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架及火炬安装方案火炬高60m,塔架高56m,我方采用塔架正装,火炬筒体倒装法分别进行施工。
因塔架及火炬为厂家全部加工完毕的组件,拉运到现场,塔架按施工图上每段长度进行螺栓组对,而火炬筒体则不能确定长度,暂且以每段10m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写。
一、人员调动安排1、塔架安装为专业高空作业电工,从江汉总部调动10人至普光进行安装,安装中配合10人进行施工。
2、火炬筒体施工中,安排6个管工及2名焊工1名气焊工进行安装,同时配合6人时行施工。
二、施工方案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安装程序施工准备0—9m塔架组装9-20m塔架组装20-30m塔架组装30-40m塔架组装40-50m塔架组装50-56m塔架组装第一段带火炬头火炬筒组对46-60m(倒装) 第二段火炬筒组对36-46m(倒装) 第三段火炬筒组对26-36m (倒装) 第四段火炬筒组对16-26m (倒装) 第五段火炬筒组对9-16m(倒装) 底部筒体组对施工机具拆除、现场清扫火炬吊装程序示意图(2)施工现场辅助基础平面布置图图中基础1为塔架基础(共3个);基础2为火炬基础(共1个);基础3为塔架临时风缆绳基础(共3个新修),基础中心距火炬基础中心约60m左右;风缆绳基础辅助基础的修筑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上图进行施工,若因其它因素,现场无法满足要求,基础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2111333时火炬塔架区域内需进行场平硬化,硬化方式为300厚毛石。
(3)塔架的吊装方法及机具塔架的吊装采用内悬浮式抱杆进行吊装。
内拉线悬浮抱杆由朝天滑车、朝地滑车及抱杆本身构成。
在抱杆两端设有连接拉线系统和承托系统用的抱杆帽及抱杆底座,抱杆选用薄壁钢管抱杆φ159×12m,插入式接头组合.单片组塔法现场布置示意图被吊塔片;2-起吊绳;3-朝天滑车;4-腰滑车;5-地滑车;6-承托绳;7-攀根绳;8-控制绳;9-抱杆;10-朝天滑车;11-绞磨抱杆露出已组塔段的长度及插入已组塔段的长度应保持7:3。
为了方便构件安装就位,抱杆可以稍向吊起的构件侧倾斜,其倾角不得大于10°。
抱杆承托绳施工工艺见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抱杆的承托系统由承托钢丝绳、平衡滑车和双钩等组成。
承托绳由两条钢丝绳穿过各自的平衡滑车,其端头直接缠绕在已组塔段主材的节点,通过专用夹具固定于铁塔主材上,起吊绳选用φ12.5规格的钢丝绳。
承托系统布置示意图塔段主材;2-承托钢绳;3-底座环;4-双钩;5-抱杆座牵引设备选用30kN级机动绞磨,用地锚固定绞磨。
绞磨距塔位的距离不小于1.2倍塔高,绞磨手能观测到起吊构件。
组立过程将塔架塔腿组立好,以便固定抱杆,再进行塔件吊装作业。
塔腿组立采用分件组立法,先用吊车组立塔架塔腿,拧紧地脚螺栓。
竖立抱杆之前,将运到现场的各段抱杆按顺序组合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而正直的整体,接头螺栓拧紧;将朝天滑车及抱杆临时拉线与抱杆帽连接,将起吊钢绳穿入朝天滑车;当抱杆立至80°时应停止牵引,在塔腿上方收紧抱杆前方拉线达到抱杆立正的目的,同时将抱杆拉线固定于塔腿主材上。
起吊滑车利用塔腿起吊抱杆布置示意图提升抱杆采用抱杆提升系统,将提升抱杆的钢丝绳的一端绑扎在已组塔段上端主材接点处,通过抱杆的朝地滑车,再通过起吊滑车引至地滑车后直至绞磨。
构件起吊前,吊点绳、攀根绳必须按规定进行绑扎;构件开始起吊,攀根绳收紧,控制绳完全放松;起吊过程中,在保证构件不碰已组塔段的前提下,尽量松出攀根绳以减少各部锁具受力;地上人员应严密注视构件起吊情况,严防构件挂住塔身;塔件下端提升超过已组塔段上端时,暂停牵引,由塔上作业人员指挥松出攀根绳,使构件主材对准已组塔段主材时,再慢慢松出牵引绳,直至就位。
吊装中采用单片吊装,以保证吊装中的安全性。
提升抱杆采用抱杆提升系统.抱杆提升的现场布置如下图所示.抱杆;2-提升拉线;3-起吊滑车;4-牵引绳;5-朝地滑车;6-上腰环;7-下腰环;8-双钩;9-机动绞磨;10-地滑车将提升抱杆的钢绳的一端绑扎在已组塔段上端的主材节点处,通过抱杆的朝地滑车,再通过起吊滑车引至地滑车后直至绞磨。
提升抱杆前,绑好上腰环6及小腰环7,使抱杆竖立塔架结构中心位置,将3条拉线由原绑扎点松开,移到新的绑扎位置上予以固定。
拉线应固定在已组塔段三根主材最上端的节点处,各拉线固定方式应相同,拉线呈松弛状态。
启动绞磨,收紧提升钢绳4,使抱杆提升约1m后,将抱杆的承托绳由塔身上解开。
继续启动绞磨,使抱杆逐步升高至3条拉线张紧为止。
将3条承托绳串联双钩后固定于已组塔段主材节点处,收紧承托绳使受力一致。
调整抱杆拉线,使抱杆顶向被吊构件侧略有倾斜。
松出上下腰环及提升抱杆的工具,做好起吊塔片的准备。
