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润中心资料管理会计报表与绩效指标架构图

利润中心资料管理会计报表与绩效指标架构图

利润中心财务手册(试行版)二零一零年十二月目录1、利润中心管理会计报表说明 (1)1.1、设计总体思想及原则 (1)1.2、利润中心财务报表的指标说明 (2)1.3、利润中心绩效月报 (8)1.4、测算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考核标准 (8)2、利润中心绩效指标架构图说明 (9)2.1、建立绩效指标架构图的目的 (9)2.2、总部及各级利润中心绩效指标架构图说明: (9)3、策略性预算程序 (16)4、成本对话的机制 (17)4.1、定义 (17)4.2、分摊的原则 (17)4.3、公式 (17)5、版本说明 (17)附表: (18)附表一:一级利润中心(分公司总经理)绩效指标月报表 (18)附表二:二三级利润中心(营销高级经理/销售经理)绩效指标月报表 (20)附表三:二级利润中心(生产副总)绩效月报表 (22)附表四:三级利润中心(制造部经理)绩效月报表 (28)1、利润中心管理会计报表说明1.1、设计总体思想及原则1.1-1总体思想设计绩效月报(管理会计报表)主要以支持各级利润中心的经营分析及决策为目的。

企业的经营分析及决策需要极大量的信息,不能局限于传统财务会计损益表的信息,必须要在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其它需要的信息,提供利润中心主管在经营管理上有关的讯息才能完成。

1.1-2设计原则1.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重新整合各类有效信息利润中心绩效月报(管理会计报表)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依据实际需要对企业各类信息的重新整合,传统财务报表与利润中心管理会计报表之间数据的来源相同,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2.以管理会计的理论为设计基础利润中心绩效月报(管理会计报表)与传统财务报表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A、核算对象不同:传统的财务报表以“产品”和“会计科目”为核算对象,利润中心绩效月报(管理会计报表)以企业中的“责任组织”和“责任人”为核算及表达对象;B、核算目的不同:传统财务报表的核算目的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审计部门等外部人士”看的,将其利用于进行分析和决策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利润中心的绩效月报(管理会计报表)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分析及决策提供支持;C、理论依据不同:传统财务报表的核算必须依据国家的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核算法规进行,所以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核算方法、核算程序、报表格式、指标计算等方面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利润中心绩效月报则不同,其核算的理论依据是“管理会计”的思想,如:利用“边际贡献”、“本量利法”、“责任会计”等,“管理会计”的理论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但不追求和外界的比较性。

1.1-3利润中心绩效月报的特点1.具有灵活性:报表格式灵活,完全依据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由企业自行设计;可以因企业管理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报表时间灵活,出报表的时间可以因企业的不同需求随时设计随时报出;指标计算公式灵活,财务指标的计算可以依据企业考核的需求给定。

2.具有实用性和普及性:利润中心绩效月报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需求设计,为企业的经营分析决策服务,必须为各级利润中心的主管提供通俗易懂的管理讯息。

A、及时性利润中心管理会计报表的及时性十分重要,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具有时效性,月报应在每月的5日前报出,其他的报表在需要时报出;B、准确性利润中心的绩效月报与传统的财务报表之间在相关数字的来源上、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上必须一致,不能存在逻辑错误;C、企业系统的支持性企业现存的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保证及时、准确、完整提供报表。

1.2、利润中心财务报表的指标说明1.2-1各级利润中心选定为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如下图1.2-2新引入的三个指标:使用资金报酬率、万元使用资金产量、人均边际贡献;1.使用资金报酬率=净利润÷使用资金平均余额使用资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净值使用资金报酬率=净利润÷使用资金可以分解为:资金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利润率(销售收入/使用资金)×(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净利润/成本费用)优点:*反映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具有横向的可比性,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比较;*有利于白象资金的配置优化,促进白象提高资金利用率;2.万元使用资金产量=实际产量(吨)/万元使用资金表明每万元使用资金占用产出量。

3.边际贡献=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费用;也就是将传统会计核算中的财务资讯按照管理会计的理念重新组合,如下图:边际贡献是一个重要的获利能力的指标,边际贡献实际等于目标利润总额应加上应消化的固定费用总额。

边际贡献首先用来吸收固定成本,然后才是利润。

计算边际贡献的作用:*保本点的计算;*目标利润的计算;*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管理会计报表”设计的理论基础;*支持内部决策;(边际订单、边际产品的决策)1.2-3各级利润中心财务指标的含义1.三级(制造部经理)利润中心A、考核指标(1)制造成本下降率=(实际制造成本总额-按照实际产量计算的标准成本总额)/按照实际产量计算的标准成本总额或:(实际制造成本总额/按照实际产量计算的标准成本总额)-100%考核标准:标准成本要求集团公司组织力量完善相关的标准成本(2)万元使用资金产量=实际产量(吨)/使用资金余额(万元)使用资金:该利润中心使用的固定资产净值和生产资金(产成品占用资金)余额合计数;使用资金数字从同月份资产负债表中获得;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07年度使用的固定资产净值和生产资金、产量、08年1-6月份使用的固定资产净值和生产资金、产量。

