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呼吸道特点ppt课件

小儿呼吸道特点ppt课件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做好呼吸道隔离。
对症治疗 发热→退热,惊厥→镇静
急性传染病早期
抗感染治疗
“上感” 症状。
常为许多传染病早期
上呼吸道感染 90% 是病毒引起为自 限性疾病,可适当选用抗病毒药物,
如病毒唑、阿昔洛韦、更昔洛韦。
急性阑尾炎
合并中耳炎、扁桃体炎、鼻窦炎时可
“上感” 伴腹痛者注意鉴别。 选用抗生素,常选择青霉素。
呼吸类型
:腹式,胸腹式
呼吸功能特点 :肺活量,潮气量,气道阻力,血气分析
• 肺活量 • 潮气量 • 气道阻力 • 每分钟通气量 • 功能残气量 • 气体弥散量

2020/11/20
呼吸潜在力差
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小儿气道阻力大
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成人相似
肺体积与肺弹性回缩力有关
小儿肺毛细血管总面积小,气体弥散量小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一种常见及轻微、但传染 度颇高的传染病,可由多种 的肠道病毒引致,常见于夏 天及初秋时分。此病多发于 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 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 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 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 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 发展快,会导致死亡。引发 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 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 16型(CA16)和肠道病毒 71型(EV71)最为常见。
咽鼓管 较短 且宽 呈水平位
咽喉部 咽部狭窄 垂直 喉软骨 发育差 喉部呈漏斗型,淋巴组织 丰富
腭扁桃体(扁桃体)1岁后增大, 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 后渐退化
咽扁桃体(腺样体、增殖体) 6-12月时发育
鼻泪管 短、开口瓣膜发育不全
2020/11/20
a
❖ 易受感染 ❖ 易患急性鼻窦炎或鼻塞 ❖ 易患中耳炎 鼓膜内陷影
肺泡数量少;肺泡面积出生时 2.8 ㎡,8岁时 32 ㎡,成人 75 ㎡
❖ 气道异物多发生于右侧 ❖ 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下呼吸道,
发生间质性肺炎、 ❖ 肺气肿或 肺不张、肺下部坠
积性肺炎; ❖ 支气管肺炎时常发生缺氧征
2020/11/20
a
4
胸廓和纵隔的特点
呼吸时胸廓运动幅度小,肺不张,
胸廓:婴幼儿呈圆筒状,膈肌位置 ↗ 影响肺通气,肺换气
2020/11/20
a
17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由柯萨奇 A 组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
体征:局部以咽峡部(咽腭弓、悬雍垂 软腭)及口腔粘膜 等处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疱疹,初期红晕,后形成溃 疡。
症状:病程1周左右。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 吐
婴幼儿易合并下呼吸道感染。
2020/11/20
2020/11/20
a
9
血气分析
2020/11/20
a
10
Imaging examination
2020/11/20
a
11
纤维支气管镜
2020/11/20
a
12
肺功能
2020/11/20
a
1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定义: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 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 病。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
a
6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reathing frequency and rhythm
Age
bpm Age
bpm
newborn 40-44 4--7Y 22
1M--1Y 30
8-14Y
20
1--3Y 24
2020/11/20
a
7
呼吸道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功能较差 特异性功能也较差 婴幼儿分泌型IgA低,其它免疫球蛋白(IgA、 IgG )含
小儿呼吸道特点
2020/11/20
a
1
2020/11/20
上呼吸道
:鼻、鼻窦、咽、
咽鼓管、 会厌、喉
下呼吸道
: 气管、支气
管、毛细支气 管、呼吸性毛 细支气管、肺 泡
胸膜、纵隔 和胸廓★
a
2
上呼吸道特点
鼻 鼻腔短小 没鼻毛 血管丰富 粘膜柔嫩 4岁后下鼻道形成
鼻窦 出生时较大(15岁接近 成人)
响听力、先天性喉喘鸣 ❖ 鼻泪管阻塞、结膜充血
3
下呼吸道特点
气管位置较高,分叉于第 3 胸 椎水平,右侧支气管短粗直, 左侧支气管细长
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 柔软; 呼吸肌发育差,缺乏 弹力组织
气道内血管丰富、粘膜柔软、 纤毛运动差、粘液腺分泌不足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血管 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 隙较宽,使婴幼儿肺的含气量 少而含血量多
些病毒感染可伴皮疹) ➢ 重症:高热,惊厥,全身症状重,脐周腹痛;体检:咽、扁桃体、颌 下淋
巴结、肺部、皮疹
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 疱疹性咽峡炎 ➢ 咽-结合膜热
并发症:
➢ 临近器官感染 五官疾病
➢ 向下蔓延
支气管炎、肺炎
➢ 急性肾炎、风湿热
2020/11/20
a
16
诊断及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 有明显流行病史。临床症状较 一般“上感”重。
高,呼吸肌发育差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纵膈:大,占胸腔内较大空间,周 围组织松软,富有弹性
↗பைடு நூலகம்↘
肺扩张受限制 在气胸或胸腔积液时易发生纵膈转

❖ 小儿的胸膜对炎症的局限性能力差, 易感染扩散并积液、粘连。
❖ 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疾病等,易 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2020/11/20
a
5
呼吸频率与节律:频率快,易节律不齐
量也低 肺泡巨噬细胞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数
量及活力不足
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易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下呼 吸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疾病。
2020/11/20
a
8
呼吸系统监测方法
物理检查
➢ 视诊 呼吸频率 三凹征 呻吟 ➢ 吸气性喉鸣及呼气性喘鸣 ➢ 肺部啰音
2020/11/20
a
14
病因
病毒为主:90%以上 细菌较少:多在病毒基础上继发 肺炎支原体:亦可见到
生理特点,免疫特点,疾病,护理不当, 气候改变,不良环境均可影响本病,反复 感染或病程迁延。
2020/11/20
a
15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一般类型的上感
➢ 轻症:鼻部症状,临近组织感染,发热, 呕吐及腹泻 (有些患者炎症致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痉挛伴腹痛误诊为急腹 诊,有
a
18
咽-结合膜热
病原:腺病毒有41种,多见3、7、11型感染,并持续存于上呼吸道。 春夏季多发,可引起儿童集体机构的流行。
症状:
发热 多急骤高热
咽炎 伴扁桃体炎/化脓
结膜炎 双眼或一侧
伴随症状: 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消化系统症状 病程1—2周。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
2020/11/20
a
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