(4)主要索具受力计算1、攀根绳静张力计算及长度选择当抱杆为竖直状态时,假设攀根绳对地夹角为ω,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攀根绳及起吊绳的工作状态;(力系分析由正弦定理F/sinm1=T/sin(90+w)=G/sin[90-(w+m1)]即F/sinm1= T/cosw=G/cos(w+m1) (38-3)其中m1=tg-1(B/2+X)/L1 (38-4)式中F-攀根绳的静张力.kN;T-起吊绳的静张力.kN;G-被吊构件的重力, kN;m1-起吊绳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B-已组塔段上端的塔身宽度,mX-已组塔段上端至被吊构件间的水平距离,mL1-抱杆露出已组塔段的垂直高度,m由式(38-3)可得出攀根绳受力的计算式为F=sin(m1)*G/cos(w+m1) (38-5)计算攀根绳的受力系数.由式38-5看出,假设G=1时,攀根绳的受力系数为K F1=sin(m1)/cos(w+m1) (38-6)构件在起吊过程中,w是一个变数,取其较严重时,w=30~45°.攀根绳长度取与塔架高度的2倍.2、抱杆承托绳及塔架主材受力计算抱杆所受的轴向力及抱杆自重,经由抱杆底座传递给承托系统,承托系统所受张力在三条承托绳间分配.根据承托绳的工作状态受力分析图如下:承托绳的工作状态(承托绳的受力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1/sin(m+n)=S2/sin(m-n)=(N+G0)/sin2m (38-39)经演算得S1=[(N+G0)sin(m+n)]/sin2m (38-40)S2=[(N+G0)sin(m-n)]/sin2m (38-41)式中S1-抱杆的起吊构件侧承托绳的合力,kN;S2-抱杆的起吊构件对侧承托绳的合力,kN;G0-抱杆自身重力,kNm-承拖绳合力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n-抱杆与铅垂线间的夹角(°)比较式38-40与式38-41可以看出,S1大于S2,即抱杆的起吊构件侧的承托绳比抱杆另一侧承托绳受力大,故统一取S1作为承托绳的依据.则塔架主材所受的最大轴向压力F1=S1cosw, 最大垂直拉力F2=S2sinw.(4)火炬筒体吊装方法及机具火炬筒体的吊装利用火炬塔架为承力平台,根据火炬筒体的重量及塔架的结构,在塔架的45米处设立起吊平台,用5T卷扬机及倒向滑轮和滑轮组起吊火炬筒体,利用组立塔架的外部脚手架配合起吊作业,完成火炬筒体的吊装。
火炬筒体加火炬头的总重量约为4.5T (不算最下部一段直径为600mm 的火炬筒体),采用3台3T 卷扬机通过倒向滑轮及滑轮组起吊筒体,吊点及连接方式如下图;吊点选在塔柱与横杆的结合处,通过3T 吊带连接,起吊绳与筒体的连接过通焊在筒体上的吊耳连接,吊耳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横杆塔柱吊点筒体起吊绳具体提升过程:A 、根据本火炬筒体高度,在底于单根火炬筒体0.8m 处设置焊接平台一处,便于焊接及射线检测;辅助用外脚手架每间隔10m 与火炬塔架进行软连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
B 、通过45米处起吊平台的三个倒向滑轮分别与三台3T 卷扬机相连,同时起吊火炬筒体。
C 、首先将火炬头吊装进火炬塔架内,再吊装单根火炬筒体,连接火炬头。
D 、单根火炬筒体从塔架底部9米高裙座处送进塔架内,用焊接平台处设立的两个2T 倒链提升,再用起吊装置进行起吊筒体。
E 、以此类推安装全部火炬筒体,安装的同时,将厂家提供的火炬筒体与塔架的软连接也安装上,调节软连接的松紧度,即保证火炬筒体提升不受限又控制火炬体的摆幅。
(5)塔架及火炬的找正筒体吊耳φ10钢板塔架的找正采用全站仪找正,在组对过程中,每组对一段塔架时,用水准仪沿垂直方向找正,每一段塔架的斜杆“十”字交叉点(下图中打圈点)在垂直线上;两个方向都达到要求为合格 (可在螺栓孔处加钢性垫片来调整垂直度,但必须取得监理及设计的认可)。
火炬筒体,采用细钢丝绳在两个互为900的方向进行筒体的直线度的测量,直线度满足要求后,对筒体进行焊接。
(6)塔架及火炬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1)在以火炬为中心的10m 半径范围内架设安全网,在火炬的塔架临边处设置可靠的防护栏杆,并作醒目标识。
(2)在安装塔架的同时,搭设外脚手架,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3)施工人员高处作业必须配戴安全帽及安全带,安全带系于安装稳固的塔架上。
(4)施工操作平台(吊笼)必须牢固,每次起吊前,必须经过全站仪全站仪全面检查,在起吊至作业点时,还必须与作业点固定牢固。
(5)较大塔架杆件吊装必须单根吊装,小件多件吊装时,必须做牢固连接。
(5)脚手架地基必须经过夯实处理,每天施工前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的检查。
施工措施用设备及材料16 吊带3T条3017 全站仪台 2施工人员统计表序号工种人数工作时间(天)备注1 高空作业电工10 45 立塔架2 架子工10 45 立塔架3 管工 6 30 安装筒体4 焊工 1 30 安装筒体5 气焊工 1 30 安装筒体6 普工10 45 辅助施工抱杆施工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