mm。
滨湖平原区为黄泛区,地势平坦,地面开阔,第四系松散沉淀物较厚,发育良好。
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主要为孔隙水,岩性以粘土、亚粘土以及粉细沙为主,砂粘相间,潜水埋深不大于3米,90米内砂层较为普遍集中,为2~4个含水组,砂层累计厚度一般在4.7~25米之间,地下水坡降为1/5000。
孔隙水以碳酸盐型为主,矿化度一般为0.2~0.8克/升,pH值在7~8之间,呈弱碱性,水温16℃左右。
该区地下水地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周边补给,其次是地表水灌溉回归及湖河侧渗补给。
滨湖区地下水径流方向为:湖西由西向东,湖东由东向西,湖北进入80年代后受地下水超采地影响,由原来的由北向南改为现在的由南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