以上两个指标在《三级(生产)利润中心绩效月表》中计算获得。

B、支持性指标(1)变动成本率=(实际变动成本总额/实际成本总额)×100%成本结构比指标。

(2)间接制造费用下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总额/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00%或:或08年1-6月份水平及相关因素等。

2.二级(生产副总)利润中心A、考核指标内部交易价格制定原则:内部交易单价=标准成本×(1+X%)其中,X%为“应分摊的对话成本及给定利润”的系数;X需要测算并在试运行中验证。

(1)制造成本下降率=[∑三级利润中心(统购材料价差+分购材料价差+材料量差+人工价差+人工量差+制造费用差异)/标准成本总额] -100%具体数字在二级(生产副总)利润中心绩效月报获得。

(2)万元使用资金产量=∑(各三级利润中心的实际产量(吨)/生产、供应环节占用使用资金金额(万元))生产、供应环节占用使用资金金额(万元)包括:原材料占用资金金额+在产品占用资金金额+产成品占用资金金额+固定资产净值以上指标《二级(生产副总)利润中心绩效月报表》获得。

考核标准:同三级利润中心(3)人均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额/生产工人人数边际贡献额=内部收入总额-实际变动成本总额内部收入总额=∑(内部交易单价×实际产量)实际变动成本总额=∑(直接材料成本总额+直接人工成本总额+变动制造费用总额)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目标利润总额(是指内部交易单价中X的比重)、应分摊的固定成本总额(包括:固定制造费用总额、应分摊的管理费用总额)、生产工人人数、残工人数。

(4)自购采购成本下降率=∑(当期实际单价-上月实际单价)×实际采购量/当月实际采购成本考核标准:上月实际此指标在二级(生产副总)利润中心绩效月报表获得。

此指标由采购部门每月末30日前报出。

B、支持性指标(1)生产利润率=生产利润额/内部收入总额边际贡献=内部收入-实际变动成本总额(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费)生产利润=边际贡献-间接制费-分摊对话费用额+退税收入±其他业务收益±营业外收益±利润调整数利润调整数:生产量与销售量的差异影响当期利润的金额。

(2)变动成本率=∑三级利润中心(实际变动成本总额/实际成本总额)×100%;即成本结构比较(3)间接制费下降率=∑三级利润中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总额/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00%或08年1-6月份水平及相关因素等。

(4)生产效率=实际生产量(吨)/(生产工人人数-残工人数)3.二、三级(营销高级经理、销售经理)利润中心A、考核指标(1)经营利润率=营销利润/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为该级利润中心本月实际收入金额;边际贡献额=收入总额-产品转移成本-直接销售费用营销利润=边际贡献-间接销售费用-分摊对话费用额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08年度预算目标利润总额、收入总额、预测的生产目标利润金额(包括:预测的制造成本下降额和利润额)08年1-6月份直接、间接销售费用水平、应分摊的管理费用水平。

(2)人均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额/营销人员人数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财务指标依据同上、营销人员人数(3)核心产品销售完成率=实际完成额/预算额核心产品是指目前对分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中价面和容器面。

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08年预算案需求、08年1-6月份水平(4)间接销售费用下降率=(实际间接销售费用金额/间接销售费用标准金额)-100%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08年预算案需求、08年1-6月份水平B、支持性指标(1)直接销售费用率=直接销售费用/收入总额直接销售费用包括:运费、宣传费、广告费(2)人均收入=收入总额/营销人员人数(3)使用资金占用金额=应收帐款金额+产成品金额(4)应收帐款周转率=360天/(收入总额/应收帐款占用金额)(5)产成品周转率=360天/(营业成本总额/产成品占用金额)(6)销售目标达成率=年移动总额/年预算额(7)销售成长率=本月实际(累计)金额/去年同期实际(累计)金额4.一级利润中心A、考核指标(1)使用资金报酬率=净利润/使用资金总额使用资金总额是指本利润中心占用的应收帐款金额、存货金额和固定资产净值金额的合计数;边际贡献=营销利润+生产利润±其他业务收益±营业外收益利润总额=边际贡献-对话未分摊费用额-分摊集团对话费用额对话未分摊费用额是指一二级利润对话后,二级利润中心不同意承担的一级利润中心的管理费用;分摊集团对话费用额是指一级利润中心与集团总部对话统一分摊的集团管理费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所得税是指一级利润中心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08年度预算案目标利润额、(要考虑预算案目标利润额与利润中心财务报表利润指标的勾稽关系)07年度、08年-6月份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2)人均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额/全体员工人数考核标准:待定测算依据:08年度预算案目标利润额、应分摊的集团固定费用金额、本利润中心所有固定费用总额、全体员工人数(3)核心产品销售完成率=实际完成额/预算额核心产品是指目前对分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中价面和容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