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当婴儿体内缺乏某种激素时,会引起大脑、身体等发育不正常,该激素是A. 雄激素________B. 甲状腺激素________C. 生长激素________D. 雌激素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温室效应对地球造成的危害的是A. 海平面上升________B. 形成臭氧层空洞________C. 气候变暖________D. 改变动、植物分布3. 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壁,但无细胞核的是A. 筛管细胞________B. 人红细胞________C. 蛙间皮细胞________D. 蚕豆叶下表皮细胞4. 某研究人员利用去掉尖端的燕麦幼苗,所做的实验及结果如下图。
该实验说明A. 琼脂能促进植物生长________B. 单侧光是引起植物生长的原因C.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________D. 幼苗尖端下部是感光部位5. 育种人员以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为材料,通过杂交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抗病红果肉番茄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 杂交育种________B. 诱变育种________C. 单倍体育种________D. 多倍体育种6.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变异都有利个体的存活________B. 地理障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 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________D. 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7. 下图为某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的示意图,该变异类型为A. 缺失________B. 重复________C. 倒位________D. 易位8. 植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属于A. 细胞分化________B. 细胞衰老________C. 细胞凋亡________D. 细胞癌变9.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1个腺苷、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 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就是RNA的结构单元之一C. 远离腺苷的第三个高能磷酸键最容易断裂D. 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通货,故在细胞内含量多10. 下列有关细胞内糖类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淀粉和糖元都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B.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糖类的结构单元,且都具有还原性C. 蛋白质通常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D.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不需要水浴加热11. 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草原约占地球表面的26%,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B. 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C. 蒿属植物和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D. 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12. 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B. 从低倍镜观察转换到高倍镜观察,需要缩小光圈C. 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椭圆形,并由外膜、内膜和类囊体组成D. 若在弱光下观察,叶绿体更多的分布在光源一侧13.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下表为某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及相应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本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B. 本实验还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C. 若将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则从1号和2号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基本相同D. 若将反应条件改为沸水浴,则2号试管也不会产生气泡14. 下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90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一定为稳定型B. 1910—1920年间,种群的增长方式属于逻辑斯谛增长C. 1950年,种群的个体数已达最小值D. 1950—1970年间,此种群个体数增加15. 下列有关柠檬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均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B. 糖酵解的产物全部进入柠檬酸循环,并被分解形成CO2C. 柠檬酸循环产生的少量ATP,用于下一阶段D. 柠檬酸循环产生的氢在电子传递链中将氧还原成水16. 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选择2 〜 3mm的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区域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B. 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纤维素分解,使根尖细胞容易分开C. 可观察到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着丝粒都排在细胞中央D. 可观察到后期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17.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B. 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故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男性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C. 人类位于X和Y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18. 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某一环节,甲、乙、丙表示结构或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参与该过程的RNA是mRNA和tRNA两种B. 物质乙沿着结构甲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丙物质逐渐延长C. 一个甲上有若干个乙同时进行,大大增加了该生理过程的效率D. 乙的结构单元数量大于丙的结构单元数量的三倍19.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各种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B. 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C. 高胆固醇血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 环境因素对苯丙酮尿症的影响要大于青少年型糖尿病20. 蚕豆(6对染色体)根尖细胞在含 2 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仅含 3 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再转入仅含 2 H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
下列有关此时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前期时,每个DNA分子都含 2 H标记B. 中期时,每个细胞中都有12个DNA分子含 3 H标记C. 后期时,每个细胞含 3 H标记的染色体与含 2 H标记的染色体之比为1:2D. 末期时,细胞每一极均有6条染色体含 3 H标记21. 下列有关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物理屏障B. 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C. 皮肤破损后,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D.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一次能吞噬几百个细菌22. 如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情况(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小肠绒毛上皮最重要的吸收物质的方式如图甲所示B. 甲图转运方式比乙图转运方式的转运效率高C. 图乙中阴影部分代表的物质在b通过膜时不发生形状变化D. a物质可能是甘油,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23. 人体可通过多种调节方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人类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B. —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超过30℃后,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C. 人体的产热主要通过代谢过程,散热主要通过物理方式D. 在温热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会出现反射性舒张24. 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原是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B.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MHC分子C. 在流感病毒感染之前,人体血浆中不存在与流感病毒相匹配的抗D. 细胞毒性T细胞与血浆中的抗原结合,并在辅助性T细胞的协助下,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25.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 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基因型可能是AABBC. 若3为X染色体,则4为Y染色体D. 若染色体1上含有A基因,3上含有a基因,则形成该细胞过程发生过基因突变26. 在春末晴朗白天,研究人员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RuBP的相对含量较高B. 在9时和17时分别摘取全天盖膜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9时所取叶片蓝色较深C. 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环境中CO 2 浓度D. 16 〜 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27.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 和D、d表示。
甲病由显性基因控制,II 7 不携带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若仅考虑乙病和丙病,II 6 的基因型是DDX B X bC. 若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III 13 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II 6 在减数分裂的后期I发生了基因重组D. 若III 15 是乙病携带者,为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则III 15 和III 16 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301/120028.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处于反射弧中的各种细胞均为可兴奋细胞B. 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构成,有些神经细胞的长度可达1米多C. 神经纤维膜外接受刺激,引起Na + 内流,膜外形成负电位,这就是动作电位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二、综合题29. 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请回答:(1)该食物网有 _____________ 条食物链,棕背伯劳鸟在食物网中虽然占有多条食物链,但数量却很少,其原因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当雨伞节蛇由于人类捕捉,大量减少时,泽蛙的数量 _____________ ,这是生态系统通过 _____________ 调节完成的。
(3)黑树阴蝶主要在白天活动,夜晚基本不活动,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_______ 结构。
(4)为了调查中国石龙子的种群数量,可选用 _____________ 法进行调查。
三、选择题30. 某同学选用金鱼藻为材料,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 ,可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 _____________ 来判断光合速率的大小。
(2)若将图甲中的光照撤离,则短时间内金鱼藻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 。
(3)t 1 →t 2 ,金鱼藻叶绿体 ____________ 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水裂解为____________ 和O 2 的速率加快,带动碳反应速率加快。